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日經:美國Q1超車中國 成東協最大出口巿場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bityl.co/QVE0
https://bityl.co/QVE1
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成員國今年1至3月對美國出口超越對中國出口,6季以來首次超車
。(示意圖 : Pixabay)
日經亞洲報導,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成員國今年1至3月對美國出口超越對中國出口,
是6季以來首次超車,該區域的貿易活動似乎正隨全球供應鏈重組而轉移。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根據東協秘書處、各國政府及當地媒體報導的統計數據,對東協
10個成員國的資料進行彙整。
彙整的資料顯示,今年1至3月季度,東協對美國出口額為672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1,700億
元),超過對中國出口額570億美元。專家表示,這項趨勢反映美國從東協採購愈來愈多半
導體及電子零件,同時中國經濟處於低迷狀態。
今年第1季,馬來西亞對美國出口年增8%,對中國出口則是年減3.3%。
聯昌集團(CIMB Group)經濟學家瑛坦(Intan Nadia Jalil)告訴日經亞洲:「儘管中國仍
是(電器與電子)價值鏈不可或缺的部分,兩大超級強權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這項主因之外
,成本增加及政治與體制因素,也日益驅使美國企業移出中國。馬來西亞因而成為其中一
個受惠國。」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BowerGroupAsia主管阿麗娜(Arinah Najwa)提出另一種看法。她說:「
美國企業正對中國去風險,分散供應鏈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而馬來西亞因堅實的製造業
環境、戰略位置及技術勞力,成為具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越南今年第1季對美國出口年增24%至257億美元,增幅居東協各國之冠,遠超泰國的126億
美元、新加坡的120億美元。
河內的經濟學家黎登營(Le Dang Doanh)告訴日經亞洲,美國和越南能夠互補。他說:「
越南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出口智慧型手機、電子產品、農林漁業產品、木製家具、紡織品
與衣物。越南出口至美國市場的潛力仍相當龐大,能使兩國獲益。」
他也提到美中貿易戰的外溢效應說:「中國出口至美國的一些產品被課徵高關稅,降低其
市場競爭力,並為越南出口產品創造一定優勢」。
泰國今年第1季對中國出口同樣年減5.1%,天然橡膠、木薯產品及水果出口衰退。相形之
下,農業與農工業產品推動泰國對美國出口年增9.8%。
泰國智庫「開泰銀行研究中心」(Kasikorn Research Centre)一名分析師表示,中國面臨
通貨緊縮風險,需求可能依然疲弱。
另一項影響泰國今年首季出口的關鍵因素在於汽車。根據泰國工業院(Federation of
Thai Industries)汽車俱樂部主席蘇拉蓬(Surapong Paisitpattanapong),為出口生產的
汽車數量年減5%,降至27萬3,680輛。
泰國貿易政策和策略辦公室(Trade Policy and Strategy Office)主任彭朋(Poonpong
Naiyanapakorn)指出,主因在於中國需求疲弱,「雖然我們今年能看到中國經濟復甦跡象
,它仍未完全恢復,需求也不是非常強勁」。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