標題: 對華政策主導美大選 專家:現行政策會是主調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dw.com/zh/a-55330722
作者:William Yang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兩位候選人的對華政策也是備受矚目。德國之聲訪問了兩
位專家,透過他們長年觀察美中關係與政策的經驗,來剖析美國大選將如何影響美中關係。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兩周,各界對於兩位候選人在關鍵議題上的政策與立場也十分關注
,包括他們的對華政策。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訪問學者祁凱立 (Kharis Temple-
man) 告訴德國之聲,他目前無法清楚看出拜登團隊會如何處理中國議題。
他認為,目前值得觀察的是,拜登是否會延續川普政府過去四年的對中政策,並頡取當中
利於發揮的幾項細則來與中國建立較好的關係。他推測,由於川普在過去四年退出了不少
重要的國際組織,拜登若在總統大選中勝出,很可能會在國際組織中重新建立美國的影響
力。
根據德國之聲近日收到拜登團隊的外交政策內容,拜登將主張重新回到國際組織,聯合盟
友向中國施壓,借此重塑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拜登也將繼續聲援香港和新疆,不讓人
權和民主淪為商業交換條件。
拜登當選恐使美國重陷「中國困境」
曾於2005年布希時期擔任美國國防部中國科長的美國學者包士可 (Joseph Bosco) 和祁凱
立一樣,認為拜登在中國議題上的立場一向不穩定。但他表示,目前拜登團隊中可能接掌
國際事務要職的人選,大多是歐巴馬時期或柯林頓時期便擔任這些職位的「熟面孔」。
包士可告訴德國之聲:「拜登一直偏好從尼克森時期便傳承下來的對華接觸政策。他團隊
中主導中國政策的人與過往民主黨執政時期的名單十分相似,這些人的中國政策也是導致
美國對華立場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他認為「接觸政策」讓美國在與中國的來往中居於劣勢,雖然川普上任後致力於扭轉情勢
,但若接下來是拜登當選並重拾歐巴馬時期作風,美國可能又再度陷入困境。
祁凱立也認同現在中國角色與過去大不相同,他也強調拜登團隊必須認知到現今的中國與
2008年歐巴馬當選首任美國總統時的中國非常不同。
他向德國之聲表示:「對美國來說,中國現在是個競爭者,他們在全球各地做的許多事都
在挑戰美國的基本利益。」他說,無論誰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都必須願意在更多領域與
中國競爭。
拜登目前已知的主張是,美國必須對抗中國,但是在符合美國利益的情況下,美國仍然應
該與中國在氣候變化丶核不擴散和全球健康等問題上合作。
包士可認為,拜登可能在競選期間主打一套政策,上任後又執行另外一套,所以很難就他
競選其間提出的中國政策來認定他上任後會完全「按表操課」。
包士可還分析,與拜登不同的是,雖然川普本人的對華政策主要專注在貿易,但他的執政
團隊卻把政策範圍擴展至人權與國家安全等相關領域。包是可指出,即便有些美國盟國領
袖不欣賞川普的行事風格,但他們在認知到中國的本質後,也願意基於與川普團隊成員所
建立的良好關係,改變立場與美國合作。
此中國非彼中國
兩岸議題專家祁凱立卻不同意以歷史經驗預測拜登團隊未來的政策走向。他認為,雖然拜
登團隊中主掌中國政策的幕僚與歐巴馬時期重疊,但是目前東亞地區的情勢與歐巴馬任內
已經非常不同,大部分的專家應該很難不認清這點。
祁凱立告訴德國之聲:「川普目前的國安策略在美國政界得到的支持遍及民主黨與共和黨
,所以即便兩黨對特定用詞或策略執行的看法存在些許差異,但核心政策應該不會受到太
多的阻礙。」
他認為,只要拜登仍將現有政策作為基準,即便調整部份語言和執行方式,都不至於受到
兩黨的太大反彈。但若拜登決定大幅扭轉目前對華政策的走向,甚至倒退到歐巴馬時期的
立場,卻可能招來很多批評。
祁凱立表示,川普政府雖然有合適的對華策略,但是他們的執行方式卻有違全球秩序,導
致在執行時常會為自己帶來阻礙。祁凱立說:「我可以預想拜登團隊在中國議題上採取與
川普政府類似的路線,但是他們在政策執行上,應該會比川普政府好。」
他解釋道:「川普本人的世界觀常常是: 美國應該從自身角度出發來執行政策,並用非常
『硬實力』的方式來剖析美國的立場。然而,美國之所以會成功,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美
國的軟實力。在川普的『硬實力』觀點中,與其他國家整合的非常好對美國來說是個負擔
,所以美國必須與其他國家脫鉤。
拜登對台政策模棱兩可
在兩岸與對台政策上,祁凱立表示,川普在任內將台美關係帶領到1979年雙方斷交以來的
高峰。
他認為川普的團隊去除了許多過往其他美國總統對台灣政策設定的限制,不僅派遣高層官
員訪台,也將對台軍售正常化。相對而言,他無法清楚的看出拜登團隊如何看待台灣議題。
祁凱立告訴德國之聲:「目前很難看清楚拜登是將台灣視為可能引爆中美關係的導火線,
或是他認為如果美國在台灣議題上沒有清楚的立場,可能會被中國視為軟弱的象徵。」
祁凱立告訴德國之聲:「川普政府在對台政策上做出的多數突破,幾乎都源自於美國回應
中國單方面改變兩岸現狀。」他提到,包含讓對台軍售正常化、以及讓台灣政府人員在過
境時能與美方人員互動等,都與中國動向有關。「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拜登最終勝選,
他的政府也很難立即將現存的對台政策扭轉回歐巴馬時期的對台政策。」
包士可再度以民主黨過往的對台政策來分析拜登的對台立場。他說,美國之所以在台灣議
題上開始採取所謂的「戰略模糊」,要回溯到1996年。當時正是台海飛彈危機初期,時任
美國總統柯林頓原先派遣了一艘航空母艦通過台灣海峽,但是在聽聞中國抗議後,柯林頓
政府卻出面道歉,稱美國航母行經台灣海峽僅是「天氣因素」導致。
包士可告訴德國之聲:「後來在1996年3月台灣舉行總統大選時,中國再次朝台灣海峽發
射飛彈,柯林頓派了兩艘航空母艦到鄰近海域。接著中國警告,如果美國航空母艦航入台
灣海峽的話,他們將面對『一片火海。』柯林頓因此未下令美國派航空母艦行經台灣海峽
。對中國來說,他們當時得到的訊息便是,美國要行經台灣海峽需要得到中國的許可。」
包士可擔憂,如果拜登上台,他的對華政策會對兩岸關係帶來很大的影響。他告訴德國之
聲:「如果拜登的政策讓中國認定,在中國武力犯台時,美國不會對台灣實施軍事援助,
中國便會大膽的用其立場及論述強壓台灣。」
他強調,由於民主黨政府過去被中國視為軟弱,因此如果是拜登勝選,「中國可能會重新
啟動非常侵略性的對台政策,這個結果也會扭轉過去幾年我們在台美關係上所做出的進步
。」
───────────────────────────────────────
對抗、競爭抑或合作?初探2021年「美國總統拜登」的中國政策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25912
閻紀宇 2020-10-21 09:00
再過13天就是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川普(Donald Trump)總統的連任選情被新冠肺炎疫
情壓得奄奄一息,讓保守派媒體如獲至寶、大肆炒作的「拜登父子(Joe & Hunter Biden
)政商勾結醜聞」,殺傷力顯然不如預期,難以縮小川普落後拜登10%上下的差距。換言
之,2021年1月20日,美國與世界各國很有可能迎來一個與過去4年截然不同的「拜登時代
」。
就外交政策的大方向而言,拜登是一個「老派」政治人物,堅持美國必須領導全世界、信
奉以自由主義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關注氣候變遷危機與傳染病大流行等全球議題、重視固
有盟邦與多邊國際組織。在這樣的框架之下,拜登新政府會如何處理美國外交政策的重中
之重──中國政策?
民主黨中間派也有路線之爭
隨著拜登距離總統寶座越來越近,他的外交與國安班底越來越謹言慎行,但也越來越受關
注。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萊特(Thomas Wright)
日前指出,拜登固然代表民主黨的中間派,但中間派並非鐵板一塊,其內部有兩種路線的
辯論,他稱之為「回歸主義者」(restorationists)與「2021年民主黨人」(2021
Democrats)。
「回歸主義者」基本上是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的門徒,其中國政策強調均衡兼
顧,避免激化美中地緣政治競爭,也反對任何形式的美中脫鉤(decoupling)。「2021年
民主黨人」則認為美國歷屆政府與中國接觸、交往的政策犯了重大錯誤,習近平已將中國
打造成一個獨裁強權,2021年的美國必須升高與中國的競爭。雖然仍應避免軍事衝突,外
交與合作仍不可或缺,但是美國不會為了維繫合作而降低競爭。
儘管拜登在許多競選造勢場合言必稱歐巴馬,但目前拜登陣營似乎以「2021年民主黨人」
較佔上風,其中又以坎博(Kurt M. Campbell)與蘇利文(Jake Sullivan)最值得注意
;前者在歐巴馬時期擔任國務院東亞與亞太事務助卿,後者曾任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副
總統(拜登)國家安全顧問。年過六旬的坎博可能已無意仕途,但蘇利文正值盛年(43歲
),很有機會被拜登委以國務卿或白宮國家安全顧問(NSA)的重任。
2021年民主黨人:美國必須升高與中國的競爭
坎博與蘇利文一年前聯名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發表一篇長文,標題是〈
要競爭不要災難─美國對付中國如何鬥而不破〉(Competition Without Catastrophe -
How America Can Both Challenge and Coexist With China),對於預測拜登新政府的
中國政策走向頗具參考價值。
兩人開宗明義指出,今日華府的跨黨派共識就是,美國與中國40年的接觸交往並沒有從根
本改變中國的政治、經濟與外交,那個年代已畫下難堪的休止符,今日美中關係的關鍵詞
是「競爭」。只是華府不必期望中國會在競爭壓力下脫胎換骨;接觸策略無法達成的目標
,競爭策略同樣無能為力。共產中國或許終將崩潰,但禍因恐怕會是內憂而非外患。
美國要從美蘇冷戰汲取教訓,但是不應套用冷戰的思維,也不應對中國祭出「新圍堵政策
」(neo-containment policy),畢竟今日中國與昔日蘇聯有天壤之別。冷戰思維既誇大
了中國對美國的生存威脅,也輕忽了中國與美國長期抗戰的能耐,而且許多全球性的挑戰
都有待美中合作解決。
反對與中國進行「大交易」,反對將亞洲讓給中國
但坎博與蘇利文反對與中國進行「大交易」(grand bargain),反對將亞洲讓給中國劃
設勢力範圍。他們強調亞洲正蓬勃發展,攸關美國的長期利益,更何況美國本來就不應該
將「主權夥伴」(sovereign partners)當成交易籌碼,也不能信賴中國會信守交易承諾。
今日華府需要一套能與共產中國長期共存的競爭策略,既競爭也合作,大原則是確保美國
的利益與價值,同時避免軍事衝突。競爭可以是一種受到管控的穩定狀態,不是有待解決
的問題。坎博與蘇利文舉出4個美中競爭領域:軍事、經濟、政治、全球治理。
此刻台灣最關心的自然是軍事領域。美中競爭聚焦印太地區──南海、東海、台灣海峽與
朝鮮半島4大熱點。儘管美國不再擁有絕對優勢,但仍必須嚇阻中國不得干預其行動自由
、不得脅迫其夥伴與盟邦,也就是軍事專家所說的「要嚇阻不要宰制」(deterrence
without dominance)。在此同時,美中應加強危機管理機制,降低擦槍走火的風險。
台灣是美中關係史上一大亮點
台灣尤其是熱點中的熱點。坎博與蘇利文除了重申「避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華府傳統立
場,也強調台灣是美中關係史上「少人注意的一大亮點」(the greatest unclaimed
success),美中對台灣問題採取彈性而細緻的作法,讓台灣在「模糊空間」中邁向繁榮
與民主化。對於美中之間其他高難度的外交爭議,台灣模式值得參考。
在經濟領域,美國必須嚴格要求中國公平互惠、推動改革改革;美國自身也必須厚植經濟
實力,對潔淨能源、生物科技、人工智慧、電腦運算等關鍵領域的基礎科學與教育進行大
手筆投資。此外,美國與盟邦及夥伴要通力合作,針對世界貿易組織(WTO)未充分規範
的議題──例如國營企業、數位商務──訂定新規範,中國若不願遵守就只能吃閉門羹。
華府的「中國政策」必須從盟邦做起
在政治與全球治理領域,中國為美國帶來的意識型態挑戰,比冷戰時期的蘇聯更為嚴峻,
威權資本主義(authoritarian capitalism)與數位監控的結合,可能比馬克思主義更具
吸引力。中國在全球各地支持獨裁政體、逆反民主進程,都讓「美國價值」面臨重大考驗
。對此,美國更應全力彰顯其價值訴求,強調這些價值能夠為各國帶來良善治理(good
governance),降低民主倒退的風險,改善開發中地區民眾的生活,抑制中國的影響力。
坎博與蘇利文最後指出,美中保持合作固然重要,但美國不必因此放下競爭,反而應該「
以競爭引導合作」,憑藉堅定的立場與堅強的國力來迫使中國合作。而且美國必須好好修
補被川普政府破壞的盟邦關係,在亞洲與各個地區重建一個「密實的關係與體制網絡」(
dense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and institutions),進而導正中國在各個國際領域
的行為。換言之,美中關係絕非單純的雙邊關係,華府的「中國政策」必須從盟邦做起。
───────────────────────────────────────
台海緊張 美戰略模糊政策添變數 外交元老主張清晰化 CSIS專家葛來儀:反招北京動武
風險
https://bit.ly/31rhvA1
【明報專訊】
台灣問題近期重新成為中美關係的新焦點,特朗普政府先後派出衛生部長阿扎和國務次卿
克拉奇出訪台灣,前者更是1979年美台斷交以降訪台最高級別官員,中方則在美官訪台期
間派戰機飛越海峽中線,令兩岸危機再次升溫。連串發展促使美國外交政策研究圈重新檢
視過去逾40年來的「戰略模糊」政策——即避談台灣受到中國武裝攻擊時會否得到美國協
防,以令北京和台北不敢輕舉妄動——其中以外交界元老哈斯公開呼籲美國改採「戰略清
晰」立場最受矚目。但有專家擔心,此舉可能反而刺激中方動武,認為華府應先嘗試加強
對北京的軍事威懾力。
明報記者 周宏量、甄梓鈴
助台防衛議題刻意含糊40年
所謂「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政策,是指1979年美台斷交後歷屆美國政府
對協防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刻意拒絕回應台灣若面對中方動武會否得到美國支援防衛。背
後邏輯旨在同時迷惑北京和台北——北京難以確定華府會否對其攻台袖手旁觀,台北亦憂
慮美軍拒絕支援而不敢單方面宣布獨立。
美前國防高官促加強威懾力
這套政策維持至今已逾40年,但在中國軍力提升及中美關係跌至低潮之際,美國外交政策
圈也開始探討戰略模糊是否難以為繼。曾任特朗普政府副助理國防部長的柯伯吉(
Elbridge Colby)8月向《紐約時報》稱:「我們需改變對台做法,以加強威懾力,令立
場更為明確,尤其是結束我們對回應動武上任何殘餘的模糊性,並改變我們軍力結構和部
署。」
《金融時報》8月底引述兩名美國官員稱,特朗普政府內部存在對戰略模糊政策未來的討
論,報道引述聽過相關簡報的人士稱,華府將更清晰地強調對台承諾及台灣對美國利益的
重要性,但會避免任何可被詮釋為攻台藉口的動作;其中一人指出,華府將強調北京加大
對台軍事威脅,正違反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承諾。
哈斯:戰略清晰不違一中利中美關係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跟該華府智庫的研究員薩克斯(David
Sacks)9月2日在《外交事務》網站發表文章〈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必須並不含糊〉,進一
步激發外交政策圈爭論。二人主張戰略模糊政策之好處已消減:如今難再威懾「軍力上升
且日益強勢的中國」,台灣領導層也明暸美國不支持獨立,故華府是時候改採「戰略清晰
」(strategic clarity),即「明確表示美國會回應任何中方對台動武之舉」。二人認
為華府可在不違反「一中政策」下修訂政策,以盡量減少對中美關係的風險,又宣稱此舉
加強威懾,可減台海開戰可能,反長遠加強中美關係。
《外交事務》網站同月底再邀請專家回應,其中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項
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質疑改採「戰略清晰」不會解決問題,反或刺激中方發
動攻擊。她解釋,暫無明確事實顯示中方急於達成統一,蔡英文繼任者也未必維持對北京
的謹慎立場和跟華府緊密協調行動,華府應保留自由度以判斷台北政策是否脗合美國利益。
葛來儀:台對印太戰略關鍵 非只籌碼
葛來儀接受本報電郵專訪時稱,相信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政策尚未過時。她指最重要的
是華府應採取措施以提升美軍能力,確保美方會介入台海危機的威脅是可信的,「美國必
須找到方式,以有效反制中方開發『反介入/區域隔止』(A2/AD)能力」。同時她指台灣
也要做好本分,以確保其軍隊可頂住一次攻勢,並拖慢解放軍入侵,來為美軍抵達爭取時
間。
葛來儀強調,有別於內地廣泛流傳看法——即台灣只是美國用來對付北京的討價還價籌碼
或施懲罰的大棒,美國對台關係有重要的內在價值。她形容台灣民主的成功與中國的專制
模式大相逕庭,台美共享價值觀,支持基於規則的秩序,台灣的未來對印太戰略的地緣政
治至關重要,「在未來數年,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包括防衛——很可能會加強,而非削
弱」。
葛來儀認為,加強威懾力或也需要「修訂美國宣示政策」,但不是戰略清晰的聲明。至於
如何做到這點,她稱華府聲明的準則可加以擴充,列入「動武改變台海現狀會被視為對地
區和平穩定及對美國的嚴重威脅」的警告。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上周五(16日)在安全論壇上重申,台灣須加強防禦能力,以
防中方侵略或游走灰色地帶的動作,又指中方海軍加強下,或在10至15年內有力對台動武
。但特朗普政府目前除推動幾個重要對台售武案外, 暫似無意改變「戰略模糊」政策。
奧布萊恩月初曾談到解放軍或嘗試兩棲登陸攻台,但指此舉難度極高,而且美國對中方攻
台的回應有「大量模糊性」,表明台灣應作準備應對中方入侵風險,「(台灣需要)把自
己(軍事上)變成箭豬,獅子通常不愛吃箭豬」。
台學者料沒大變 陸學者:北京更憂美台關係升級
美國醞釀檢討對台的「戰略模糊」政策,對兩岸局勢或有重要意義。但台灣學者向本報稱
,相信華府對台政策實際上變化不大,北京近期軍事動作反映其憂慮美國會否提升與台灣
的外交關係。有內地學者也認為,對比能否武統台灣,北京目前更擔心台美關係升級,損
害中方領導層的合法性。
陸軍機繞台顯戰略模糊失效
台灣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向本報稱,當中國選擇對台作出軍機繞台等行動時,
已突顯「戰略模糊」政策無法有效威懾中方冒進行為,因此改採「戰略清晰」政策來威懾
中方威脅是「相當合理的政策轉變」。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丁樹範則相
信,華府對台政策變化不大,一來美國仍主張與台灣維持非官方關係,二來美國不會改變
「一中政策」。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上周一(12日)舉行探討「戰略模糊」政策的網上論壇,席間除了有
台灣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強調台灣務實政治人物不會自行宣示獨立外,北京清華大學國
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也有分析中方觀點。閻學通稱,北京和華府兩邊戰略清晰可避免
台灣試探紅線,但表明現階段北京最大焦慮不在以軍事行動拿下台灣,「北京比較擔心美
國和台灣的外交關係升級,為台灣創造更多國際空間,破壞中國領導層的合法性」。
丁樹範亦有類似觀察,他談到中方派戰機飛越台海中線來回應華府高官訪台,將之跟1995
年時任台灣總統李登輝訪美引發台海危機比較。他指北京當年認為美國故意挑戰中國的底
線,中方採取強硬方式反擊,在台海大規模軍演,如今美國高官訪台,北京同樣憂慮美國
會否提升對台外交關係,「戰機頻繁飛越海峽中線的挑釁行為,明顯是對美國表達抗議,
同時警告台灣」。
「蔡英文清楚美無意復交」
台灣外長吳釗燮上月表明,台美關係近來大有進展,目前不尋求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丁樹
範認為民進黨只是認清現實,「蔡英文政府很清楚美國不可能恢復與台灣(中華民國)的
外交關係,畢竟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美國不可能為了台灣問題而跟中國有強烈的
對抗」。
蔡榮祥稱,台美建交取決於國際情勢和美國對台政策,目前台灣所能做的是深化台美合作
,提升安全和保護民主正常運作。他認為,中國動作頻頻反讓台灣問題國際化,也讓台灣
積極加強軍備,向美國購入更多先進防衛武器來面對北京日益增加的威脅。
華府逼撤廠 台美企業採「中國+1」分散風險
在外交關係以外,台灣和美國亦尋求加強經濟合作。蔡英文政府8月底宣布明年元旦起擴
大開放美豬美牛進口,被視為爭取跟華府協商自由貿易協議的踏腳石,但《紐約時報》指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擔心損及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對台美貿易談判態度抗拒;另一邊
廂,特朗普政府施壓台商把更多生產線撤出中國大陸,以配合其「經濟繁榮網絡」的全球
供應鏈重組大計,但分析認為不論是台商或美國企業,也擔心完全失去中國市場,不敢全
面撤出,改採所謂「中國+1」(中國+另一國家/地區)的風險分散策略。
美在台協會施壓斷與華聯繫
《日經亞洲》本月初發表專題報道,引述台灣電子產業公司高層管理人員指出,美國在台
協會(AIT)正加強施壓他們讓公司把生產線加快遷離中國大陸,直言對方態度「認真和
令人不安」。報道形容美方信息毫不含糊:華府直接呼籲台企削減跟中國大陸的聯繫。
在新冠疫情初期的內地封城危機揭露美國(以至韓國、日本和西歐等)的供應鏈過度依賴
中國大陸,以及疫情蔓延全球後西方發現醫療用品等戰略敏感的產品過於依賴中國生產線
後,本已推動產業回流和中美「脫鈎」的特朗普政府加快步伐,以分管經濟事務的國務次
卿克拉奇(Keith Krach)主導推動由「可靠伙伴」組成的同盟「經濟繁榮網絡」,被視
為尋求把中國排除出全球供應鏈的大計。據路透社引述美國官員報道,項目將囊括企業和
公民組織,以在數碼商業、能源、基建以至研究、教育和商貿等執行相同標準。
美推動供應鏈同盟剔除中國
這也是為何克拉奇上月訪台,會引發台灣傳媒關注「經濟繁榮網絡」項目,而政治現實也
迫使台企考慮重組供應鏈架構。蘋果公司主要代工商鴻海的董事長劉揚偉6月承認,公司
未來更可能會採取「區域製造」策略——《金融時報》引述其說法,指蘋果正分開針對「
中國」及「非中國」的供應鏈,長遠而言打算用內地供應商應付中國市場,台灣供應商則
負責其他市場。
有份推動美國產業回流的諮詢組織「回流研究所」(Reshoring Institute)執行董事科
茨(Rosemary Coates)向本報表示,許多美國製造業企業正計劃採取「中國+1」的策略
,即保留中國的部分生產線,同時在另一國家(或地區)建立另一生產線,以分散風險。
她坦言業界未來會更着重把生產線安排到更接近目標市場。
科茨直言,早在2012年大選兩黨候選人奧巴馬和羅姆尼皆把各種問題歸咎中國,已見大環
境轉變,正因愈來愈多公司查詢返美設廠事宜,她與同僚才成立「回流研究所」。
科茨承認特朗普政府的稅改和貿易戰確令更多美企考慮回流,但最大關鍵還是新冠疫情,
疫情令全球企業明白過去高度依賴中國廠房的「精益生產」(lean manufacturing,強調
精細工序流程、減少庫存成本等浪費的生產方式)模式的脆弱。但她指外企要把生產線撤
出中國大陸牽涉複雜法律程序,且有將來難以重返內地設廠的風險,寧採取「中國+1」策
略。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