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缺電危機/中國爆發缺電危機 暴露能源調控失衡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10080049.aspx?topic=3650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上海8日電)
中國多地陸續祭出限電措施,大範圍停產衝擊產業,甚至影響經濟,「為什麼來得又急又
快」成了眾人的疑惑。從「能耗雙控」到煤炭短缺,都暴露這個製造大國的能源調控明顯
失衡。
9月21日,浙江省下令多個高耗能行業即日起停產,「早上告知,晚上就斷電」,讓企業
措手不及。透過媒體與網路傳播,浙江此舉被視為這波限電的起點,隨後各省市的調控政
策陸續被端上檯面。
政策不是橫空出世
若將時間拉長來看,這場規模史無前例、史上最嚴的限電政策並非「橫空出世」。
公開資料顯示,廣東省的部分地區從今年5月起就開始執行「開5停2」的錯峰用電方案,
進入6月升級為「開3停4」。到了9月後,隨著無法達標的壓力漸增,又被中央點名,只好
進一步升級成「開2停5」;有些地區甚至傳出「開1停6」。
廣東並非個案,發電大省雲南同樣從5月開始執行錯峰限電的措施,依產業類別不同,制
定不同的降低用電標準。在發布能耗雙控通知後,進一步對鋼鐵業、水泥業與工業矽等高
耗能產業,祭出新一輪的限電,一路到年底。
這些針對特定領域的措施由於遠離民生,而且範圍侷限在特定省分,因此許多其他地區的
企業、民眾感受並不深。直到9月底,各省爭先恐後祭出限電,範圍如雪球般越滾越大,
再加上東北甚至無預警暫停民生用電,使得這個醞釀已久的「拉閘限電」問題終於爆發。
雙控指標無法達成的壓力
從9月底開始,「為什麼限電」成為各地企業、民眾,甚至是國際投資者與分析機構都想
要了解的問題。
首先,第一個答案著重於政策層面:中央推動「能耗雙控」。
中央社記者近日走訪江蘇昆山等台商聚集地,同時也是限電政策較為嚴格的城市。台商多
半提到,年底確實是調控的重點時期,加上今年因為中國的疫情防控得宜,上半年產業復
甦明顯、滿手訂單,因此耗能與碳排放的情形較去年更大,加上今年加強落實減排,使調
控政策的影響更加明顯。
中國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約占全球排放量的28%。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0年在
聯合國成立75週年視訊大會上表示,中國在2030年達到用碳高峰後,將在2060年前邁向「
碳中和」。
不過,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今年8月發布的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顯示,多
個省分能耗與去年相比不降反升,與全年目標相去甚遠。
而且公告發布之時,離第4季已經不遠,中央對於各地方的指標考核也要開始。在時間不
足且無法有效應對上半年透支的情形下,由上而下強制並且層層加碼的限電、停產措施,
成了各地政府簡單粗暴的求生手段。
另一方面,不少地區在2030年達到碳高峰的預期下,2020年後搶著給違規「兩高」 (高
耗能、高排放)工程「開綠燈」,一些地方甚至出現未批先建,更加劇超標的壓力。
各種原因堆疊,使得原本北京中央希望長期規劃達標的政策,到了地方卻變成必須短期突
擊才能達到的目標。
煤炭缺口擴大影響發電
除了無法達到雙控指標的壓力外,近日「煤炭短缺」也是這波限電的關鍵之一。
從需求面來看,中國今年面對疫後復甦,全國用電需求大幅成長;從供給面分析,中國的
火力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7成以上,然而今年煤炭價格飆升,部分地區的煤炭價格較去年
同期翻了一倍。
中國國內煤炭短缺的一大原因,來自於中國近年持續推動能源轉型,在減緩建設火力發電
設施建設的同時,關停了大量小型煤礦。此外,在官方核定產能、產地安檢與環保等各項
政策之下,短期供給量明顯減少。
供不應求自然造成煤炭、天然氣價格高漲,加上收購電價維持不變,造成火力發電企業面
臨大幅虧損,自然發電的積極性不高,停機檢修的機組明顯增多。電廠不堪虧損自主降載
,電力缺口因此加大。
於此同時,也有人把缺煤的矛頭指向去年開始的澳洲煤炭禁令,造成中國煤價飆升,並且
使中國需要找尋新的替代品,加劇了煤炭短缺的情形。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日發文給國內
煤炭企業,要求確保發電用煤炭的供應量。
此外,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綠色能源卻來不及補上火力發電的缺口,使得電力供應陷入了青
黃不接的窘境。風電和太陽能的裝機量與發電量不成正比,反而是火力發電的供電量並未
受到暫緩建設而影響,顯示中國對於火力發電的依賴仍然較重。
整體而言,發電端面臨的問題在於電力需求增加、煤炭價格暴漲,但是市場採購煤炭與電
力機制並未完整成型,使得發電淪為虧損的事業,加上綠能無法有效補足火力發電缺口,
從而影響電力供應。
(編輯:楊昇儒、繆宗翰)
───────────────────────────────────────
中國缺電危機/中國能耗雙控難回頭 限電恐成為常態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110080060.aspx?topic=3650
(中央社記者楊昇儒台北8日電)
中國爆發缺電危機,儘管官方宣稱短期缺電不難緩解,但為了達成節能減碳的「雙碳」目
標,「能耗雙控」政策已難回頭。分析多認為能源結構持續調整下,中國未來限電甚至缺
電恐成為常態。
短期缺電可緩解?
中國20個省分相繼祭出限電限產,東北地區9月下旬更因為缺電觸發「拉閘限電」,嚴重
影響居民生活。即使步入「十一」長假,製造業幾已停工,已27年未缺電的遼寧省,仍出
現電力缺口。
官媒中國新聞周刊4日引述多名專家指出,東北限電其實與中國施行已久的「能耗雙控」
政策無關,東北上半年的經濟增速比其他地方慢一些,完成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指標
沒什麼困難;限電原因只有一個,就是電力供應不足。
東北「拉閘限電」引發關注後,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已提出全力增產增供煤炭6舉措
試圖避免再發生。
中國其實不缺煤炭,東北缺電主要是煤炭供給出問題,分析多認為在官方大力調控下,缺
煤短期應能緩解,再加上電力「應發盡發」,總體供電仍堪負荷。
中國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負責人此前稱,預計今年冬季全國發電總裝機將達到24億
千瓦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約2億千瓦;「目前全國最大發電能力能夠保障最高用電負荷
需求」。
能耗雙控回頭難
儘管北京中央下令東北要堅決做到「限電不拉閘」、「限電不限民用」,並聲稱總體發電
足堪負荷,但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示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
和的「雙碳」目標下,「能耗雙控」政策已難回頭,節能減碳措施只會越來越緊。
中國國務院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
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別降低13.5%、18%。同時,2021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提出:單位國內生
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
中國多地祭出限電限產,就是因為「能耗雙控」指標不佳被中央點名後,為了趕業績遂行
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式限電。
中國今年前8月全社會用電量,比去年同期大增13.8%,地方還要反過來減少超過10%的能
耗,政策與實際的尖銳矛盾,造成產業在這波限電受害甚深。
南華早報2日引述要求匿名的中國官方智庫專家指出,一些地方官員沒有意識到節能減碳
對經濟的重要性。其中一些人只想建立高能耗計畫,用來刺激經濟成長。某些地方官員認
為,在官方設定的2030年「碳達峰」目標期限到來前,仍可繼續推動高能耗計畫。
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已為此斥責這些地方幹部,指中國官方限制能源消耗的目標已實施近6
年,而且目標「前後一致且明確」。但一些地方政府卻在最後一刻採取斷電等措施,以便
可以對外聲稱,達到中央下達的節能減碳年終目標。
中國國家發改委9月29日也強調,堅決遏制高能耗、高排放的「兩高」計畫不合理用能需
求,推動主要耗煤行業節煤限煤。外界一些分析稱中國因缺電與經濟下滑壓力,可能會暫
時放鬆「能耗雙控」,但目前並無任何跡象。
限電恐成為常態
中國多地因為「能耗雙控」祭出限電限產,已讓許多措手不及的台商深切感受官方節能減
碳是玩真的。這波工業限電多持續到「十一」長假後,但台商仍難斷定還會不會限電。
中國官媒經濟日報此前發出社評稱,限電進一步凸顯中國加快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轉型升
級的緊迫性,要求更加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統籌推動減碳與發展。
業界分析多認為,中國能源供應結構要逐步降低火力發電,並確保穩定發電,仍是一條漫
長的道路,未來限電恐成常態。中國火力發電迄今仍佔7成,風力、太陽能等裝機量雖然
持續明顯成長,但迄今與水力一樣要靠天吃飯,供電明顯不穩。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馮永晟表示,由於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隨機性、
波動性和間歇性等特點,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伴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
電力系統以及需求側電氣化程度的提高,電力負荷的峰谷差勢必逐年增大,「尖峰負荷」
現象將更加顯著。
馮永晟說,預計「十四五」期間,更大範圍、更深程度的缺電現象將頻繁出現。
(編輯:繆宗翰)
───────────────────────────────────────
中國缺電危機/中國狂增煤炭拚發電 調漲電價勢難避免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110080055.aspx?topic=3650
(中央社記者楊昇儒台北8日電)
中國爆發缺電危機後,官方定調「確保民生用能」是重中之重,下令全力增產增供煤炭拚
發電,並對高耗能產業持續限電。在此前提下,中國調漲電價勢難避免,大宗原物料價格
恐繼續飆升。
能源調控失衡引發至少20個省份限電限產後,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9月29日提出多舉
措力拚發電,首要即是「確保民生用能」,避免民眾在今冬明春供暖季受凍。
全力增產增供煤炭
中國是全球煤炭產量第一大國,原本不缺煤炭。但近年為節能減碳,持續關停煤礦減產,
並減少進口,燃煤發電裝機量也陷入停滯。
中國經濟今年前8月明顯復甦帶來強勁的電力需求,國內煤炭產量年初迄今卻只增加4.4%
,進口煤炭量更下滑10.3%。疊加疫情導致運輸困難、成本大增,煤炭價格連翻數倍,創
歷史新高。
煤炭價高又緊缺,導致業者越發電虧越多,因而消極供電。據陸媒統計,火力發電業者每
月消耗煤炭1.7億噸,當煤價漲到每噸人民幣2000元,每月就虧損高達1000億元。
中國國家發改委下令全力增產增供煤炭後,在國內增產方面,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煤炭運
銷協會下發通知,要求煤炭企業進一步提高電煤供應保障能力,深挖電煤增產潛力,全力
增加電煤供應量。
中國國企近期還在國際市場開出高於市價的價格,大舉收購煤炭與天然氣。中國此前抵制
澳洲煤,今年1月進口已趨近於零,近日傳出已讓滯留在中國港口的船隻卸下澳洲煤允許
通關;多地也想方設法進口煤炭,浙江甚至破天荒向哈薩克買煤。
為緩解發電業者煤炭庫存壓力,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採取多舉措,全力保障電廠存煤7天以
上,加大目前缺電最嚴重的東北地區電煤裝車力度。
為緩解發電業者資金壓力,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5日也發布通知,要求銀保機構
保障煤電、煤炭等生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嚴禁對符合支援條件的煤電、煤炭等企業和計
畫違規抽貸、斷貸,防止運動式減碳和信貸「一刀切」。
調漲電價勢難避免
電力供應不足,煤炭價格飆升,中國調漲電價已勢難避免。
中國多地近期相繼祭出限電限產措施後,據陸媒統計,迄今至少已有8個省分允許電價上
漲,漲幅不超過10%,目前是針對工業用電,暫不涉及居民用電;還有6個省分拉大尖峰離
峰電價,引導「錯峰用電」。
中國國家發改委此前也表明,要嚴格落實燃煤發電「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價格機
制,讓更多電量進入市場交易,讓價格合理反映電力供需和成本變化。
自7月以來,已有內蒙古、四川、寧夏、上海、山東、廣東、湖南、安徽等至少8個省(市
區)允許上網電價上調,浮動範圍不超過中國國務院此前要求的10%上限。
另外有廣東、貴州、廣西、安徽、浙江、河南等6個省(市區)透過拉大尖峰、離峰電價
差,引導用戶「錯峰用電」。隨著冬季用電高峰即將來臨,預估這波「漲價潮」將持續擴
大。
高耗能持續限電
儘管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會見28國新任駐中國使節時強調,將維護產業鏈、供應鏈
穩定,「保證能源電力供應」,但業界多認為中國缺電危機恐難一時緩解,一旦供電吃緊
,高耗能產業將首當其衝遭到限電,工商業也可能在尖峰用電時段遭到波及。
中國國家發改委9月29日回應「拉閘限電」時即表明,要「有效控制不合理能源需求」,
堅決遏制「兩高」(高耗能高排放)計畫不合理用能需求,推動主要耗煤行業節煤限煤。
官方並稱,冬季高峰期取暖用電用氣需求不斷攀升,加大了調峰保供的難度。部分時段必
須堅持民生優先,統籌協調好保障民生用能和部分工商業生產用能的關係。
中國國家發改委表示,已組織各地和煤炭、電力、天然氣供應企業建立了可中斷調峰用戶
清單,制定了壓減預案,必要時科學有序實施「壓非保民」。
受限電限產影響,中國多種原物料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9.5%,高於預期並創下13年來新高。其中,煤炭、黑色金
屬、有色金屬、化工、化纖這5個領域合計貢獻了8成以上的漲幅。
中國官方表明「壓非保民」的政策立場後,勢必持續對高耗能產業限電限產,壓減用電量
,全球原物料價格恐將因此繼續飆升。
(編輯:繆宗翰)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