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日本不是國際奧會的人質,奧運是我們自己想辦!」菅義偉強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7-22 15:06:46
標題: 「日本不是國際奧會的人質,奧運是我們自己想辦!」菅義偉強調東奧安全無虞,
《華爾街日報》吐槽「這是個200億美元的大坑」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29422
李忠謙 2021-07-21 21:10
https://i.imgur.com/VgXRQmS.jpg
東京奧運。(美聯社)
「最簡單的事情就是放棄,但政府的工作就是應付挑戰。」
               ——日本首相菅義偉對《華爾街日報》談舉辦東京奧運
遲到一年的2020年東京奧運,將在2021年7月23日舉行開幕式,不過難纏的新冠病毒仍在
人間作祟,7月21日東京就有1832人確診,這也是今年1月16日以來再次突破1800人大關,
多位專家警告「疫情將在東奧期間快速惡化」,連奧組委官員都坦言「不排除最後一刻取
消」,多家日媒民調更顯示民意根本不支持此時辦什麼奧運——那麼日本政府為什麼要堅
持到底呢?
《華爾街日報》21日刊出菅義偉專訪,這位去年接替安倍晉三擔任日本首相,同時接下東
京奧運這場爛攤子的安倍老搭檔,否認了外界「日本已經成為國際奧會(IOC)人質」的
說法與猜測。按照IOC和主辦城市簽訂的合約,其實只有IOC有權取消奧運,在IOC及其主
席巴赫(Thomas Bach)堅持舉辦的情況下,日本政府為了避免天價違約金與後續可能的
訴訟,只好硬著頭皮把申辦奧運的合約走完。
https://i.imgur.com/5jZ1A8w.jpg
2020東京奧運遲到了一年,直到開幕前兩天官員們仍不確定能否正常舉行。(美聯社)
不過菅義偉在《華爾街日報》的專訪中,完全不認同這種說法,他還強調沒人能逼日本政
府做什麼事,如果真有的話,他也會反抗到底。那麼在日本疫情依然沒有退燒,而且眾人
皆曰不可、由6千名醫師組成的東京都醫師會也大聲疾呼「取消奧運」的情況下,日本又
為了什麼要在這個時候舉辦奧運呢?
菅義偉給出了許多理由,包括日本疫情與西方國家相比仍屬輕微、日本正在積極推進疫苗
接種等防疫措施、其他國家在疫情中也舉行了溫布敦網球賽與歐冠盃足球賽、日本對於佩
戴口罩更為自律—總之,菅義偉認為日本目前是安全的,也已經準備好舉辦奧運。菅義偉
證實,即便是他的親信也多次建議「最好取消奧運」,但這位72歲高齡、出身農家的首相
卻堅持「政府的工作就是應付挑戰」。
因此即便從7月12日起,東京都再次進入緊急事態;日本僅有22%的國民完整接種疫苗(老
年人則提高到6成以上);菅義偉政府的支持率甚至掉到僅剩三成,三分之二的國民表示
「他們並不期待這場體育盛會」—這位安倍晉三的老搭檔與接班人親口對《華爾街日報》
表示,「絕對不是國際奧會逼迫我們這麼做」、「是我們主動要求(繼續)舉辦奧運,因
為我們想要這麼做」。
菅義偉堅信,即便人們現在不支持奧運,等到賽事起跑,大家就會開始透過電視收看比賽
。菅義偉說自己特別想看空手道,這位大學時代的空手道主將,還記得觀看1964東京奧運
時、日本選手奪牌帶給他的感動。菅義偉說,即便這一屆奧運不開放觀眾入場,全球仍有
40億人會透過螢幕觀看賽事,這就是沒有現場觀眾仍要繼續舉辦比賽的價值。
尷尬的是,日本放送協會(NHK)在《華爾街日報》刊出報導的一天,報導了一名智利女
跆拳道選手因確診新冠肺炎被迫棄權,成為本屆奧運染疫無法出賽的首例。基於保護個人
隱私考量,東京奧運組織委員會原則上不會公布確診來自哪個國家或地區,也不會說明年
齡及性別等個人資訊。但智利奧會已經證實此事,因此日本的奧組委也予以追認。
除了奧運還沒開始,就有選手因為染疫棄權,專訪菅義偉的《華爾街日報》更在同一天的
另篇報導中,下了「2021年奧運將給日本帶來200億美元損失」的尖銳標題,彷彿一個火
辣的巴掌打在了老首相的臉上,這篇報導的副標則是「奧運的東道主希望在全球認可之外
還能賺一筆,但不滿的國民只想讓這一切消失」。
《華爾街日報》在這篇報導中指出,豐田汽車在奧運期間不會播放電視廣告的決定,比任
何廣告都能精準傳達日本國內的沉重氣氛。身為全球14個奧運頂級贊助商之一,豐田光是
在美國的超級盃就投入了數百萬美元大打奧運廣告,但在東京奧運延後一年之後,對經濟
收益的大部分期盼已經消失,耗資70多億美元翻修或興建的場館,也注定幾乎不會有觀眾
入場。
《華爾街日報》在這篇報導中,也提到了菅義偉在專訪中強調「政府的職責就是應對挑戰
」,這位老首相堅信讓國民遠離奧運賽事,就可以有效阻止疫情蔓延,他也對全世界數以
億計的電視觀眾充滿期待。不過《華爾街日報》也說,原先想要透過主辦奧運展現全球影
響力,以及從2011年大海嘯中復原樣貌的日本,如今卻充斥著日本國民對於新冠疫情的不
安情緒,對於力圖連任的菅義偉來說,肩頭上的壓力更是沉重許多。
《華爾街日報》指出,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與海嘯對日本帶來嚴重災情、將近兩萬人失
去寶貴生命。當時的首相安倍晉三判斷,主辦奧運可以讓日本重新振作,他也親自到海外
宣傳東京與日本。據估算,光是赴日參加賽事的選手與工作人員,就會給日本帶來近20億
美元的收益,這還不算其他到日本觀賞賽事的龐大遊客。國際奧會曾稱讚東京是準備最充
分的主辦城市,絕大部分比賽場館也在2019年完工,當時除了東京的夏天稍嫌炎熱,過去
對奧運主辦城市準備不足的擔憂也消失一空。
直到新冠病毒出現,這樣樂觀的氣氛便為之一變。即便東京街頭已經掛出宣傳奧運的橫幅
,贊助商也排定了滿滿的廣告計劃,但在疫情之下,日本政府與國際奧會仍在去年3月決
定將東京奧運推遲一年。《華爾街日報》指出,這代表了新冠病毒將在2021年夏天得到控
制的賭注。可惜的是,日本跟國際奧會賭輸了,就在東京奧運在2021年開幕的前夕,因為
Delta變種病毒的肆虐,世界各地的疫情幾乎都更加惡化,日本至今僅有22%的人口完成疫
苗接種,東京的緊急事態也將持續到8月22日。
奧運還是要辦,但是包括參賽選手、教練、工作人員、媒體記者,都需要經過一連串的檢
查才能進入奧運選手村。問題是,這樣的防疫泡泡並未成功阻絕病毒,選手村裡依舊出現
確診患者,日本醫界甚至警告「防疫泡泡」已破,由各國選手帶來的新冠病毒很可能會進
入日本社會。即便對「防疫泡泡」仍具信心的日本醫學教授,也認為奧運期間的狂熱(即
便只是透過螢幕觀看),很可能也會讓疫情升高,警告東京「面臨防疫以來的最大挑戰」。
即便菅義偉將主辦奧運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但《華爾街日報》也說,許多日本人認為東
京奧運是被國際奧會(IOC)「逼出來的」。雖然 IOC 始終否認此事,但不容否認的是,
IOC高達7成3的預算確實來自奧運轉播權的銷售。雖然國際奧會與日本政府打包票要辦一
場「安心」的奧運,但IOC主席巴赫這個月到訪日本,如影隨形的抗議民眾讓他也只能低
調表示「我完全理解日本有很多人(對奧運)抱持懷疑態度」。
國際奧會堅持舉辦奧運,或許是為了利益,但日本政府又是為了什麼?不要背負高價賠償
金?早稻田大學的政治學教授中林美惠子對《華爾街日報》表示,雖然安倍晉三去年因為
「健康因素」下台,但這位日本史上任期最長的首相依舊擁有極大影響力。除了對日本堅
持奧運的決定舉足輕重,他對意圖連任自民黨黨魁與日本首相的菅義偉,更是不可忽視的
一股力量。
中林美惠子直言,在這種情況下,菅義偉絕不能表態「重新考慮要不要舉辦奧運」,因為
想要連任,他就必須對安倍忠誠。又要舉辦奧運,又要防堵疫情惡化,菅義偉政府給出的
答案就是「無觀眾賽事」。雖然大部分的比賽不開放觀眾入場,但比賽場地仍會有選手、
教練、工作人員、裁判,甚至是擔任比賽監督、頒贈獎牌、考察奧運場地的奧運官員、日
本官員跟比賽贊助商。在2012倫敦奧運擔任人力資源官員的薛伍德(Phil Sherwood)對
《華爾街日報》表示,這種做法可能會引起部分民眾反感,認為這些人是因為特權才能進
入奧運場地。有趣的是,豐田汽車總裁豐田章男確實也宣布不會出席開幕式。
《華爾街日報》指出,一如過去所有的奧運賽事,東京奧運的花費也比預算編列時高出許
多。東京最初申辦奧運時提出的支出規劃是 74 億美元,申辦成功後官方編列的預算則是
154億美元,但日本審計部門證實,最後的總支出將超過200億美元,這個數字幾乎是最初
規劃的三倍之多。不過《華爾街日報》也引述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的說法,
由於東京奧運的海外觀眾日後仍有可能造訪日本,各項硬體建設的大筆投資也不算是完全
浪擲。只不過最大的風險仍在於新冠病毒的超級傳播事件,如果東京奧運真的讓疫情嚴重
惡化,日本走向經濟復甦的道路也將會更加漫長。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