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0-19 09:58:22標題: 北約擴大戰略目標 納對抗中國崛起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826308
聯合報 編譯陳韋廷/綜合報導
北約將在明年峰會通過未來十年的戰略概念,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日前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
說,北約將大幅擴張目標範圍,將對抗中國大陸崛起納入其中。此話除凸顯北約對戰略目
標做出重大反思外,還反映出美國地緣戰略重心轉向亞洲。北約現行戰略概念是在二○一
○年通過實施,當時未提及中國。
史托騰柏格表示,中國的網路能力、新技術與長程飛彈已影響歐洲安全,如何保護北約盟
國不受到威脅,將在未來十年的新戰略原則中「徹底」解決。
過去數十年專注於對抗俄羅斯的北約,對中國投予新關注眼光的時間點,正逢美國地緣政
治走向從歐洲轉至與北京的霸權衝突。
史托騰柏格說:「北約是北美與歐洲的聯盟。但該地區面臨著全球挑戰:恐怖主義、網路
及中國崛起。因此,當談到加強我們的集體防禦時,跟如何應對中國崛起問題也有關。我
們可以預測的是,中國崛起將影響我們的安全,此事已經發生。」
北約在結束阿富汗長達廿年的駐軍行動後正尋找新的方向,對於美國在歐洲軍事存在前景
仍在討論中。
史托騰柏格指出,北約盟國將尋求「縮減」境外活動並「擴大」國內防禦韌性,以增強抵
禦外部威脅能力。
明年將卸任秘書長的他說:「中國離我們愈來愈近,我們在北極看到他們。我們在網路空
間看到他們。我們看到他們大力投資我們國家的關鍵基礎設施。當然,他們會有愈來愈多
能打到所有北約盟國的高射程武器。他們正建造很多的遠程洲際飛彈發射井。」
他還表示,北約不應將中國的威脅跟俄國分開看待,因中俄合作密切且北約之所以在科技
上加大投資力道,都是因為這兩個國家。
另外,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執行董事詹寧斯十八日在官網撰文指出,一旦台海戰事爆發,
世界各國將會形成民主與威權陣營對壘的局面,呼籲廿國集團(G20)召開緊急會議表態
維護台灣安全。
詹寧斯表示,假如台海爆發戰事,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不論中國是否獲勝,對中國都沒
有好處。他也說,如果中國最後以武力併吞台灣,將會對澳洲乃至印太地區帶來無法承受
的後果。
───────────────────────────────────────
北約秘書長: 中國的崛起使北約變得更需要、更重要
https://is.gd/I00je4
作者:弗林
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近日在受訪時表示,應對中國崛起
帶來的安全威脅將是北約未來根本原因的一個重要部分,這標誌着對該聯盟目標的重大反
思,反映了美國“重返亞洲”的地緣戰略政策。
斯托爾滕貝格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說,中國已經通過其網絡能力、新興技術和
遠程導彈對歐洲安全產生了影響。他說,如何保護北約盟國免受這些威脅,將在該聯盟未
來十年的新理論中得到“徹底”應對。
記者問,“美國的經濟和安全重點是中國,而不是其他。但北約在哪裡合適?北約是否也
必須進行支點調整?如果不是,你如何保持北約的相關性?”斯托爾滕貝格說,“如果有
的話,中國的崛起使北約更加需要,更加重要,對美國也是如此。”他說,“在我與美國
政治家、國會議員等的所有討論中,我已經多次得到的信息是,他們對中國的崛起感到擔
憂,但他們也意識到,如果有的話,對美國來說,擁有朋友和盟友是一個巨大的優勢。有
朋友是件好事。”
斯托爾滕貝格說,“這是我在2019年向美國國會發表演講時的主要信息之一。它是,在一
個更加不可預測或更加不確定的世界——以及全球權力平衡正在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那麼
對於大國來說,擁有29個朋友和盟友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他說,“我覺得,美國明白這
一點。因此,建立聯盟符合美國的安全利益。北約不是他們為了對歐洲好而做的事情。北
約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與北美站在一起也符合歐洲的利益。”
記者問,“但對北約其他國家來說,我們所說的新冷戰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首要關注的
仍然是俄羅斯。”斯托爾滕貝格說,“當然,我們是30個盟友(組成的聯盟),在許多問
題上存在分歧,包括對中國的分析和評估。同時,我們在北約的中國問題上已經取得了很
大的進展。我們第一次提到中國是在公報中,即2019年12月在倫敦舉行的北約峰會的聲明
中。在此之前,任何政策文件中都沒有提到中國。”
斯托爾滕貝格說,“(公報)有一句話說,中國的崛起給北約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我們必
須共同應對。”他說,“這是北約的一個重要步驟。然後,今年夏天,我們實際上同意了
很多共同語言,我期望當我們在馬德里開會時,中國的崛起、中國的影響和力量平衡的改
變對北約的影響將在新的戰略概念中得到徹底應對,以及其他議題。在北約目前的戰略概
念中,沒有一個字提到中國。”記者問,“你說的‘徹底應對’是什麼意思?”
斯托爾滕貝格說,“我預計中國將是戰略概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正在向我們靠近
。5G的討論表明了這一點。一開始,大多數盟國把5G看作是一個單純的商業問題。在盟國
在北約的討論之後,所有盟國都意識到這是具有安全影響的事情。這也發生在過去的幾年
裡。這是發生在歐洲的事情,在我們自己的國家。”
記者問,“中國是否會被提升為(北約)最大的挑戰之一或最大的挑戰?”斯托爾滕貝格
說,“不,因為我非常反對這種排名效應和挑戰,因為它們是如此不同。第二,因為我們
以前都很不擅長預測下一次危機,那麼為什麼現在我們應該能夠做到這一點?”他說,“
我們必須為不可預見的事情做好準備,但試圖看到不可預見的事情,我認為是一個非常困
難的任務。因此,幾乎沒有人預測到柏林牆的倒塌,或911事件,或克里米亞的吞併。這
些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舉足輕重的事情。因此,我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該嘗試展望未來,
但這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無論你是否嘗試展望安全環境或(其他)。”
斯托爾滕貝格說,“我們可以預測的是,中國的崛起將影響我們的安全。它已經影響了。
難以預測的是究竟以何種方式,以及我們將面臨的下一個確切或具體的挑戰是什麼。但是
,在認識到中國對我們的安全很重要方面,北約已經走過了很長一段路。”他說,“我們
不認為中國是一個敵人或對手。我們強烈認為有必要與中國接觸。有機會存在。中國的崛
起對於使數億人擺脫貧困非常重要。它對我們的經濟很重要。我們需要在氣候變化或軍備
控制等問題上與中國接觸。”
斯托爾滕貝格說,“但與此同時,他們現在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國防預算。他們有世界上
最大的海軍。他們很快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他們脅迫他們的鄰國。我們看到他們
在南中國海的行為,他們實際上欺負那些行為不符合他們要求的國家。”斯托爾滕貝格說
,“你已經看到他們對待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我自己的國家挪威的方式,當時挪威和平獎
委員會將和平獎授予一名中國異見人士。”記者提到,“還有立陶宛。”
斯托爾滕貝格說,“是的,立陶宛。因此,我們需要在看到機遇和挑戰之間找到平衡,並
為這兩者做好準備。”記者問,“北約能帶來什麼?”斯托爾滕貝格說,“首先,這是我
們一起做的事情——北美和歐洲。所以,這不是我們支持美國的問題。我不喜歡‘支點’
這個概念,因為這聽起來像是我們在遠離什麼。現實情況是,北約正在向境內轉移以應對
全球挑戰。北約是北美和歐洲的聯盟,但這個地區面臨著全球挑戰。恐怖主義、網絡,但
也有中國的崛起。”
斯托爾滕貝格說,“因此,當談到加強我們的集體防禦時,這也是關於如何應對中國的崛
起。例如,當我們現在把科技作為北約的一個重要事項時,它是關於應對我們看到的幾乎
所有挑戰,但也包括中國正在大量投資於新的破壞性技術......。跔言L說,“我們為加
強北約所做的工作的一部分,也是這一根本性轉變的一部分,從關注外部,也是關注地區
外的戰鬥行動,到在聯盟內建立安全。”
斯托爾滕貝格說,“另外,我還提到了技術。中國正在向我們靠近……例如,在非洲。我
們在北極看到他們。我們在網絡空間看到他們。我們看到中國對我們國家的關鍵基礎設施
進行大量投資。當然,他們擁有越來越多的遠程武器,可以到達所有北約盟國的事實……
他們正在為遠程洲際彈道導彈建造許多、許多發射井。”
斯托爾滕貝格說,“因此,我再次認為,這種在某種程度上區分中國、俄羅斯、亞太或歐
洲的整個想法,是一個大的安全環境,我們必須一起應對它。我們在準備工作、技術、網
絡、復原力方面所做的工作對所有地區都很重要?我們不貼標籤。這是關於加強我們對任
何潛在威脅的聯盟。”
北約將在明年夏天的一次峰會上通過其新的戰略概念,這將概述該聯盟在未來10年的目的
。北約目前的《戰略概念文件》在2010年通過,其內容沒有提到中國。報導指,在結束了
於阿富汗的20年軍事部署後,北約正在尋求新的戰略方向,而關於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
的未來的討論正在進行。斯托爾滕貝格說,“所有這些都是北約的一個根本性轉變,從我
們邊界以外的危機管理轉向歐洲的集體防禦。”
報導指,任何從阻止俄羅斯侵略轉移的建議都會遭到東歐成員國的抗議,這些國家認為莫
斯科對外擴張傾向是一種生存威脅,而北約是他們唯一的安全保障。斯托爾滕貝格說,俄
羅斯和中國不應該被看作是單獨的威脅。他稱,“首先,中國和俄羅斯緊密合作;第二,
當我們在科技方面進行更多投資時.ﴮ那是與他們兩個有關的。”
斯托爾滕貝格還認為,在美國決定離開阿富汗後,北約部隊於8月倉促撤出阿富汗是“一
個明顯的選擇”。他說,雖然歐洲軍隊可能會在沒有美國支持的情況下繼續存在(阿富汗
),但(歐洲國家的)政治領導人無法證明繼續存在的理由。斯托爾滕貝格說,“這部分
是軍事方面:能力。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政治方面:我們是在美國受到攻擊後進入阿富汗
的。”他說,“在軍事上,本來是可以(留在阿富汗)的。但在政治上,我認為這是絕對
不現實的......這是主要原因。”
採訪中,記者問道,“歐洲人正在談論更多的戰略自主權和建立歐洲防務。有時在我看來
,這聽起來是與北約平行的東西。需要這樣做嗎?”斯托爾滕貝格說,“對歐洲防務有許
多不同的解釋。自2014年以來,我們已經能夠將北約/歐盟合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我堅信北約和歐盟會一起工作。我們見面了。我與(歐盟委員會)馮德萊恩主席、(歐洲
理事會)米歇爾主席以及許多歐洲領導人都有非常密切的工作關係。我定期參加不同的歐
盟會議,包括與歐盟委員會或歐洲理事會的會議,我們邀請他們參加北約會議。”他說,
“我們正在進行網絡工作。我們在愛琴海有一個北約的存在。在科索沃,我們現在與歐盟
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密切。”
記者問,“那麼,你不認為這是個問題?”斯托爾滕貝格說,“不,但這取決於你所說的
歐洲防務是什麼意思......。任何有意義的歐洲防務的加強都必須意味着更多的防務支出
。有一個機構推動了更多的國防開支,那就是北約。好消息是,歐洲盟友正在增加支出。
”記者說,“當法國人正在建造更多的法國坦克,意大利人正在建造更多的意大利直升機
,波蘭人正在建造更多的波蘭火箭發射器,而他們彼此不交談,除非北約出面,這難道不
是一個問題嗎?”
斯托爾滕貝格說,“但這些都是國家國防預算,所以它們可用於各種行動和任務。但當然
,歐洲防務是關於歐洲盟友做什麼以及他們投資多少的問題。沒有更多的歐洲防務支出,
你就不可能有強大的歐洲防務。這是北約在2014年的一個決定。北約不僅歡迎,而且實際
上積極推動了這一點。”他說,“歐洲防務的另一部分,我強烈歡迎的當然是新的能力。
北約有精確的能力目標,我們同意(關於)這麼多飛機、這麼多無人機和這麼多作戰坦克
等等。當然,我們敦促所有的盟國達到這些目標,我們一起發展它們。”他指出,“我也
歡迎歐盟在能力發展方面的防務努力,因此,我想,例如,歐洲防務基金、(歐盟)‘永
久性結構合作’框架(PESCO)。這些都是發展國家擁有的新能力的工具。”
記者問,“你如何看待關於歐洲軍隊的辯論?”斯托爾滕貝格說,“對這句話的意思有不
同的解釋。我看到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和馮德萊恩在擔任(德國)國防部長時
,她談到的不是一支歐洲軍隊,而是一支歐洲人的軍隊。”他說,“如果這意味着更多的
歐洲士兵、戰艦、無人機、戰鬥機,那麼這就是我們強烈歡迎和敦促的事情。如果其意味
着新的結構競爭同樣的能力,那麼它將破壞我們的安全。但我已得到保證,這不是我們的
計畫。”
斯托爾滕貝格說,“所以,我們不需要新的結構。我們需要的是額外的新能力,而解決這
個問題的方法,要得到這個結果,就是增加開支,解決歐洲國防工業的分裂問題。我希望
‘永久性結構合作’框架和歐洲防務基金能夠做到這一點......。讓我們討論一下具體的
建議。”記者最後問道,“你對令法國如此不安的澳英美三邊安全協議(AUKUS)的反應
是什麼?”
斯托爾滕貝格說,“我理解法國感到失望......。但與此同時,這是一項不針對歐洲或北
約的協議。北約盟國已經同意與他們的亞太夥伴在技術、網絡和海事方面進行更密切的合
作。”他說,“出於許多原因,我們應該這樣做。法國是一個關鍵的盟友。正如我所說,
他們是英國在愛沙尼亞領導的戰鬥小組的一部分。法國在波羅的海地區進行空中警戒。他
們將(其GDP的)2%用於國防。他們有高端能力。他們有(軍事)部署的意願。”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