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小行星「2024 YR4」2032年或撞地球 觸發全球行星防禦協定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reurl.cc/p92kRZ
https://imgur.com/EyRT6uB
小行星「2024 YR4」想像圖,它有1.2%的機率於2032年撞擊地球。然而,目前其真實樣
貌仍未知。(圖:ESA-Science Office)
2025/02/02 09:36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國際天文學界於2024年12月27日發現一顆潛在威脅性小行星「
2024 YR4」,預計將於2032年12月22日掠過地球。雖然安全通過機率將近99%,但由於其
特殊性質,已觸發全球行星防禦協定。
科學網站《IFLScience》報導,這顆小行星由位於智利里奧烏爾塔多(Río Hurtado)的
「小行星陸地撞擊持續警報系統」(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 ATLAS)望遠鏡發現。初步估計其直徑介於40至100公尺之間,並被列入杜林撞擊
危險等級表(Torino Impact Scale)第三級,理論上具有1.2%的撞擊地球機率。
儘管「2024 YR4」不足以造成文明毀滅性危機或大陸規模的災難,但若墜落於人口密集區
域,仍可能造成局部破壞。這顆小行星因符合兩項關鍵條件,也就是預估直徑超過50公尺
,且未來50年內撞擊地球機率大於1%,因此啟動「國際小行星預警網絡」(IAWN)和「
太空任務規劃諮詢小組」(SMPAG)的跨國聯防機制。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天體物理學教授戴維斯(Tamara Davis)表示:「現代望遠鏡系統的
進步,使我們能更早發現潛在威脅性小行星。這些天體一直存在,但過去我們缺乏早期預
警系統。如今藉由先進的天文監測技術,我們不僅能及早發現威脅,更有可能採取防禦行
動。」
由歐洲太空總署(ESA)主導的SMPAG計劃於下週在維也納召開會議,評估後續行動方案。
如果撞擊風險持續維持在1%以上,專家小組將向聯合國提出建議,包括可能發射動能撞
擊器進行轉向。此技術已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
務中成功驗證,成功改變了小行星迪迪摩斯(Didymos)衛星迪摩佛斯(Dimorphos)的軌
道。
目前這顆小行星在被發現後,由於軌道運行的關係暫時遠離地球,導致觀測難度加大。即
使動用歐洲南方天文台(ESO)位於智利的超大型望遠鏡等頂級觀測設備,天文學家目前
仍難以精準計算其完整軌道。根據現有數據推算,這顆小行星將在2032年再次接近地球軌
道,天文學界需要持續追蹤觀測,以確定它是否真的存在撞擊風險。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