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緬甸軍方缺乏正當性的政變,即使再次大選也注定大敗
新聞來源: https://is.gd/cIPNVB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次緬甸政變有個值得觀察的面向,就是鄰國的反應,特別是東協國家。緬甸上一次軍事
政變的時候還沒加入東協,後來東協要納入緬甸時,還受到很大困難,主要的問題就是緬
甸政變及違反人權的紀錄。
緬甸2月1日發動政變,震驚全球。在之前的兩個月時間,軍方不斷抱怨去年11月大選有發
生選舉舞弊的情況,也暗示政變的可能性。然而軍方最後採取行動,還是令人感到意外。
從緬甸內部和外部的反應來看,這場政變的安排正當性不足,軍方缺乏政治智慧,緬甸軍
政府將很難維持穩定。
從國際的反應來看,儘管聯合國在中國的反對無法發表譴責緬甸政變的聲明,但是聯合國
與各國均反對沒收民主選舉的成果,要求釋放被拘捕的民盟領導人,有達成一致意見。換
言之,緬甸軍政府的行動,一開始在國際上就沒有得到支持。中國的態度只是比較模糊,
師出無名是這一次政變各國的反應。
與世界上的發生過的政變相比,政變發生之後,就遭到聯合國的反對,七大工業國G7發表
聲明譴責,世界主要國家齊聲反對,並不多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拒絕接受民主選舉
的結果,直接用軍事的手段沒收。
這種直接沒收選舉結果的政變,在世界各國並不多見,但在緬甸卻不是第一次。在緬甸
1990年的議會選舉,也是一樣的情況,結果換來長時間國際經濟制裁。顯見這樣的政變形
態是無法得到國際認可的。
和鄰國的軍事政變相比,緬甸政變也是遜色很多。泰國現在也是軍方掌握政權的政府,至
少當時是以解決紛爭恢復秩序的名義發動政變,相對來說正當性就強多了。
這次緬甸政變有個值得觀察的面向,就是鄰國的反應,特別是東協國家的反應。1990年,
緬甸上一次軍事政變的時候還沒有加入東協,後來東協在1997年要納入緬甸時,還受到很
大困難,主要的問題就是緬甸政變及違反人權的紀錄。東協最後抵擋住反對最強烈的歐美
國家的壓力,還是讓緬甸加入了。那麼東協會支持緬甸這一次的政變嗎?
答案是否定的。這次緬甸政變後,印尼總統佐科威和馬來西亞首相慕尤丁在雅加達進行會
談,兩國領袖隨後要求彼此的外交部長向東協輪值主席國汶萊提出召開針對緬甸問題的臨
時會議的要求。顯然印馬兩國都把緬甸的情況當作危機,慕尤丁直指這次政變是緬甸民主
倒退的一步。菲律賓外交部長陸辛(Teodoro Locsin)在國會中聽證會中表示希望恢復翁
山蘇姬重新掌握權力。其他東協國家也許仍然使用模糊的字眼形容緬甸政變,避免刺激緬
甸軍方,但是應該都是心知肚明,緬甸政變對東協來講絕非好事,處理得不好甚至會把東
協的國際聲望與國際信用都拉下來。
軍方政變顯倉促
那麼如果以緬甸內部的情況來看,緬甸內部是否接受軍方的說辭,是因為選舉舞弊的關係
發動政變?答案也是否定的,選舉過程有爭議是事實,解決紛爭還是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畢竟在現在的體制中,軍方仍然扮演一定的角色,也是政府的一部分。從政變至今緬甸內
部的反應來看,因為選舉舞弊而發動政變,並沒有得到多數人民正面的支持。
翁山蘇姬在知道自己會被拘捕之前,已經安排好一個聲明,就是呼籲民眾採取不合作行動
。政變發生僅僅一週的時間,各地大大小小的抗爭行動就慢慢浮現出來。一方面來說翁山
蘇姬重新回到她最熟悉的戰場,另一方面來看,從緬甸軍方的回應方式,可見政變的正當
性不足,只能夠用軍事的力量及壓制的手段來對應。
從選舉後的紛爭到政變發生的這段時間的報導顯示,政變是一個臨時的決定,而不是一個
經過縝密設計而佈局的行動。當選舉紛爭出現的時候,不斷地有新聞記者訪問軍方發言人
,是否會採取行動接管政府,軍方的回答言辭反覆,一直到政變前兩天還改變說法。可能
因為這樣的原因,政變行動做法倉促,國內國外都缺乏盟友,是個相對而言孤立的政變行
動。
問題是,儘管緬甸的軍方過去有這樣直接沒收選舉結果的經驗,但並不表示這一次用同樣
的方式就可以成功。如今與過去的環境不一樣,這一次的政變至少要加上東協與網路世代
的不同因素,如果軍方無力克服這些壓力,要維持穩定也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美國、東協、中國如何應對緬甸局勢
過去緬甸的政變,國際壓力主要是來自歐美國家,能夠利用的手段主要是經濟制裁。現在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應該會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特別這是美國總統拜登上台之後第
一個違反民主的國際事件,正好與拜登總統所宣示的多邊主義致力民主與人權路線直接衝
撞,美國政府必定要思考有效的對應行動。
當今的環境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即使僅僅是經濟制裁,可以用的工具也比過去的選項要
多出很多。一方面緬甸人民已經享受了經濟發展的成果,必定不希望為軍方的理由犧牲經
濟發展。另一方面,緬甸目前的經濟發展是由各國投資到緬甸所支撐出來,如果政變本身
就成為國外投資的障礙,軍方受到的壓力就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同樣是經濟制裁,現
在的環境下所能夠發揮的力道,要比過去大得多了。
現在討論到國際壓力,我們還要把東協和中國的情況考慮進來。對東協來說,緬甸的政變
是個危機,不可能坐視不管。儘管東協有不干預內政的傳統,但是在前一段時期,對於不
採取一致行動的東協國家,對他們沒有將區域共同利益列入考慮,頗有微詞。如果緬甸政
變再一次造成國際經濟制裁,對東協來講,在經濟上跟道德上都是很大的傷害,因此一定
會給緬甸的軍方壓力,至少會要求調整架構。
緬甸軍方千萬不要以為東協國家之中,至少還有軍方掌權的國家,就會支持緬甸軍政府的
做法。以前就有東協國家認為,緬甸軍方沒有學習到現代的做法,也對國際關係與外交事
務十分外行,常常會做出違背國際秩序原則的作為,會成為東協的包袱。最好的方式要麼
接納他們,讓他們學習,如果不能學習就要與之切割。現在看來,緬甸加入東協已經24年
,如果仍然沒有學習到符合國際規範的做法,會讓東協國家很為難。
緬甸政變的正當性危機,連中國都知道有很大的問題,因此在態度也有所改變,最後也是
同意與聯合國各會員國採取共同的行動。簡單的說,中國也很難在所有的國家一片反對聲
浪中,單獨支持緬甸。目前中國態度曖昧的結果,已經讓中國受到國際輿論的壓力。在目
前的情況下,中國在緬甸的利益,透過翁山蘇姬政府也是可以達成。中國支持緬甸軍政府
沒有什麼立即的好處,因此最多是以模糊的言辭,希望緬甸各方面妥善處理分歧,並且中
國政府已經公開否認中國支持或是默許緬甸政變的報導,正式澄清其立場。這些都是緬甸
政變正當性不足的結果。
另外一個正當性不足的結果是阻斷網際網路與外界的來往。然而網際網路應該是緬甸政變
最大的威脅,現在國際的反應和緬甸國內的不合作運動會交互作用,形成更大的壓力,影
響未來的走向。當這樣的現象剛開始發生,緬甸軍方就迅速地切斷網際網路,使得訊息難
以傳播。
軍方再次舉行大選也注定大敗
回顧緬甸歷史,過去幾次的軍事行動,引發人民的示威行動,與當時的國際通訊情況有直
接密切的關係。1988年的8888革命,以當時的傳播技術,同一時間外界對當時在緬甸所發
生的事情所知有限,緬甸軍方還可以一意孤行。到了2007年番紅花革命(又稱袈裟革命)
,就有影像記錄傳出來,國際的壓力隨之而來,後來促成了緬甸的民主化過程。
現在2021年的軍事政變,傳播技術已經大不相同,任何畫面都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可以傳播
到外界,用強制的方式阻斷傳播,只是短時間的作用。除非緬甸要重新回到過去對外封閉
的狀態,訊息封鎖是不可能維持長期。這種心虛的做法,反而讓外界很快地看破手腳。
歸根究底,即使是軍事政變,政變取得政權後的配套才是重點。如果政變的正當性不足,
與軍政府互相配套的政治工作沒有做好,都難以讓這個政權穩定。如果一年後就如軍政府
所說重新舉行大選,軍方的政治勢力一樣不會得到民眾的支持,還是會如同過去兩次民主
選舉一樣,軍方大敗。我們可以說,軍方採取目前政變的行動是十分冒險的行動,主要是
選舉爭議引起。問題是這次選舉結果已經得到國際認證,選舉的結果不會直接就被沒收掉
。軍方這次採取政變的行動,以選舉爭議作為理由,正當性不足,國內及國際的支持都很
有限,要維持穩定很困難,這次政變不能算是睿智的行動。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