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日經:稀土不再稀有 中國供應過剩擔憂趨強烈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社
https://bityl.co/RLkd
https://bityl.co/RLkf
圖為江蘇連雲港碼頭待出口的稀土。(中新社)
(中央社台北31日電)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稀土礦產生產國,這種礦產對電池、電動汽車至
關重要,近年,中國積極增加產量下價格走軟;日本媒體報導,「稀土不再稀有」,對中
國供應過剩的擔憂更趨強烈。
日經中文網今天報導,稀土是釹、鏑等17種元素的總稱。由於少量添加就能提高材料的性
能,因此稀土被稱為「工業維生素」。主要用途是電動車馬達和風力發電渦輪機使用的高
性能磁鐵。
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將稀土定位於戰略資源,造就「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2010
年因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市場價格上漲。
中國政府今年6月下旬,宣布將於10月1日開始實施「稀土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稀土資
源屬於國家所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或者破壞稀土資源。
不過,報導指出,雖然中國對稀土供應鏈進行嚴格管理,但稀土市場價格卻明顯下跌。
據價格評估機構Argus Media資訊,至7月11日,稀土中「釹」價較2023年7月底下跌23%,
「鏑」價跌24%。另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公布的價格指數也顯示同樣的結果,至7月18日,稀
土價格指數較2023年7月底下降約2成。
需求堅挺,為何價格低迷?報導指出,原因在於中國增加產量。
在中國,稀土由統管稀土產業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和自然資源部為中國企業分配生產配額。
今年上半年的生產配額年增12.5%,達到13萬5000噸。
若再拉長時間,近年,稀土生產配額更不斷擴大。2023年除2次的生產配額之外,還追加
了第3次生產配額,使得2023年生產配額達到25萬5000噸,較2022年增加21%。越來越多的
觀點猜測今年的生產配額也會超過2023年的實際數據。
不止中國增加產量,近年西方國家為擺脫中國利用稀土作為外交籌碼,採擴大生產或打造
多元供應。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10年代前半期中國在稀土生產中的比重為8至9成,
但到了2023年降至7成左右。同年的全球產量約為35萬噸,是2013年的3倍多,稀土也不再
像過去那樣「稀有」。
報導指出,雖然預計電動車等用途的需求會增加,但市場普遍認為,稀土短期內價格持續
低迷,對中國供應過剩的擔憂更為強烈。(編輯:唐佩君/呂佳蓉)1130731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