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不理國際譴責 普京為何力挺緬甸獨裁軍頭?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3-29 09:27:00
標題: 不理國際譴責 普京為何力挺緬甸獨裁軍頭?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is.gd/EbSf5L
2021年3月28日23:41 白樺
莫斯科—
緬甸軍方血腥鎮壓民眾示威,許多國家紛紛譴責之際,普京卻派出高級代表團參加緬甸閱
兵日,對緬甸政變獨裁將領表達支持。俄羅斯此舉除了試圖打緬甸牌對抗西方美國外,更
有針對中國的地緣政治考慮。
與劊子手站在一起 俄羅斯形象繼續受損
由國防部副部長福明所率領的一個俄羅斯高級代表團對緬甸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訪問。俄羅
斯代表團3月26日會晤了緬甸軍方領導人敏昂萊,27日出席了緬甸建軍76週年閱兵活動。
俄羅斯媒體報導,中國,印度,越南和其他少數東南亞國家這次派遣了武官。相比之下,
俄羅斯出席閱兵活動官員的級別最高。閱兵日當天成為緬甸軍事政變以來鎮壓最血腥的一
天,因此招致國際社會和許多國家的譴責。
批評普京的俄羅斯前總理卡西亞諾夫說,俄羅斯副國防部長這次成為唯一的高級別外國貴
賓,普京繼續敗壞俄羅斯的國際形象。
博客作家阿達加莫夫說,緬甸獨裁軍頭特別向福明頒發勳章並稱讚了俄羅斯。政治學者皮
昂特科夫斯基說,在緬甸最血腥的一天,福明按照普京命令在閱兵式的觀禮台上展示性地
站在劊子手身旁。
上個世紀90年代時的俄羅斯知名媒體人,目前是博客作家的馬里金說,緬甸政變軍人感謝
俄羅斯的支持。預計5月份二戰勝利76週年莫斯科紅場閱兵時,在為數不多的外國代表團
中,肯定會有緬甸軍頭,對俄羅斯來說這真是莫大恥辱。
親俄軍頭推動合作 俄無戒心提供先進武器
去年5月俄羅斯舉辦二戰勝利75週年紅場閱兵活動時,以親俄聞名的敏昂萊當時就曾訪問
莫斯科參加了那次活動。緬甸軍方近些年與俄羅斯的合作越來越密切。除了參加俄羅斯舉
行的軍事比賽活動,派遣大量軍官赴俄受訓外,緬甸還大量採購各種俄羅斯武器,包括雅
克-130戰鬥教練機,米-24武裝直升機,防空導彈,雷達系統等。這次緬甸閱兵活動展示
了大批俄製武器,包括T-72主戰坦克,米格-29戰機,武裝直升機等。俄羅斯國防部表示
,雙方計劃進一步加強軍事和軍事技術合作。
俄羅斯向緬甸提供的6架蘇-30SM戰機將從今年開始交貨。蘇-30SM是俄羅斯空軍自己使用
的戰機,是在出口印度的蘇-30MKI基礎上俄軍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升級版,性能更超過俄羅
斯向中國出口的蘇-30型戰機。俄羅斯把自用戰機提供給緬甸,顯示了俄羅斯不但對緬甸
沒有戒心,雙方關係的密切非同尋常。
這是在短短三個月內,俄羅斯軍方領導人第二次訪問緬甸。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一月末
也訪問了緬甸,當時雙方達成了幾筆軍火交易。紹伊古剛一離開,緬甸軍人就發動了政變
。俄羅斯代表團這次受到了高規格接待和禮遇。福明在俄羅斯國防部負責對外軍事合作和
武器交易。擔任國防部副部長之前,他曾是壟斷軍火交易的俄羅斯國防武器出口公司的總
裁。
全方面與緬甸接近 俄用心良苦
這次訪問緬甸的俄羅斯代表團還包括了其他一些人士和媒體採訪團。緬甸是佛教國家,福
明的代表團成員中有俄羅斯的藏傳佛教領袖,顯示俄羅斯為密切與緬甸關係用心良苦。
俄羅斯知名媒體人,有影響的莫斯科共青團報的老闆兼主編古謝夫這次也隨團訪問緬甸。
古謝夫還是莫斯科記者協會主席,是俄羅斯知名社會活動人士,顯示俄羅想與緬甸密切關
係不想僅局限在軍事和軍火交易領域。
發行量很大的莫斯科共青團報特別刊載了古謝夫對敏昂萊的專訪。敏昂萊期望加強雙方經
濟合作,引進俄羅斯科技,邀請俄羅斯商界投資幫緬甸發展工業,以及旅遊業。在東南亞
國家中,泰國和越南目前已給俄羅斯公民免簽證,敏昂萊承諾將考慮緬甸也給俄羅斯公民
類似待遇。
通常被認為是自由派媒體的莫斯科共青團報這次所刊載的報導不但為緬甸軍人政變背書,
甚至為軍人的暴行辯解。另一家官媒,軍方的紅星電視台詳細報導了閱兵和訪問活動,但
對鎮壓一字不提。
福明與敏昂萊會晤時,敏昂萊把俄羅斯稱為老朋友和可信賴的友邦。福明則把緬甸稱為俄
羅斯在東南亞和亞太地區的可靠盟友和戰略夥伴。疫情期間,俄羅斯向緬甸提供了疫苗和
醫療援助。
俄藉機進入緬甸立足 對抗美國平衡中國
莫斯科的一些戰略分析人士說,普京當局有意在緬甸與西方世界別苗頭,顯然想打緬甸牌
對抗美國。另一方面,緬甸既是東盟成員,也是中國鄰國,俄羅斯正加緊同中國周邊國家
和其他亞洲國家發展關係,以此來平衡俄中關係,緬甸因此成為俄羅斯這一戰略中的重要
一環。俄羅斯力量如果能在緬甸站穩腳跟,俄中互動時,俄羅斯手中所握的籌碼也會增加。
此外,俄羅斯想作為另一股獨立力量,試圖為東南亞國家提供美中兩大力量之外的第三種
選擇。緬甸政局動盪,緬甸軍人政權不信任和不想依賴中國,對中國有戒心,俄羅斯因此
看到了機會。
戰略學者西蒙諾夫說,與西方美國交惡後,俄羅斯除了與中國加強關係外別無選擇,但同
時也給俄羅斯帶來了困擾。
西蒙諾夫:「俄羅斯必須要掌握好分寸,要知道界限在哪裡。一方面要與中國積極合作,
另一方面也應避免對中國形成依賴。俄羅斯的擔憂和理由顯而易見,因為中國既是俄羅斯
的鄰居,同時國力也在不斷壯大。」
除了推動對緬甸外交外,就在一個多星期前,由普京親信,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
帕特魯舍夫所率領的另一個高級代表團也訪問了另一個東盟成員和主要東南亞國家越南。
俄羅斯同樣向越南提供了疫苗,同樣受到了越南方面的禮遇和高規格接待。帕特魯舍夫與
越南領導層的三駕馬車,總書記、國家主席和總理都分別舉行了會晤。
───────────────────────────────────────
美英12國軍方高層罕聯署譴責緬軍 民間悼念建軍節死者 再遭開槍鎮壓
https://is.gd/yl95qS
【明報專訊】
緬甸反政變示威上周六(27日)遭到軍警血腥鎮壓後,英美日韓12國軍隊高層翌日罕有地
發表共同聲明,齊聲譴責緬甸軍方。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社交媒體以「恐怖統治」形容緬
軍。在上周六軍方鎮壓行動中,緬甸多地都有兒童死傷,在中部城市曼德勒,更傳出有居
民被軍警活生生燒死。周日全國各地舉行悼念活動,有目擊者稱在最大城市仰光附近的城
鎮勃固有軍警向在場人士開槍。
緬媒稱曼德勒有人遭軍警燒死
緬甸民眾周日示威持續,經常報道當地示威的獨立媒體Myanmar Now報道,緬甸軍警周日
下午在仰光市開槍鎮壓示威者,示威者走進亞洲皇家醫院(Asia Royal Hospital)躲避
,軍警進入醫院發射橡膠子彈,一名醫院職員受傷。自反政變示威發生以來,軍警有派人
到部分城市的醫院和學校駐守。路透社引述目擊者稱,周日在仰光附近的城鎮勃固(Bago
)舉行悼念前日去世的示威者活動期間,民眾高唱示威歌曲,軍警趕到現場並開槍。報道
指周日全國最少有3人被殺,遭殺害平民迄今超過440人。
至於上周六「建軍節」大規模鎮壓行動中,緬甸人權組織「援助政治犯協會」(AAPP)表
示最少有91人被殺,包括兒童在內。當地媒體則指上周六單日有114人死亡,是緬甸軍方2
月1日發動政變奪權以來「最血腥一天」。12個國家——美國、英國、澳洲、新西蘭、德
國、加拿大、意大利、丹麥、希臘、荷蘭、韓國、日本——的軍隊高層周日罕有發表聯合
聲明,譴責緬甸軍政府所為。聲明指出:「一個專業的軍隊應該遵守國際行為準則,保護
而非傷害它所服務的人民」。簽署聲明的國家包括英國、美國、日本、韓國、澳洲、加拿
大以及德國等,這12國「敦促緬甸武裝部隊停止暴力行動,並致力恢復因其行動而失去緬
甸人的尊重與信任」。
布林肯稱震驚 藍韜文批「墮落新低點」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上周六在Twitter發帖稱,美國對緬甸軍方的鎮壓行動感到「震驚」,
這顯示軍方為了一小撮人利益而而犧牲人民的性命,他寫道:「勇敢的緬甸人正拒絕軍方
的恐怖統治。」英國外相藍韜文上周六亦批評,緬甸軍警殺害兒童等手無寸鐵的平民,是
墮落至新低點。
上周六軍方鎮壓細節繼續曝光。Myanmar Now昨引述當地居民和保安稱,上周六在中部城
市曼德勒有一名居民被軍警開槍擊中胸部後,被帶到一處放滿輪胎的位置活生生燒死。報
道指死者為40歲緬甸人Aye Ko,並配上一具疑似被焚燒後的骸骨照片,目擊者稱看到他被
燒時大喊:「救我,媽媽。」由於軍警當時不斷開槍,當地居民無法衝出屋外救他。
少數族裔村莊被炸 3000難民逃亡泰國
少數族裔武裝組織「克倫民族聯盟」(KNU)表示,緬軍上周六晚空襲泰緬邊境一條位於
KNU控制的村落。克倫族維權人士Hsa Moo稱空襲造成3人死亡,最少8人受傷,她對法新社
表示當地人擔心周日再有空襲發生。KNU較早前襲擊一個軍營,殺死10名緬兵,包括一名
上校。路透社周日引述維權組織報道,空襲發生後,克倫邦約3000名緬甸難民逃亡到泰國。
KNU於2015年與政府簽訂了停火協議,惟緬甸軍方上月發動政變後,少數族裔武裝與軍方
關係再度緊張。緬甸中文網昨報道,克欽獨立軍(KIA)昨凌晨連環攻擊帕敢鎮一帶幾條
村的武裝警隊營地及一間採玉公司的警哨,觸發交火,軍方也動用武裝直升機、戰機反擊
。30戶村民逃往教堂躲避,不清楚有否傷亡。
(Myanmar Now、路透社、法新社、BBC)
美方主導表態 日韓罕有參與
新一波針對緬甸國防軍的譴責有兩點比較特別,一是由多國軍方領袖發表聯合聲明比較罕
有,二是有以往態度較低調的日本和韓國也參與美方主導的動作。然而這些譴責的效果恐
怕還不如政府制裁,但實際上制裁的效果也非常有限,應否加碼又或要如何加碼成為其一
爭論焦點。
談到對緬甸的制裁,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向BBC表示無效,他說:「緬甸軍方不
會坐倒在地上,哭叫『我的天呀,我要失去往美國的簽證啦,我的人生玩完了』。他們大
概會在笑。」
研究:1/3制裁收效 非專制窮國易就範
制裁作為政策工具本身,過往成效也不顯著。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
一項研究剖析逾200個案例(但未包括緬甸),發現只有三分之一是完全或部分成功,但
有評論質疑PIIE對制裁成功的定義太寬鬆,實際上有效比例只有5%。領導研究的學者赫夫
鮑爾(Gary Hufbauer)認為,制裁緬甸之類的窮國有較高成功機會,但真正最成功的情
况多數是制裁目標溫和,以及制裁對象屬非專制政體或其缺少可拯救國內經濟的救星。
這也是為何許多觀察家質疑制裁緬甸的效果,尤其是目前只有美國和英國向軍方企業實施
制裁,緬甸在亞洲的一些最大貿易伙伴拒絕這樣做,令人擔心壓力不足以促成緬軍改變。
國際預防危機組織緬甸專家霍爾西(Richard Horsey)直言:「(制裁)影響力真的不怎
樣存在。」他反而擔心是平民而非政府為此付出代價。
(BBC)
記者以身犯險報道 表明身分反遭毒打
除了打壓民眾遊行示威,緬甸軍政府亦透過打壓獨立媒體、拘捕記者、限制報道內容,以
及中斷互聯網等手法阻撓傳媒報道鎮壓實况。緬甸長遠的新聞自由和記者人身安全,引發
外界關注。
緬甸民主之聲(DVB)丹老市記者岡密蘭(Kaung Myat Hlaing)自2月初每日報道反政變
示威、記錄軍方的鎮壓。實施宵禁的3月1日晚上,他在沒有燈光、晾滿衣物的一樓寓所陽
台,悄悄拍攝街上警方舉動,並通過facebook直播。警員察覺了異樣,從街上向他照射燈
光喊他下樓, 還向他開槍。他在漆黑中通過鏡頭呼救:「救命,救命。他們開槍射我。
救我,我頭部受了傷。」不久,畫面出現槍聲異響和陽台湧現一團煙,直播中斷,幾小時
後DVB證實他被捕。
編輯部遭突襲 禁用軍政府等字眼
緬甸國內外記者近兩個月間都像岡密蘭般押上了人身安全,設法發放消息突破官方新聞封
鎖。緬甸即使在昂山素姬領導下的全民盟治下,尚且未完全開放新聞自由,2月1日軍事政
變後,新聞從業員更感憂慮。他們起先盡可能避免發放政治敏感的內容和保持低調,爭取
發布新聞的空間。惟當局追蹤記者的網絡帖文,指控他們「散播假新聞」,展開抓捕和查
問,又攻擊採訪記者,突襲新聞編輯部,要求傳媒避免煽動公眾動亂和不能採用「政權」
、「軍政府」稱呼軍方成立的「國家行政委員會」(SAC)等。《緬甸時報》的報系集團
已被迫停工約一個半月。獨立傳媒Myanmar Now、Mizzima等被吊銷牌照,只是犯險堅持通
過社交媒體發布新聞。
每日換地點躲藏避警察線眼
寧亞丹梭(Hnin Yadan Zaw)憶述現場採訪的凶險:「我穿著記者背心,戴了頭盔,但士
兵一見到我就舉槍直射。子彈從我們臉旁擦過。」記者敏梭禮(Min Soe Lay)說,向拘
捕他的警察證明是記者之後,反被打得更重手。現在的記者還要提防冒充的士司機、示威
者的警察線眼,保持警惕,在報道後不能回家,須每天轉換地點躲藏。
迄3月26日最少46名記者被拘捕,岡密蘭等部分人被檢控「發布或傳播蓄意引起或可能引
起,任何官員、三軍士兵反抗、忽視、不執行職務的說法、謠言或報道」,可判囚3年。
(曼谷郵報、路透社、日經亞洲)
───────────────────────────────────────
印度:莫迪政府決心驅逐羅興亞難民
https://is.gd/I2U4qM
作者:尼古拉
印度莫迪政府堅持認為,羅興亞穆斯林屬於非法移民,打算不顧他們的生死安危遣返原籍
。印度最高法院3月26日周五審議一樁羅興亞人案例,新德里當局藉此機會重申其在此問
題上的立場。
據本台RFI記者 Come Bastin 周日(2021年3月28日)發自印度的報道說,自2017年以來
,緬甸羅興亞穆斯林社區因遭到鎮壓而大規模出逃。他們現在至少有6500人在印度,主要
被囚在查謨邦(Etat du Jammu)的營地里。
https://i.imgur.com/THwS2td.png
印度最高司法當局周五審議了一位名叫默罕默德的羅興亞族人所提出的避難申請。這位羅
興亞避難申請人得到一位著名律師的幫助。這名印度律師要求當局批准所有羅興亞人的避
難申請,但新德里表示,印度不是非法移民的首都。印度當局認為,羅興亞人威脅國家安
全,應該予以驅逐。最高法院則延後宣布其裁決。
羅興亞人存在生命危險
在庭辯時,律師重申如此放逐違反印度憲法,這是鑒於羅興亞人在緬甸所遭遇的暴力與屠
殺。聯合國的一名報告員也列席,但沒有獲准發言。印度最高法院的一名負責人表示,他
們(羅興亞人)可能會遭屠殺,但人們不能阻止。印度在遣送前,首先需要確定羅興亞人
的緬甸國籍。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