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俄國入侵的倒數?美國啟動「烏克蘭撤僑指示」的預警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1-24 14:43:34
標題: 俄國入侵的倒數?美國啟動「烏克蘭撤僑指示」的預警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6056158
【2022.01.24 俄國/烏克蘭/美國】
「撤僑指示不代表情況升級……因為烏克蘭的局勢一直都處在開戰邊緣。」10萬俄軍壓境
的烏克蘭危機,再度出現不安的戰雲信號。23日深夜,美國國務院正式下令撤走駐烏克蘭
大使館的外交官眷屬,並以「戰火風險迫在眉梢」之由,指示所有旅烏的美國公民:應趁
民航機還有航班的現在,盡快撤離烏克蘭。事實上,在這份撤僑指示發出的同時,美軍杜
魯門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已在地中海東部聯合北約盟軍緊急軍演,五角大廈亦正準備調派五
千名美軍前往北約東境盟國的「烏克蘭西線邊境」待命戰備——但一切的衝突觀望點,都
鎖定在白宮預計要本周回給莫斯科的那份「戰略回答函」。
美國國務院23日發布的烏克蘭警報,目前尚為建議性質的「撤僑指示」,還沒有到最終出
手的「撤僑命令」。美方強調,相關命令並非「烏俄局勢出現瞬間惡化」,而是在一連串
的近期評估後,平均檢視可能風險所作出的保險決定。
美國的撤僑指示,內容主要分為「駐烏外館人員」與「一般旅外美國公民」——在外館方
面,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的所有員工眷屬都被下令撤離,外館非必要任務職員則可選擇性
撤離,唯駐基輔大使館仍會持續作業沒有關閉之必要。
至於一般旅烏的美國公民,包括綠卡持有者在內,都收到了國務院的四級旅行警告,建議
所有還在烏克蘭國內的所有美國平民「應盡可能在第一時間內透過民間方式離境」,以免
可能出現的烏俄衝突,導致國際航班與海陸交通的封鎖,重現去年夏天的「喀布爾悲劇」

華府的外館疏散行動,雖然顯示了烏克蘭危機的巨大風險,並讓國際輿論繃緊了神經。但
在外交圈與前線記者之間,這份撤離指示並不令人意外——一方面是從喀布爾陷落事件後
,黑到發亮的拜登政府絕不願意再犯同樣的錯誤;二方面則是俄羅斯外交部早從2021年12
月開始,就已下達了對等的撤離指示,除了提前拉走外館眷屬、更要求駐烏外交單位最好
「緊急撤收」的最後準備。
《金融時報》報導認為:美國在烏克蘭危機上的對俄立場,於1月21日的日內瓦第二次美
俄交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真人對上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的90分鐘會談)後,明顯「
急轉強硬」,無論是周末美軍連夜運抵烏克蘭的90噸軍火援助,還是同日宣布的地中海海
軍演習「海神之擊22」(Neptune Strike 22),都顯示美國正在強化對俄軍的反向壓力

除此之外,美國軍方23日也向《紐約時報》透露了五角大廈提供給拜登的「軍事回應選項
」,主要針對烏克蘭危機的軍援加碼與兵力調度,提出各種可能的示警方案,其中最有可
能的選擇,即時緊急調派5,000戰鬥部隊進入波蘭、羅馬尼亞、或波羅的海三國...等北約
東線盟國,以回應俄國可能的大軍入侵。
根據波蘭國防部的說法,在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境內,美軍部隊大約各有4,000人、北約
盟國駐軍則另有1,000。假若美軍確實要在幾天內增派5,000兵力,在烏克蘭西部邊境的可
用戰力也才大概1萬5,000人,若試圖以此嚇阻集結兵團已超過10萬人的俄軍,於兵力的絕
對數量上仍有不小的氣勢差距。
不過增派部隊也只是拜登政府混合選項的其中之一,根據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所提出的初
步回應方案,美國海軍艦隊、戰略轟炸機群隨時都可以往黑海前進,「但軍方不願意透露
白宮是否已經決定了那些選項該出招。」
美國會提高軍事對應的壓力層級,除了烏克蘭危機的前線處境至今沒有一絲鬆緩,另一個
應對問題也是為了本周內,華府預計要正式發給莫斯科的「北約戰略要求回函」有關。
這裡指的戰略要求,指的是俄國在去年12月中旬、拜登-普丁視訊高峰會過後,針對烏克
蘭危機與北約東擴的威脅疑問,所提出來的一系列「明文要求」——內容中,俄國除了重
申烏克蘭政府應該盡快履行明斯克和平協議的修憲義務(用新憲法保障烏東頓巴斯的兩個
親俄共和合國的特殊自治地位,以及烏克蘭的俄裔文化與政治權利),也對北約提出一系
列「強硬而不容討價還價」的戰略要求。
例如:莫斯科要求美國與北約必須明文禁止烏克蘭與喬治亞成為北約成員。北約也必須立
刻烏克蘭境內撤走所有軍事顧問、中止所有軍事援助。也要求西方盟軍未來不得在「莫斯
科不事先許可的前提下」,繼續在1997年以後加入北約的東線成員國——包括波蘭、匈牙
利、羅馬尼亞、捷克、與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國...這些「前鐵幕國家」——增派或持續
北約駐軍。
莫斯科提出的這一連串戰略條件,不僅遣詞用字非常強硬苛刻,對於美國、歐盟與北約來
講更是「幾乎不可能吞下」、若是吞下則等同於戰略自殺的不合理要求。但對此,俄國政
府的立場卻異常頑強並拒絕任何的「妥協談判」,外長拉夫羅夫更當面對著布林肯使出「
每條都必須同意...否則全盤拉倒」的俄式高壓態度。
但對此,一心懷疑俄國是故意設陷阱、好對內交代開戰理由的華府,卻選擇推託閃躲的緩
兵之計,其雖然不願吞下俄國提出的嚴苛條件,但也沒有公開撕破臉地拉倒拒絕。雙方就
這樣彼此試探地僵持不下,最後布林肯才終於在1月21日當面承諾拉夫羅夫:「美國會於
這個星期以『正式回信』來回應俄國的要求與疑慮。」
一般認為,拜登不可能接受普丁所要求的「北約西撤」,因此布林肯承諾給俄國的回函,
幾乎鐵定會因拒絕要求而導致「觸怒莫斯科」的預期結果。屆時,俄國是否就得到了談判
破裂的開戰名義?邊境的俄軍會不會開始對烏克蘭採取行動?為此,極不願意把升級軍事
對抗的西方盟軍,才需要對最壞的打算提出「最低限度」的預備。
然而增派5,000美軍就能嚇阻俄國10萬部隊嗎?對此,美國本土的政軍輿論不無質疑,並
批評拜登政府的示威舉動來得太晚、太少也太弱。但對於華府來講,過度大膽的出兵升級
反恐會加速烏克蘭局勢的失控速度,因此耐住性子爭取「各方談判時間」才是當前最關鍵
的上策。
拜登政府的「拖延戰術」,針對的其實不光是安撫俄國,而更是回應北約內部的「歐美分
裂」——例如在當前的烏克蘭危機中,積極軍援烏克蘭武裝備戰的,大多是美國、英國,
以及波羅的海三國軍隊。真正應該打頭陣的法國與德國,截至目前為止除了外交辭令之外
,並沒有採取任何足以象徵「西方團結」的軍事動作,各種猶豫、觀望與實際不作為的慢
動作姿態,反而嚴重邊緣化了歐盟一貫強調的和平協商立場。
但這種「美歐分裂感」卻正是莫斯科所樂見的政治結果,因此為了避免西歐各國對於烏克
蘭危機的姑息主義擴大,在這段低姿態的拖延戰術期間,美國政府也私下協調其他海外盟
邦伸出援手——例如《金融時報》就表示:美國政府目前正在施壓卡達「轉調液化天然氣
的氣輪船期」,要攔截本要送往中國與東亞市場的天然氣輪,轉運到歐洲市場以穩定俄國
可能再次出手的「斷氣危機」與能源短缺。
除此之外,英國政府周末也罕見地對烏克蘭危機發出情報預警,指控俄國正陰謀策劃「基
輔政變」,並扶植親莫斯科派、自有組成親俄政黨的媒體大亨穆拉耶夫(Yevhen Murayev
)擔任「魁儡政府」的領導人。
此一說法,雖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之前不斷控訴的「俄國陰謀政變論」相吻合,但在烏
克蘭政壇輿論中卻有不同的差異解釋——一部分意見認為,俄國有意推翻基輔政府本就是
公開的事實,大軍壓境只是要施壓實現的助攻手段;但另一部分意見則強調,穆拉耶夫在
烏克蘭國內的政治影響力根本很低,「要讓這種『邊緣小咖』來發動政變?英國的指控也
太過超現實。」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nfsong (圖書館我來了)   2022-01-25 01:27:00
反政府軍是 俄羅斯代理烏克蘭搶回兩個獨立的城市也沒啥用乾脆延伸明斯克停火協議 讓烏克蘭東部獨立 愛咱咱地等受不了就會回歸歐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