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4-08-18 18:46:37標題: 中巴經濟走廊為何在巴基斯坦引發大規模抗議活動?
新聞來源: https://p.dw.com/p/4jYjJ
作者:Haroon Janjua
分析人士稱,近期發生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體現了當地民眾日益高漲的
不滿情緒。
(德國之聲中文網)
由中國資助,位於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重要港口瓜達爾市的全新國際機場即將落成。另據中
文媒體6月報導,該機場將於今年年內竣工移交。
新機場是數十億美元的中巴經濟走廊(CPEC)項目的一部分,而中巴經濟走廊又是中國「
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
儘管瓜達爾新國際機場的落成有助於改善當地的基礎設施條件、帶動經濟增長,但卻遭到
當地主要族裔俾路支族人的反對。
近期,俾路支省的俾路支族的民眾發起了大規模示威活動,抗議巴基斯坦政府不公平地開
發利用其自然資源。
更多閱讀:多次襲擊中國人的「俾路支解放軍」究竟是什麼組織?
俾路支省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
俾路支省團結委員會(The Baloch Yakjehti Committee)是一個為俾路支人爭取政治和社
會經濟權利的民權組織。
該委員會領導人馬朗‧俾路支(Mahrang Baloch)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委員會正
在組織「一場反對俾路支人種族滅絕的運動」,並指控巴基斯坦當局實施了成千上萬次強
迫失蹤和法外殺戮。
「馬克蘭(Makran)沿海地區的強迫失蹤和強迫遷移情況非常嚴重」,俾路支說道,「中
國和其他國家的投資方在掠奪我們的資源,卻沒有為當地民眾帶來任何利益。」
巴基斯坦軍方稱俾路支省團結委員會是恐怖分子和黑手黨的「代理人」。巴基斯坦軍方媒
體部門負責人艾哈邁德‧謝裡夫‧喬杜裡(Ahmed Sharif Chaudhry)上周對記者說,「
俾路支省團結委員會接受了外國勢力的資助,煽動民眾引發騷亂,通過投擲石塊、破壞公
物和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來挑戰政府權威。」
瓜達爾是中巴經濟走廊的重要樞紐
中巴經濟走廊項目於2015年啟動,旨在擴大中國在巴基斯坦、中亞和南亞地區的貿易聯繫
和影響力。該項目背後的理念是,中國可從新疆經該走廊到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大大縮
短了通達印度洋的運輸距離和時間,而且可以避開有爭議的馬六甲海峽咽喉——馬來西亞
和蘇門答臘島之間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狹窄水道。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也將從這條由中國資助的長達2000公里的走廊中受益,促進當地貿易
、基礎設施和工業的發展。
瓜達爾原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卻因地處要道——緊鄰伊朗邊境、靠近霍爾木茲海峽
,成為中巴走廊的各大項目和地區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在中巴走廊項目中發揮著關鍵作
用。
瓜達爾深海港於2007年竣工,2013年移交給一家中國營運公司。在最初構想的藍圖中,瓜
達爾將成為中巴經濟走廊的核心,被納入一個新的經濟特區,發展成一個繁華的港口城市
。
俾路支省安全形勢堪憂
儘管如此,瓜達爾所在的俾路支省仍是巴基斯坦最貧窮、人口最稀少的省份。
幾十年來,俾路支分裂主義勢力在當地發動了數起叛亂,反對伊斯蘭堡和更富裕的旁遮普
(Punjab)省剝削性地開采當地的自然資源。另一面,他們又受到巴基斯坦軍方的殘酷鎮
壓和人權侵犯行為。
根據南亞恐怖主義門戶網站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俾路支省就發生了248起暴力襲
擊事件。
近年來,從事「中巴經濟走廊」和其他項目的中國人也成為暴力襲擊的目標。如去年8月
,俾路支反叛分子在瓜達爾用路邊炸彈伏擊了載有23名中國工程師的車隊,雖未造成人員
傷亡,但該省的安全狀況依舊令人擔憂。
巴基斯坦國防分析師卡瑪爾‧奇瑪(Qamar Cheema)對德國之聲表示,「考慮到北京的巨
大投入,巴基斯坦政府必須採取行動控制局面,實現和平穩定。」
俾路支人不滿情緒加劇
分析人士稱,近期發生在俾路支省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體現了當地民眾日益高漲的不滿情緒
。
「中國並未充分考慮到瓜達爾俾路支人和巴基斯坦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政治分析人士
馬利克‧西拉傑‧阿克巴爾(Malik Siraj Akbar)對德國之聲表示,「因此,中國捲入
了俾路支人與伊斯蘭堡之間的衝突。」
記者基亞‧俾路支(Kiyya Baloch)向德國之聲透露,綜合他對俾路支省進行的廣泛報導
,指出最近的俾路支省團結委員會組織的抗議活動多為反對北京和伊斯蘭堡對瓜達爾的政
策。他還提到,「中方曾承諾將瓜達爾打造成中國深圳、香港或杜拜,但中巴走廊已啟動
十年,至今仍未兌現。」
此外,大批女性也加入到近期的抗議活動中來。俾路支解釋道,「從未有過如此多的女性
走上街頭爭取權利,這不僅在俾路支省,在整個巴基斯坦都很罕見。」
───────────────────────────────────────
巴基斯坦網路降速打壓異議聲浪 商界數位專家譴責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08180122.aspx
中央社 綜合伊斯蘭馬巴德外電
活動人士和商界領袖表示,巴基斯坦政府正測試新管控措施打壓異議聲浪,同時降低網路
速度和限制社群媒體使用,恐危害經濟復甦。
法新社報導,根據一個資訊科技(IT)協會,巴基斯坦自7月起網路的資料傳輸速度比以
往驟降多達40%,同時在擁有數千萬用戶的社群媒體平台WhatsApp,該國用戶不論使用文
件、影像或語音訊息,均持續受到干擾。
數位權利專家認為,巴基斯坦正在測試一道防火牆。這種安全系統除了監測網路流量,還
能用來管控線上空間。
數位權利專家暨活動人士基爾吉(Usama Khilji)告訴法新社,「網路降速是因為當局安
裝國家防火牆和內容過濾系統所致,目的是擴大監控和審查政治異議,尤其是(外界)對
資安機構介入政治的批評」。
基爾吉補充說,當局似乎正在鎖定擁有端對端加密技術的WhatsApp為目標。這種功能讓用
戶可以安全分享資訊,不會遭到第三方攔截。
數週以來,巴基斯坦政府和電信部門拒絕對網路降速置評。分析家指出,該國政府獲軍方
支持,電信部門由一位退役將領掌管。
但巴國國防部長部長阿瑟夫(Khawaja Muhammad Asif)最終坦承網路降速確有此事,證
實數以百萬計民眾的猜測無誤。他本週向媒體表示,「我們正進入一個過渡期,之後所有
這些設施將可讓你們使用」。
阿瑟夫指出,「但會有一些管控措施,以免出現對國家或個人不利或誹謗的內容」;他並
未證實這些管控措施是否為防火牆的一部分。
巴國商界領袖警告,巴國亟需外國投資帶動發展受限的經濟成長,但當局干擾網路服務的
做法,正讓經濟困境雪上加霜。
代表IT公司的巴基斯坦軟體公司協會(Pakistan Software Houses Association)強調,
這道防火牆「難以理解的不透明性和立意不明確」,正在削弱巴國經濟發展潛力,甚至可
能導致IT產業蒙受多達3億美元(新台幣約96億元)損失。
(譯者:洪啟原;核稿:陳正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