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Singapore 看板 #1RQRBKbW ]
作者: jones921245 (jones) 看板: Singapore
標題: [遊記] 偷走新加坡模範組屋與模範墳墓的故事
時間: Tue Aug 7 22:55:10 2018
哈囉!我是地方賊,歡迎大家,喜歡偷走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圖文網誌版:https://tinyurl.com/y9j59zuh
可以順便偷走賊的臉書按讚,支持我的文字:http://t.cn/RmPbrSh
[地方 #荷蘭村、聯邦 ] 偷走新加坡模範組屋與模範墳墓的故事 #荷蘭村 Holland Village、
聯邦 Commonwealth /新加坡 Singapore
在新加坡環狀線上有一地鐵站,名為「荷蘭村」。以其他國家國名取地名的方式,賊之前也曾遇過,像是馬六甲的葡萄牙村。這種命名明示了該地名與所援用國名的國家,有一定程度的關係,例如葡萄牙村居住的村民多是葡萄牙殖民時留下的後裔。然而,荷蘭村的命名卻與荷蘭無關,這個社區現在也沒有很多荷蘭人或是其後裔居住。
荷蘭村這個地方最早被稱為「牛車間」,因過去華人在此蓋亞答屋居住而得名。而荷蘭村這個地名其實是為了紀念過去住在村中的一位早期居民 Hugh Holland ,他也是一位建築師。雖然賊不知道為什麼要紀念這位建築師,但這區域包括荷蘭村、荷蘭路的「荷蘭」都來自於他的名,而與遙遠的荷蘭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在英國殖民初始,荷蘭村的土地多用來種植甘蜜。1862年,來自馬六甲,作為新加坡開拓者之一的陳金聲,買下了荷蘭村的土地,將荷蘭村原有的甘蜜園轉型為橡膠園,並種植咖啡和黃梨外銷歐洲市場。當然,種植橡膠需要大量農村勞動力,許多華人與印度人便移民至新加坡,補足了勞動力缺口。這些廉價勞動移民,有些是自由工作者,有些則是「賣豬仔」,也就是契約工。
除了作為英國殖民的農園外,荷蘭村也曾是英國軍隊居住與生活之處。獨立後,荷蘭村附近被設為「模範園區」,有模範組屋、模範墳場以及模範工廠,彰顯新加坡在獨立後現代化發展的各項傑出政績,也舒緩了新馬分離後的焦慮。
既然荷蘭村對新加坡有一定程度的國族歷史意義,市區重建局在2013年將荷蘭區劃設為 Ridout and Holland Park 保留區。在新加坡政府獨立後的組屋政策下,新加坡有超過一百萬間的組屋單位,每一個組屋社區也發展了自己的組屋故事。前一篇新加坡的文章,帶大家走過了中峇魯社區的文青組屋氛圍。這一篇則要偷走荷蘭村與聯邦這兩個地方的「女皇鎮」組屋故事。
走出荷蘭村地鐵站,這社區最醒目的地標就是黃橘色的荷蘭路購物中心(上圖),這算是新加坡滿老牌的百貨公司,建築物最大的特色是頂樓的一座風車裝飾。賊覺得這滿有意思的,前面有提到荷蘭村與荷蘭沒有任何關係,但因「荷蘭」二字,讓這個小社區,藉由一些荷蘭的象徵來凸顯自己的西化特質。
荷蘭村的西化特質與英國殖民時期的政策有關。1930、40年代,英國政府在濱海的巴西班讓(Pasir Panjang)地區設立軍營,也在荷蘭村興建了集美花園(Chip Bee Estate)以安置英軍的家屬。直到1971年英軍開始從新加坡撤退前,這些英國人帶動荷蘭村的興盛,村內開始有供應英國人生活需求的店家出現,像是酒吧、夜總會、精品店。雖然英軍撤退後,多數老店家因生意衰落而關門,新型態的娛樂事業取而代之,走在荷蘭村仍可以看到一些未退的老商家。
在利浦巷(Lorong Liput)這裡就有一間從六零年代就開始經營的書報攤 Thambi mama shop(媽媽店指印度人的書報零食店)。這間媽媽店的歷史可是比荷蘭路購物中心還久,店內主要商品為雜誌期刊。在英國軍人還在時,最多要處理來自世界各地三千多份的雜誌。現在主要顧客則只剩下荷蘭村的居民,書報購買率雖然隨著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而下降,這間店前面還是擺著很多書報,甚是壯觀。
英國殖民政府除了在此建立集美花園外,也對荷蘭村這社區做了一些空間上的規劃。1946年,政府將原本在路上做生意的流動攤販集中到臨時搭建的巴剎,賊去的時候巴剎還沒開,不知道是不是歇業了。在巴剎斜對面曾經有一座臨時搭建的露天戲院,名為「榮華戲院」。戲院最早在1950年代便開始營業,多是播放華人的皮影戲。雖然戲院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經停止營業,但戲院建築卻是近年才被拆除。
新加坡有一個地名叫「女皇鎮」(Queenstown),地鐵的女皇鎮離荷蘭村有一段距離,但女皇鎮作為新加坡第一個衛星城鎮,其範圍可是廣至荷蘭村。荷蘭村的組屋旁有一個特殊的地景,就是在高聳的組織住宅旁有另一塊住宅,但住的卻不是活人,而是祖先。華人從南洋移居,慎終追遠是必要的。1887年,客家籍的應和會館買下了雙龍山一百多公頃的土地,作為埋葬祖先的墳場。根據資料,這裡有一千三百多座墳 墓,最後一個入土者於1969年下葬。
城市發展與土地使用的衝突一直是新加坡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墳場。新加坡政府於60年代開始大規模造鎮計畫,強行徵收了四個墳場來作為女皇鎮的延伸,其中三個墳場就是應和會館的墳場,發展成為女皇鎮的第七鄰里波那維斯達(Buona Vista)。
政府原計劃將墳墓遷至西部郊區的蔡厝港,但應和會館不同意。在經過多輪交涉後,政府同意會館保留原土地的百分之五以及祠堂,但期限只有九十九年。
為了將原本佔地一百多英畝的墳地,整合進只有4.5英畝的土地。1969年所建的新式墳場,可以看到它整齊劃一,絲毫不浪費墓園土地,就像後方的組屋建築一樣,每個人被塞進小小方格中。墳場的兩側依照地緣和血緣設總墳31個,總墳後則是一個個整齊的墓碑。因為符合新加坡政府強調的土地經濟效益,這座墳場也被認為是模範墳場。
在墳場旁有一座應和會館的祠堂,賊勢必得解釋一下應和會館。新馬地區的華人從南洋移居,多會建立地緣性組織以互相照顧,例如福建會館。這座屬於客籍的應和會館於1822年成立,其祠堂名為「五屬祠堂」,五屬意指梅縣、蕉嶺、五華、興寧,以及平遠等五個客家城鎮。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都滿重視教育的,應和會館於1905年就自辦第一所新式小學「應新學校」,當時也在雙龍山設立分校。
客家人的祠堂極為簡單樸實,沒有太多的雕工設計。根據專家說法,這間祠堂屬二進的格局,反映了原鄉潮州建築的特色。整座宗祠用中軸線佈局,第一進後是天井,天井後則是第二進。此外,祠堂空間架構也有梅縣圍龍屋的特色,設有半月池,且其與祠堂間有一空地。祠堂中堂放了一顆「五行石」,相傳五行石是土地龍神的化胎,代表了金木水火特五行相生,能夠庇佑後代子孫。
走過了客家墓園,便離開了荷蘭村的範圍,進到聯邦(Commonwealth)這個社區,這裡也是屬於女皇鎮組屋區的範圍。就像之前一篇文章提過的中峇魯社區,市場(通常會附設熟食中心)是組屋群的中心,居民三餐都可以在市場獲得。此外,市場也成為社區居民交流的中心,尤其對那些居住於組屋的長者們。趁著到市場購物時,也能夠與其他社區居民閒話家常。
在聯邦這一區的組屋間就有一間市場附設熟食中心。建築物在規劃與使用上,除了作為市場的功能外,它其實也是間鄰里社區中心。建築物興建於1969年,可以容納39攤熟食攤,以及63攤的濕貨。
在這些供應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這間「樂宮冷氣理電髮院」(Sin Palace Hair Dressing and Beauty Saloon)。經營超過五十個年頭,應該是這個社區碩果僅存仍屹立不搖的傳統男士理髮院。
店內空間長而狹窄,這與市場建築物的設計有關。理髮廳內還保留了古早的電動座椅和理髮設備,賊覺得那個類似醫師手術台的照明燈,以及前面就是洗手台非常酷!不知道是不是直接把頭放在洗手台洗頭髮。照明燈應該是要為顧客挖耳朵的關係吧!?
新加坡獨立後,李光耀所帶領的新政府必須解決人民的基本需求並發展經濟,首先要提供的是穩定的就業市場。當時的經濟發展局從組屋的空間模式獲得靈感,提出將輕工業設在多層樓工廠的概念。1965年,新加坡第一座五層樓工廠在女皇鎮開幕,它的建造成本極為低廉,只要150萬元就能建造一座新的多層工廠,而不貴的租金也吸引了許多小型工業的進駐。
此外,勞動力的供應是多層工廠位置設置的考量之一。設在這裡的好處是一旁就是新加坡第一座衛星城「女皇鎮」,擁有新加坡最多的人口,賊覺得這其實有點類似家庭即工廠的概念,讓婦女同時兼顧家庭勞動與產業勞動。
接下來走到聯邦社區(Commonwealth Close)門牌 81、82及83號組屋。這棟組屋因為有十六層樓,新加坡人多稱呼它為十六樓。 組屋一直都是新加坡引以為傲的住宅政策,在當時更是新加坡展現其經濟發展、社會福利的政績。16樓在建成之後,便成為其他國家政府考察新加坡公共住宅的模範組屋,包括英國菲利普親王、印度甘地夫人、日本明仁太子等都來參訪過十六樓組屋。特別是81號組屋,登上頂樓後,其視野之遼闊,可以看遍整個皇后鎮,所以又被稱為VIP組屋。
離開81號組屋,跨越皇后大道(Queenway)來去探訪一個組屋小秘境。在麥當勞旁有一堵石磚牆,是一座日本花園的遺跡。普遍認為裕廊河畔的是新加坡最早興建的日本花園,但其實在十六樓對面早有一座日本花園,只是於1978年一場大火將它燒毀。日本花園興建的目的是提供給皇后鎮的居民一個休閒的開放空間。大火燒後一年,新加坡政府在原址興建了Ridout Tea Garden。
從荷蘭村走到聯邦這段導覽,看到的是不同於中峇魯觀光色彩濃厚的組屋發展。在這裡除了能透過兩個小社區的歷史發展,窺探新加坡過往的一些社會政策及歷史故事外,也能夠稍微瀏覽並感受非觀光區的新加坡組屋生活,有興趣也可以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