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劉必榮: 北京拒絕拜登對華政策下一步如何布局?
新聞來源: https://is.gd/mRYB3F
https://is.gd/bBeSFF
中美關係圖片 c 網絡照片
中美周一在天津舉行的會談最終無果而終,中美雙方均未i宣布取得任何進展,從會談上
拍攝的圖片來看,雙方代表的臉上看不到絲毫微笑,中方在會前以及在會後的言論顯示會
談的氣氛十分緊張。外交界原本期待今年十月在意大利舉行的20國會議上美中兩國首腦能
夠舉行首次峰會,但是,白宮表示,周一美中雙方的會談卻並未涉及上述議題,不過,白
宮發言人表示並不排除新的討論峰會的機會。路透社分析指出,就目前而言,美方很可能
繼續加強對中方的壓力,拜登政府似乎無意解除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關稅。中美雙方無論在
新冠疫情方面還是在氣候領域似乎都無法找到合作點。紐約時報周三相關議題報道的標題
是:中美高官會談激烈交鋒,美國對華戰略或難奏效。表達了諸多國際觀察家的擔憂。那
麼,既然如此,中美關係的下一步將如何繼續?北京在天津會談中顯示的如此強硬立場意
味着什麼?
法廣為次電話採訪了台灣東吳大學政治學教授劉必榮先生 :
法廣:劉教授,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法廣的採訪,您能夠從整體上介紹一下對此次中美
會談的感受嗎?
劉必榮教授: 首先美國與中國是世界第一第二大國,兩國之間不可能沒有接觸。兩國之
間的關係既有合作又有衝突,美國對美中關係的定位是競爭關係,希望競爭不至於失控造
成失控,所以,美國要設立一些護欄,就是使雙方的衝突或競爭在可控在範圍內。拜登政
府美國首先在國際上結盟;拉着歐盟,拉着印度與日本,先做好盟的架構。然而,拜登政
府也向北京施展強硬姿態,比如說,在謝爾曼出訪中國之前,美國警告企業不要去新疆或
香港做生意,指控中國對美國舉行黑客攻擊,甚至打台灣牌,不過,他也讓坎佩爾說美國
不支持台灣獨立。中國這邊也做了一些準備工作,不如推出反對外國制裁法。在雙方做好
架子之後,雙方就應該坐下來談判了,其實,雙方合作的領域很多,氣候,阿富汗,還包
括十月份美中首腦的可能會晤。其實,美方也沒有加以過多的期待,這只是一個兩國之間
的一個溝通會議。但是,美國派出了國務院的第二號人物,而中國卻僅僅派出了外交部的
第五位人物,這顯然是不對稱的,美國當然不高興,中方這才出台了一個謝爾曼與謝鋒會
談與王毅會見的說法。玩了一些小動作。美國原先是期待大國之間尋求合作,但是,大陸
這麼兇狠的樣子,我認為這是美國感到十分意外的。謝鋒一來就提出清單和紅線,王毅也
提出了幾個停止。更重要的是謝鋒說美國的所謂競爭合作是障眼法,根本上就是要打壓中
國,對抗遏止是本質,合作是權宜之計,競爭是話語陷阱。也就是說,拜登精心設計的對
抗中國的模式,並不被中國接受!下一步怎麼辦?美中不可能永遠對抗下去。
法廣:您個人怎麼看呢?
劉必榮教授:美中之間總得坐下來慢慢談,但是,究竟是在什麼時候,沒有任何人可以預
測, 中國大陸很明顯一開始就把位置擡高,但是,北京總得放下架子來。但是,究竟會
是在什麼時候?沒有人知道,美中關係確實比我們想象得要複雜得多。這次天津會談其實
是三月份阿拉斯加會談的延續,當時,中國強硬立場在中國國內一片叫好,然後一路下來
,所以,其實中國的一些外交聲明主要是用來內部消費,內部中國人一片叫好,但是,我
們在外面看了就很着急,因為民族主義一旦被煽動起來就很難一時降溫,將來大陸如何與
美國修好?這是我們很擔心的。下一步要看的是如何繼續布局!
法廣:北京將許多議題當作談判籌碼,例如氣候問題,而其實在氣候方面多做努力也符合
中國自身的利益,您怎麼看?
劉必榮教授:這確實很糟糕,而且,坦白講我聽到謝峰的談話的時候真的就很吃驚,因為
美國的對華做法是衝突與合作同時進行,有的是談衝突,有的是談合作,但是,當你把所
有的美國的對華的政策都當作是美國對中國的打壓,他說,美國把中國當作是想象的敵人
,中國總是以受害者自居。這樣的話,美國與中國下一步就無法正常互動。所以,最後謝
爾曼走的時候就說美國還將繼續向中國施壓。談了半天,你罵我,我也重複過去的老調子
,所以這是一次浪費的機會,十分可惜。
非常感謝台灣東吳大學政治學教授劉必榮先生接受法廣的專訪。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