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為何中國與立陶宛掰手腕越來越無勝算?
新聞來源: https://is.gd/dTzcA8
https://is.gd/uyKNnj
在北京的立陶宛大使館 202年8月10日 c AFP / JADE GAO
中國之大之強,立陶宛之小之弱,盡人皆知,但中國的粗大手腕卻有點掰不過立陶宛了
,原因是站在這個小國身後的支持者越來越多。最新的跡像是:美國貿易代表戴琪(
Katherine Tai)週五(1月7日)再次表示:面對北京的經濟脅迫,美國堅定支持立陶宛
和歐盟。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貿易辦公室(USTR)在一份聲明中說,戴琪在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
席瓦爾季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的通話中表達了上述立場。這是戴
琪本週第二次表達對立陶宛的支持,她週三與立陶宛外交部長加布裡埃柳斯·蘭茨貝爾吉
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通電話時已經表態:美國致力於與歐盟及其成員國一道應
對中國的外交和經濟脅迫。
去年歐洲小國立陶宛不顧來自北京的壓力,允許台北方面以“台灣”的名義在立陶宛首都
維爾紐斯設立辦事處,這觸動了大陸底線。大陸擔心“台灣辦事處”有可能成為事實上的
大使館。聲稱台灣是自己的領土的北京召回駐立陶宛大使,將兩國關係降為代辦級,並向
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Continental)等公司施壓,要求其停止使用立陶宛製造
的零部件。
近幾個月以來,有多家歐洲企業都在和中國的貿易中遇到了障礙。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
斯基斯 (Valdis Dombrovskis)去年12月24日對此表達了擔憂。他說:“我們從其他成
員國收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於進口被中國封鎖的報告。如果歐洲國家的貨物中包含有來自立
陶宛的成分,使用了立陶宛生產的零件,中國海關就不會對其登記放行。” 但中國官方
媒體駁斥說,這些言論是“不負責任的言論”。
眾所周知,本來歐盟與美國在經貿方面時存在競爭和矛盾的,因此建立了一些機制進行解
決,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 U.S.-EU 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就是戴琪
和東布羅夫斯基斯去年9月發起的一項新合作,以改善跨大西洋關係,也成為美國歐盟協
商,更好與中國競爭的機制。美國貿易辦公室透露:戴琪和負責歐盟貿易事務的東布羅夫
斯基斯還討論了合作解決鋼鐵和鋁的“全球非市場過剩產能 ”問題,這是指充斥國際市
場的來自中國的過度生產鋼材、鋁材產品。“戴琪大使強調了與歐盟及其成員國合作的重
要性,以通過各種途徑解決脅迫性外交和經濟行為,包括通過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
會。”
立陶宛是個人口只有280萬的波羅的海小國,它向中國出口的產品價值3.57億美元,其中
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穀物糧食,同時,立陶宛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價值多達13億,其中主
要是電子產品。據說立陶宛企業面對的中國海關的封鎖已經開始嚴重損害立陶宛的經濟。
立陶宛政府週三宣佈了一項金額為1.3億歐元的一攬子援助計畫,以抵消立陶宛企業在中
國遭受的損失。
同一天,正在和北京進行貿易和外交戰的立陶宛就得到了台灣的支持,台灣承諾向立陶宛
提供2億美元的投資基金。華盛頓當局和柏林當局也向立陶宛表達了支持,兩國外長聲稱
,中國對立陶宛施壓是沒有道理的。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週四就炮轟了美國和德國。
雖然立陶宛總統近日曾經發表和總理外長不同的意見,但這並未改變歐洲輿論的看法。而
在台灣,對立陶宛的支持早就成為社會共識。
立陶宛生產的2萬400瓶深色蘭姆酒,在中國通關時遭拒收,無奈漂流海上,台灣菸酒公司
得知後全數轉購入台。消息傳至歐洲,獲法國與比利時數家媒體報導。法國世界報(Le
Monde)6日稱立陶宛為“中國在歐洲經濟脅迫策略的試驗國”。
文章引用台灣菸酒公司3日發言說:“立陶宛支持我們,我們支持立陶宛,台灣菸酒提議
為此乾杯。” 而台灣政府設立2億美元基金投資立陶宛產業的決定是在兩天後的1月5日。
國際政治經濟關係中常常以強欺弱,因此這次立陶宛和中國間的掰手腕格外引發國際輿論
的興趣和關注。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