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卦] 中國人的美德在我們年輕一輩漸漸衰敗

作者: slamwater (slamwater)   2015-08-27 12:31:02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Lsebylt ]
作者: salami (史萊姆)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中國人的美德在我們年輕一輩漸漸衰敗
時間: Mon Aug 24 11:03:21 2015
※ 引述《Czar (Cz)》之銘言:
: ※ 引述《Metallicat (金屬製貓)》之銘言:
: 既然談到儒家 最核心的觀念
: 就是圍繞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所建立的 也就是所謂的仁和恕
: 諸如 "人飢己飢" "人溺己溺" "苦民所苦" 等等概念 也都是從這裡承繼而來
: 而仁恕之道所講究的 說白了就是同理心 感受自己的處境 理解別人 關懷別人
: 與您所說的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的概念恰恰是相違背的
: 但是在您的舉例中 諸如太陽花 到反課綱所做的事情
: 皆是對當前執政者黑箱和專斷的抵抗
: 乃至後來在反課綱活動中 警察不動學生 學生不動警察 不要讓彼此難做
: 這樣的體恤他人處境 和平交流 這不正是同理心嗎?不正是一種美德嗎?
: 這種 反對被當權者強加意志 的行為模式 就是學生的核心理念
: 而這恰恰是符合仁道中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念 是合乎德行 合乎仁的
: 儒家說"義之所在 雖千萬人吾往矣"
: 所以不論既得利益者的打擊多大 圈外人士的誤解多重 正確的事 都必須要爭取
: 前陣子的林冠華同學 雖然自殺很不值 但這就是他對"義"的貫徹
: 包含離奇死亡的學運人士也一樣 是因為他們認為有些事值得守護
: 所以在"成仁"、"取義"的路上 甚至甘願"捨生" 這也正是孔孟經典所強調的
: 很多老一輩的常常因為政治活動 對現在年輕人有誤解、批評甚至成見
: 比如年輕人不去找工作 整天搞政治 這不是你們該玩的東西
: 但儒家卻說 "當仁不讓" 做正確的事 沒有什麼好辭讓的
: 孟子留下了他的看法 那就是 "民為貴 社稷次之 君為輕"
: 告訴這個社會 政府的一切所作所為 要以民為本
: 這也就是為什麼 承繼儒家道統的士大夫們 開始不停強調 "行" 也就是實踐的重要
: 到後來 繼承儒家的各派 更開始不談詩詞歌賦 逐漸不談"天道" 而轉而強調要"經世致用"
: 因為強調了實踐 就要去找方法
: 如果嘴上說要做 但是不強調方法 那就是打嘴砲
: 因此儒家才講君子修身養德,
: 而禮樂射御書數就是儒家認為要實踐"道"所需要的待人接物之法
關於先秦儒家的解釋 這篇基本上講的是對的(如上節錄)
(至於宋明其他文人的說法 及課綱相關部分 我沒什麼意見)
這篇在FB上面流傳不少
但是偶爾還是會遇到一些開口就是"儒教"
卻連心性論都不知道的網友 頗為無奈
就好像連DNA是什麼都不知道 卻可以大言不慚 "分子生物學無用" 一般
實在無言
===
如果我只是贊成 那點讚或推文就好了
不過我認為 這篇在推文回應"忠"的部分 有地方需要補充說明
以下是我在FB討論留言的短文 轉發如下 請參考:
=======================================================
原文主要提到"恕"
推文有人問"忠"
但是我認為作者解釋錯誤
他引用的都是簡體字來源
實際上對於忠的解釋是不對的(他認為忠=恕)
但至少不是一般人 "忠=忠君愛國" 這種"更嚴重的錯誤"
作者: sheagia (是唸雪茄 不是甚麼SHE)   2014-08-24 11:04:00
王陽明咧 演個角頭就跩上天啦?
作者: oldbear (Ursus)   2014-08-24 11:05:00
怎感覺有點像佛家說法了
作者: chungminchun (酸旻)   2014-08-24 11:11:00
專業
作者: plice (咖啡館之歌)   2014-08-24 11:17:00
我們還有台灣人美德-不准過得比我好,比爛
作者: madaniel (大孩子的小童話)   2014-08-24 11:26:00
作者: kennykou (在平行世界我是個王八)   2014-08-24 12:09:00
儒釋道 本來就都是講回歸自性 只是方法跟深度不同
作者: sophia810130 (MWW)   2014-08-24 12:46:00
儒家有些理論已過時 還在守著舊觀念幹嘛
作者: ATONG25   2014-08-24 12:57:00
拿儒家跟分子生物學比? 儒家不意外
作者: NOMOS (NOMOS Glashütte )   2014-08-24 16:40:00
只要是談到歷久不衰的東西 就會有人出來說過時 殊不知他們根本從頭到尾也不知道中心思想為何 只是在學校讀過幾年中國文化基本教材 依照編者的意念去理解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