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The Yellow Wallpaper

作者: mandy14039 (Mandy Lu)   2010-01-16 20:59:59
說是黃色壁紙的心得,其實是要用To Room 19為主要文本。(老師提到這篇文章可以搭配
讀後我就很興奮的跑去借書,結果才翻開幾頁,就看到 "It’s a sad story”……)
二零零九年最後一日,回桃園的客運上,很想打To Room 19的心得,不料右後方的年輕女
性(依據聲音估計約莫二十五到三十五歲)焦急地用電話與親朋好友拜年,或是因為太焦急
了,全車的人都需要與他分享消息與「新年快樂」,首先他打給一位閨中密友,得知少婦
剛懷孕,以下是他講話的片段:
「喔,我好驚訝,恭喜妳!」
「應該說你老公很厲害,還是你的肚子很爭氣呢?」
「你不想要?為什麼,你媽不幫你帶了嗎?」
「女兒比較貼心,而且長大了還可以陪你逛街呀。」
「不用擔心,她長大了之後我出治裝費。」
然後他提醒他們的共同朋友李●○明天生日,請剛懷孕的閨中密友不要忘了這件事,接著
他打就打給李●○。
「嘿,我剛剛打給某某某,有一個你一定要知道的消息……」
我們週遭旅客自然比李●○還早知道這個「秘密」。
「是阿,他這次真的懷孕了,終於成功啦」
「可是他媽說,年紀大,不要給自己壓力這麼大,所以不想帶小孩」
「應該有經濟與體力的壓力,你也知道現在養一個小孩多少錢。」
接著話題回到李●○本人。
「生日與新年,當然要與男朋友一起過嘛。」
那天在The Yellow Wall Paper之後,老師提到了女性主義的現況,發言的時候提到電影
時時刻刻與維吉尼亞‧吾爾芙,其實也是想表達:經過這些年(幾乎要一世紀了),女性主
義的訴求是什麼?性別的壓迫(或不平等,)或歧視)消失了嗎?文學到底帶給了社會什麼
影響?什麼樣的故事,可以被定義為女性主義先驅?
我說,我沒答案;老師說,性別平等的訴求有進步,可是還有改變的空間。
是中國歷史的課本台詞吧,改變,要從政策面逐漸推行到觀念。最後會使整個社會風氣不
同的,是深植人心的思想變遷。但是上述的客運對話,其實在多數人聽來再自然不過了,
甚至可能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台詞,但是,用詞、對話也顯示著,大眾的共同語言,其實是
社會傳統觀念的呈現與反映。這種文化認同或者刻板印象,因為是長時間的累積(與演化
關係可以解釋嗎)不容易改變,但是不放棄改變的可能,就是理想的知識份子所努力的吧

To Room Nineteen敘述一位女性婚後放棄原先的工作而專心帶小孩,但卻逐漸感到失去自
己的過程,不禁也使我想起也批評家敘述The Yellow Wall Paper 的author, “
doubles, multiplies and fragments”那個女人, “and finally comes to losing
her individuality” (Pasco, 2006). 最後女主角突然得知丈夫有外遇,非常驚愕,又
因為丈夫誤以為他也紅杏出牆(因為他總是跑到Room Nineteen去找尋真正的自我)而不知
該如何收拾這個殘局,他的自殺,宣示了絕望,或者是個人意識的自覺自主。(The
Hours 的導演沒有讓Laura Browns過世,但是產後跑到遙遠的地方,真的就比較積極嗎?
)
Title也很有意思,To讓這個標題看起來很想致敬、向弔唁、也像是女性在Go To這個過程
中的自我發現。我想起A Rose for Emily的標題也有這樣的意涵,不過To又讓我想起一直
在Room Nineteen(而且一定要這間房,無論需要等些時候)中沉思,是不是就像只能在
nursery creeping? 這到底是不是勝利,又,為什麼要勝利呢?
作者: thhuang (iris)   2010-01-16 23:20:00
光是真的去讀了To Room 19就值得推!客運上的對話也真是"逼真,雖然明明就是真的,但老掉牙的戲劇化台詞產生人生如戲感
作者: mandy14039 (Mandy Lu)   2010-01-17 09:50:00
完全忘了學號這件事: b98102091話說那段對話是實錄耶,還好(或者極其不幸)我就坐在她的右前方,所以聽特別清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