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改變世界格局 德國堅信雙贏局面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p.dw.com/p/3twBR
作者:Clifford Coonan
中國的崛起,以及隨之而來的地緣政治衝突,正在改變世界格局。這一背景下,自由貿易
協定的前途是否變得暗淡?
(德國之聲中文網)
全球貿易格局產生變化的最大一個因素是中國的崛起。20年前,在經過15年的談判之後,
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當時,歐洲和美國都持有的基本一致的觀點,即貿易有助於經
濟開放,它也將給中國帶來一個自由主義的新時代。
然而,中國借助更便利的貿易條件在很短時間內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同時卻沒有推
動國內政治變革。人們看到的現實是,中國共產黨的威權領導層加強了對國家的控制,在
與美國和歐洲的貿易中贏得大幅順差。20年後的今天,西方國家不得不面對與中國的體制
性對抗,呼籲在貿易領域展開公平競爭。
作為全球主要的出口大國,中國認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議(CPTPP)和區域
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貿易協議,是促進其在亞洲經濟領域發揮作用的平台。去年
11月,在中國主導下,亞太地區15個國家簽署了RCEP區域貿易協議。它涵蓋22億人口,以
及世界經濟產出的近三分之一。有報導指出,中國正在積極活動,爭取加入美國已退出的
CPTPP。
CPTPP是從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演變而來,在歐巴馬時代,美國領銜的該協議最初旨
在將北京排除在外,鞏固自己在亞太地區的經濟實力和貿易往來。然而,川普上任美國總
統的第一天就宣佈美國退出該協定,原協定隨即瓦解,直到2018年才以CPTPP的名稱重新
出現。
據彭博社最近報導,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紐西蘭和其他國家的官員已經與中國同行就細
節問題進行了技術會談。
不過,CPTPP的條款最終可能會給中國帶來麻煩。CPTPP有嚴格的要求,特別是在勞工、採
購、國有企業、國家支持和補貼、電子商務和跨境數據傳輸等方面,均有高標準的條款。
政治影響超越貿易協定
澳大利亞是RCEP簽字國,也早在2015年與中國簽署了自貿協定。不過,它們無法阻止在兩
國發生政治衝突的情況下,中國對澳大利亞大麥、小麥、煤炭、葡萄酒、龍蝦和木材徵收
關稅。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終止了維多利亞州同中國簽署的一帶一路倡議後,中國方面叫停
了兩國間部長級戰略經濟對話。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後,坎培拉政府曾要求徹查病毒的起
源,並激烈批評中國在新疆和香港侵犯人權的行為。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學者塞索思(Derek Scissors)認為,中國似乎不願意就它認為是國家
特權的東西進行談判。一個明顯的例子是,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不允許外國競爭損害國
有企業,理由是,它們從事的是自由貿易,只不過是「國有部門」而已。
他說,最近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出現的緊張局勢表明,北京正在進一步擴大國家利益的定
義,「與北京談判的國家應該明白,他們只是在談判有條件的市場准入,中國希望他們有
相應的行為與此掛鉤。」
德國外貿與投資署(GTAI)的東亞問題專家奧德(Christina Otte)對德國之聲表示,澳
大利亞的例子表明,締結自由貿易協定並不能防止懲罰性關稅和其他此類行動。
不過,她認為,儘管如此,自貿協定仍然是一種明智的工具,因為它鼓勵貿易,制定締約
國之間的標準。奧德說,「儘管亞洲存在各種政治分歧,但以RCEP的形式締結自由貿易協
定意味著,現在到了歐洲採取行動的時候。」
德國政府堅信雙贏
地緣政治的因素在凍結歐中全面投資協議(CAI)方面發揮了作用。在北京今年3月對包括
歐盟議員實施制裁措施後,歐洲議會投票擱置了這項由德國大力推動的協定。此前,27個
歐盟國家批准對在中國新疆地區負責再教育營的中國官員進行制裁,幾乎同時,北京宣佈
反制裁。
德國貿易與投資署理事會主席弗裡德裡希(Jürgen Friedrich)強調,一直以來,地緣
政治始終是貿易協定中的一個因素。他說,但是,德國政府,包括他們這些為經濟部工作
的同仁,「都堅信國際談判能夠帶來雙贏的局面,不僅在經濟領域,同時也包括政治方面
。」他說,德國政府堅信,這一理念長期而言將得到認可,佔據上風。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