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2-01 09:14:48標題: 泰國宣布首條高鐵2030年通車 實際效益有多少?
新聞來源: https://is.gd/q5nMl6
作者:林柏宏(美國之音)
台北 —
泰國政府本周表示,境內連接老撾與中國的首條高鐵將於2030年正式通車。不過,觀察人
士認為,泰國官僚主導鐵路項目發展,通車時程恐再跳票,地方經濟也不見得會因這條鐵
路受惠。
「泰國與全球經濟接軌的機會」
綜合路透社等媒體報道,泰國政府發言人吉拉育(Jirayu Houngsub)星期三(1月29日)
表示,泰國交通部已向內閣報告泰國政府與中國合作建設高鐵計劃的發展,確定全長609
公里的泰國首條高鐵將於2030年投入營運。屆時這條高鐵將穿過一座橫跨湄公河的橋梁,
經過老撾連接中國。
吉拉育說,「這是泰國與全球經濟接軌的機會」,並補充說這將使泰國更接近成為物流樞
紐的目標,盡管這項宣布已比原定計劃晚了近十年。
此高鐵項目分為兩期,第一期為曼谷至呵叻府(Nakhon Ratchasima)路段,總長251公里
,投資預算1,790億泰銖(約53億美金),目前工程已完成約36%;第二階段將涵蓋呵叻府
至廊開府(Nong Khai)路段,已經設計完成並準備提交內閣核準,投資額達3,410 億泰
銖(約101億美金)。
實際上,泰國高鐵的討論早在近20年前就開始。原本泰國和中國於2017年就簽署協議,並
計劃於2021年開始營運,但雙方在融資和設計上出現分歧,另受新冠疫情影響,建設被延
誤。
觀察人士:泰國高鐵通車承諾恐再跳票
然而,雖然泰國政府宣布高鐵將於2030年通車,但熟悉泰國政府運作的人士仍對此說法感
到質疑。身為泰國人民黨成員之一的普雷姆·辛格·吉爾(Prem Singh Gill)認為,考
慮到泰國的官僚體制及其過度維護王室利益的特性,這項通車時程很可能再次跳票。
吉爾告訴美國之音:「從泰國根深蒂固的政治君主制度來檢視泰中高鐵項目,其2030年的
(通車)似乎並不切實際。王室財產局雖然在2018年正式脫離王室直接管理,但仍持有鐵
路走廊沿線的大量土地資產,這導致了站點選址和路線規劃的決策,受到君主利益的嚴重
影響,而不是基於最佳的交通規劃。這種制度安排,經常導致項目成本膨脹和實施延遲,
因為各個權力中心都在協商項目的經濟利益分配。」
吉爾進一步表示,在泰國政治上,軍事官僚和少數群體形成一個覆雜的權力結構,這種結
構優先考慮維持君主制的利益而非國家發展項目,因此盡管連接老撾及中國的泰國高鐵計
劃對於地區連通性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泰國政府仍然必須優先為這些根深蒂固的制度
做出安排,而這很可能讓高鐵的通車更加遙不可及。
他說:「(泰國)政府資源透過正式和非正式管道系統,用於維持王室的大量財政需求,
使得 2030 年的目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政治聲明,而不是可以實現的目標。」
泰國能藉由高鐵而受益嗎?
然而,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副教授及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組成員宋蓬·西里索蓬西立(Som-
pong Sirisoponsilp)認為,雖然泰國高鐵工程延宕已久,且拖延的原因也不太合理,但
他分析,實際上通車時程愈晚,對泰國則愈有利。
宋蓬透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表示:「因為(通車時間愈晚)就會推遲財務承諾,而這個
高鐵計劃沒有必要急於開工,尤其是因為它將與即將投入營運的雙軌鐵路沿著同一路線運
行。在適當的管理下,雙軌鐵路系統可以達到每小時100至120公里的速度,這對於泰國這
樣一個地理面積相對較小的中等收入國家來說,在經濟上是足夠的。而中國作為一個地域
遼闊的國家,其長途運輸需要高鐵。」
中國一直以來希望透過其「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一條從昆明遠至新加坡的高鐵系統,以
加強在東南亞的影響力。這項雄心勃勃的鐵路項目涉及三條線路,從昆明出發,分別經緬
甸、老撾、泰國和越南,最後匯聚曼谷。
雖然不支持高鐵過早投入營運,但宋蓬說,泰國高鐵大部分建設將在現有的鐵路通行權內
通行,因此對當地環境的沖擊較為有限。不過,這位分析人士也認為,從長遠的經濟效益
來看,由於停靠站站點比雙軌鐵路少,泰國高鐵比較難以讓泰國地方經濟受惠,真正能藉
由這條高鐵受益較多的國家,恐怕是中國而非泰國。
宋蓬說:「支持高鐵計劃的人認為,它將促進泰國對中國的出口,但這一說法很值得懷疑
。高鐵主要用於客運,其運載的貨物必須體積小、重量輕、價值高。即使能夠運輸貨物,
泰國也不太可能獲得顯著利益,因為它在生產和銷售中國所需產品方面已經失去了競爭力
。相反,這條鐵路將為中國提供更有效的手段來增加其對泰國及更廣泛地區的出口,雖然
這可能會導致貿易不平衡,但影響應該有限。」
泰國民眾對高鐵項目有信心嗎?
根據先前一項調查,許多泰國民眾也在社群網站上表達了與宋蓬類似的擔憂。德國科學出
版社斯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一份期刊於去年8月發表的《關於泰中高鐵項
目的社群媒體隱藏情緒趨勢:基於ChatGPT整合的深度學習分析方法》學術論文,分析了
2015年7月至2024年間在社群媒體平台上有關泰國高鐵計劃的泰文評論與觀點。研究歸納
出泰國民眾普遍憂心高鐵專案管理效率低下、項目可能引發財務和主權問題,並且認為不
應倉促推進鐵路項目。
盡管這篇學術論文引用的資料僅截至去年,但美國之音近期查看社群媒體上關於泰國高鐵
的最新泰文評論,發現許多民眾的擔憂至今仍未消除。
例如,當泰國主流新聞媒體PostToday近期在臉書發布政府宣布泰國高鐵將於2030年通車
的消息後,就有網友留言質疑 「為什麽需要這麽久的時間?」另一名網友則表示,「那
些能為全國許多地區帶來繁榮的基礎建設應該受到監督,確保按計劃執行。預算分配應優
先考慮有助於經濟的緊急措施,例如免費電動公車等,並應審慎考量全體公民的納稅情況
。」還有網友以開玩笑的口吻留言說「(高鐵)不要開啦,要是中國倒了怎麽辦」,暗指
對這項中國主導計劃的持續性的擔憂。
從這些留言上可以看出,泰國民眾對高鐵計劃似乎仍有不少疑慮。
高鐵會讓泰國陷入中國的債務陷阱嗎?
泰國民眾的擔憂可能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同樣與中國大規模合作、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標準
的中老鐵路雖然已於2021年12月正式通車,但外界質疑,老撾因向中國借貸數十億美元興
建鐵路而深陷債務危機。為了尋求北京提供債務減免,老撾不得不讓中國控制其電網,並
允許中國國安人員在境內活動,被認為是在出賣主權。
不過,對於泰國是否也會陷於類似老撾的處境,包括泰國法政大學商學院學者帕維達(
Pavida Pananond)以及泰國人民黨成員吉爾等在內的觀察人士皆對美國之音表達否定立
場。
帕維達說,債務陷阱外交主要是中國針對斯里蘭卡、馬爾代夫、老撾等規模較小、且缺乏
其他融資管道的國家所采取的手段。由於泰國有更大的潛力為高鐵項目尋求替代資金,因
此雖然這種擔憂確實存在,但泰國陷入中國債務陷阱外交的 「可能性不大"。
然而,帕維達提醒,除了高鐵項目的資金問題外,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在泰國整體經濟發
展中日漸加深的影響力。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泰國市場,並在基礎建設、科技等重要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這種經濟依賴正引發泰國社會更廣泛的討論。
帕維達告訴美國之音:「不僅僅是在這個鐵路項目上,若看到其他方面的擔憂,中國對泰
國經濟的影響力,以及從線上電子商務到中國電動車等多個領域的作用正日益增強。這增
加了泰國的擔憂,因為其中一些擔憂是合理的,因為不僅是泰國,許多國家在處理與中國
的項目時都表達了擔憂,即中國會傾向於利用中企和中國人從事相關計劃,所以不僅是資
金問題讓人感到憂心。」
吉爾則從泰國國內政經結構的角度提出不同觀點。他指出,泰國菁英階層長期以來掌控著
國家發展方向,使得泰國高鐵等大型基建項目的財務安排缺乏透明度。在他看來,真正值
得關注的是泰國權貴階層與中國日益緊密的關系可能帶來的影響。
吉爾說:「少數派和相關權力結構,已有效地將自己定位為從中國投資和國內收入來源中
獲益,並造成了泰國越來越依賴中國的支持來維持這些內部財富分配的系統。因此,鐵路
計劃的經濟利益可能讓泰國建立政治中心,而無法促進更廣泛的國家發展。」
───────────────────────────────────────
經寮國連接中國 泰首條高鐵料2030年建成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50130/international/6254279
星洲日報 曼谷綜合電
泰國政府周三公布,預計2030年建成第一條高速鐵路,經寮國連接中國。
泰國政府發言人表示,連接曼谷和呵叻府的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約36%,鐵路延伸至東北
邊境省份廊開府的第二期工程設計已完成,準備提交內閣批準。
這條高鐵全長609公里,估計耗資4340億泰銖(約565億令吉),將通過一座橫跨湄公河的
橋梁與寮國–中國鐵路(中寮鐵路)連接。
該鐵路線的討論始於近20年前,泰中兩國於2017年簽署了建設協議,原計劃於2021年開始
運營。
但由於在融資和設計方面存在分歧,加之冠病疫情大流行的幹擾,建設工程被推遲。該計
劃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貿易和基礎設施倡議的一部分,其中包
括以昆明為起點,途經緬甸、泰國和越南的三條線路計劃。
與此同時,泰國總理佩通坦透露,將於下周三至周六訪問中國,討論網絡詐騙、旅遊和污
染等議題。她表示,將會與習近平會面,請求中方協助澄清關於泰國不安全的謠言,也會
表達對鄰國電詐中心的關注。中國是泰國最大的旅客來源國,去年到訪泰國的逾3500萬人
次外國遊客中,中國遊客人數達67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