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4-09-04 06:37:28標題: 普京訪蒙古 重挫ICC威信
依賴俄能源過冬 烏蘭巴托未履拘捕令
新聞來源: https://bit.ly/4g8X9jz
【明報專訊】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晚抵達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昨天(3日)展開國事訪問,是國際刑事
法院(ICC)去年對普京發布拘捕令後,他首次訪問ICC成員國。一如所料,蒙古政府沒履
行對普京的逮捕令;《紐約時報》報道指烏蘭巴托向西方使節解釋讓普京到訪是因蒙古極
依賴俄能源,尤其要渡過嚴冬。烏克蘭外交部斥蒙古所為是對ICC及國際刑事司法體系的
重大打擊,批評蒙古縱容罪犯逃避責任,須分擔戰爭罪行。法律專家預計,蒙古可能會因
未履行作為成員國的義務受到ICC口頭譴責,但不會有嚴重制裁後果。
普京應蒙古總統呼日勒蘇赫邀請訪問烏蘭巴托,出席紀念蘇蒙聯軍1939年在哈勒欣河戰役
擊潰日軍85周年的慶祝活動。普京周一抵達烏蘭巴托機場獲紅地氈歡迎,他昨在成吉思汗
廣場與呼日勒蘇赫會面,之後出席紀念活動及訪問教育機構,最後赴晚宴作結。
ICC去年3月就俄軍侵烏的戰爭罪向普京發出拘捕令,稱他要為從烏克蘭領土非法驅逐兒童
和非法轉移人口到俄羅斯負責。根據ICC創立的《羅馬規約》,一旦普京踏足成員國領土
,包括蒙古在內的124個成員有義務執行拘捕令。
烏:蒙古須擔戰爭罪 分析料沒制裁
烏克蘭上周已要求蒙古逮捕普京。烏外交部周一再發聲明譴責說:「蒙古政府未能執行
ICC對普京發出具約束力的拘捕令,是對ICC及國際刑事司法體系的沉重打擊。蒙古容許一
名被起訴的罪犯逃避法律制裁,也因此要分擔他的戰爭罪責任。我們會與盟友合作,確保
烏蘭巴托須承擔後果。」人權觀察組織的國際司法高級顧問維尼奥利也批評蒙古迎接普京
這個被ICC通緝的逃犯,「不僅侮辱了俄軍所犯下罪行的受害者,更破壞了『無論任何有
權力的人,都無法凌駕法律』的重要原則」。
有法律專家認為,蒙古可能因違反合作義務被ICC懲處,ICC可能會將這案件提交締約國大
會,大會會譴責蒙古的違規行為,但沒有制裁等嚴重後果。2015年ICC成員國南非亦沒有
拘捕到訪的時任蘇丹總統巴希爾,巴希爾因涉及蘇丹達爾富爾種族滅絕等戰爭罪行遭ICC
通緝,兩年後ICC裁定南非未能履行其義務,但沒有提交給到聯合國安理會譴責。
蒙古向現實低頭 專家:普京勝利
蒙古與俄羅斯接壤3500公里,儘管蒙古一直致力經濟多元化,但仍極依賴俄羅斯進口95%
燃料。蒙古雖未支持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但在聯合國譴責俄軍侵烏投票中,蒙古投了棄權
票。《紐約時報》指出,普京毋懼ICC拘捕令訪問蒙古,顯示俄羅斯仍對這個南邊鄰國擁
有戰略影響力,卡內基俄羅斯歐亞中心主任陳寒士表示,這次訪問對普京來說是一個「象
徵性的勝利」,對蒙古而言則表明與莫斯科維持關係的必要性,比實踐對ICC的承諾更重
要。
《紐時》引述一名西方外交官稱,蒙古政府召見了西方使節解釋讓普京到訪的背後理由,
當中包括蒙古需獲俄羅斯供應更多燃料和電力,以避免重演去年冬天能源短缺情况。該外
交官表示,蒙古官員被要求不要給普京一個宣傳烏戰的平台。
(紐約時報、金融時報、Politico)
中亞小國夾處中俄 「第三鄰國」路線受考驗
蒙古在地理上夾處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經濟和能源都極依賴這兩個強大鄰國,故其政治立
場標榜中立,包括對俄烏戰爭。為紓解地緣政治壓力及增強其獨立性,蒙古一直採取「第
三鄰國」外交政策,透過與美歐和日韓等強大的「第三鄰國」建立友好關係。今次普京訪
問烏蘭巴托,便考驗蒙古這個中亞小國的「第三鄰國」政策。
蒙古是亞洲唯一實行民主政治制度和開放經濟的前共產國家,贏得西方讚賞,視之為區內
的典範。蒙古也爭取在國際舞台上佔一席位,標榜可作為中立的外交會議場所,例如每年
舉辦烏蘭巴托對話,讓區內國家和包括歐美等其他獲邀國家,一起討論氣候變化和地區安
全等各議題。蒙古亦擴大與其他國家伙伴關係,今年已接待來自美國、斯洛文尼亞、菲律
賓、白俄羅斯、英國和德國的元首或外長。
儘管蒙古盡力展示軟實力贏得全球各國的好感,但夾在中俄之間的蒙古,備受這兩個鄰國
影響。蒙古幾乎所有汽油和柴油供應,以及大部分電力都依賴俄羅斯提供;蘇聯時代留下
的協議,也令俄羅斯在蒙古多個重要建基和採礦項目中保留了50%擁有權,尤其俄國是蒙
古鐵路系統的合作伙伴。同樣,蒙古大部分非能源進口都依賴中國,包括食物、消費及工
業產品。中國亦是蒙古90%出口目的地,主要為煤和銅。中俄可利用對蒙古的政經影響力
試圖向烏蘭巴托施壓。
政經受制中俄 難言獨立
堅持「第三鄰國」政策的蒙古,雖在聯合國譴責俄軍侵烏上投棄權票,但也小心避免違反
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美國學者指出,儘管蒙古意識到普京今次到訪對維持
兩國友好關係及能源供應很重要,但也關注普京此行及不執行國際刑事法院的拘捕令,將
如何損害該國的國際地位,反映蒙古致力維持其獨立性並不容易。
(The Conversation)
烏:俄炸軍事學院 最少51死235傷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周二(3日)表示,俄軍導彈當天轟炸烏克蘭中部城市波爾塔瓦(
Poltava)的軍事學院,造成最少51死、235人受傷,是這場戰爭今年內為止最致命的單一
次襲擊。
澤連斯基表示,俄軍周二向波爾塔瓦市發射兩枚彈道導彈,擊中一所教育機構和附近一間
醫院,其中軍事通訊學院一座建築物部分被摧毁。烏克蘭國防部表示,從警報響起到導彈
來襲之間的時間非常短,導致民眾疏散到防空洞途中遇襲。許多人被埋瓦礫,救援人員昨
午暫救出25人。
芬蘭擬禁俄公民購房地產
此外,芬蘭防長哈卡寧周一表示,政府計劃禁止大多數俄羅斯公民購買芬蘭的房地產,以
保障國家安全。根據禁令,擁有芬蘭和俄羅斯雙重國籍公民以及在芬蘭或其他歐盟成員國
享有永久居留權的俄羅斯人可獲豁免。這項提案在諮詢專家後交國會表決。
芬蘭目前監控國內約3500個由俄羅斯人擁有的房產。過去一段時間,芬蘭試圖按現有法規
限制俄公民取得戰略地帶附近房產。多年來芬蘭有不少可疑房產的報道,例如其中一些房
產包含設直升機停機坪的防禦工事、與俄有關連業主讓虧損酒店續運作,以及在關鍵基建
附近地點購房產。芬蘭總理奧爾波6月受訪明言這類房產對芬蘭有安全風險。
(路透社、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