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遊記] 中國陝西,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朝聖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2019-10-26 11:02:36
※ [本文轉錄自 travel 看板 #1TixSvIR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ravel
標題: [遊記] 中國陝西,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朝聖
時間: Sat Oct 26 11:02:14 2019
圖文網誌版 https://bimeci.pixnet.net/blog/post/228423206
中國陝西,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朝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安位於中國中北部陝西省,是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稱「長安」知名,擁有五
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來到西安的第一個行程就是朝聖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西元
1987年十二月,秦始皇兵馬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兵馬俑的發掘被譽為二
十世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2018年五月)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朝聖】
  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西楊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景區內,距離西安市
區東北方約40公里車程,從西安市區可搭乘免費公車前往。進入景區的門票為每人150RMB
。兵馬俑未在史籍上有所記載故未被人知,直到西元1974年三月,當地村民掘井時才發現
深埋地下的一號坑陶人俑而橫空出世。經考證兵馬俑建造時間在距今約2200多年前的秦王
嬴政時期(西元前246~208年),為秦始皇陵墓的從葬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陵墓北臨渭河、南倚驪山,包含陵寢和兵馬俑在內,整個陵區佔地 56.25平方
公里,其規模之大為古今中外皇陵所罕見,從秦始皇十三歲登基時即開始動工,修建時間
長達39年,動員人力70餘萬,從整體佈局可知其是按照嚴密的規劃設計、有計劃有組織進
行施工,包含當時秦代最先進的工程技術。兵馬俑目前開放一、二、三號坑供遊客參觀,
3座坑皆建築室內化遮陽避雨,以能妥善進行發掘與保存工作。
【兵馬俑一號坑建築留影】
【進入兵馬俑一號坑】
  「兵馬俑一號坑」是 3座坑中最大的,東西長 230公尺,南北寬約62公尺,總面積
14260 平方公尺,截至目前已發掘4000平方公尺,出土陶人俑、陶馬將近2000件,木製戰
車20輛。一號坑是地下巷道式土木結構建築,坑底經夯築,地面墁青磚,10個隔梁(夯築
的承重牆,寬約 2.5公尺)將坑分為11個過洞,過洞兩側有立柱,柱上用木梁(枋)為架
,密排棚木,棚木上鋪席,席上蓋土,深埋於地下。
【兵馬俑一號坑】
【兵馬俑一號坑前鋒部隊】
  兵馬俑數量龐大、製作精緻如實物大小,表情、穿著和階級等細節也都相當豐富,不
僅提供了珍貴的秦國軍制考古資訊,也展現出當代工藝技術的顛峰。此外,關於秦國軍隊
如何進行作戰的情形,史籍記載寥寥無幾,而秦始皇兵馬俑的發掘則提供了一些有跡可循
的戰爭樣貌。兵馬俑一號坑為步兵與戰車兵的聯合大型方陣,而步兵又分為輕裝步兵和重
裝步兵。前鋒組步兵以輕裝步兵為主,行動敏捷,配備兵器基本上為弓弩,也就是說他們
是弓弩兵,先以密集弓箭遠距離殺傷敵軍,打開敵方缺口。前鋒弓弩兵部隊後面則是以重
裝步兵為主的後陣陣型,一律身穿鎧甲,手持長兵器的步兵壓前,短兵器的步兵跟後,互
相配合進行接下來的近距離白刃戰。
【輕裝步兵陣列】
【重裝步兵陣列】
【重裝步兵身穿鎧甲】
【陶馬】
  一號坑後方仍有 10000多平方公尺區域尚未發掘完成,估計仍還有埋藏4000件陶俑、
陶馬與30多輛戰車。目前兵馬俑的出土規模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部分深埋地底等待
發現與考證。
【兵馬俑一號坑尚未發掘區域】
【修補中的陶人俑】
【兵馬俑一號坑】
  「兵馬俑二號坑」於西元1976年四月探勘時發現,位於一號坑東端北側約20公尺處。
俑坑作東西向,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 124公尺,南北寬98公尺(均含門道),深度約5公
尺餘,總面積約6000平方公尺。
【兵馬俑二號坑建築】
【兵馬俑二號坑】
【兵馬俑二號坑挖掘現場】
  二號坑是由弩兵方陣、戰車方陣、騎兵陣和車徒組合的長方陣等四個相對獨立的小陣
有機結合而成的大型曲尺形軍事陣營,據有多兵種、車輛多、造型種類多和陣營形式複雜
等特點,反映秦國軍隊強大的協同作戰能力。另外二號坑也有獨立展示各種武士俑,軍階
分為低級軍吏俑、中級軍吏俑、高級軍吏俑和普通士兵俑。高級軍吏俑就是將軍俑,頭戴
鶡冠,僅出土 7件非常稀有。中級軍吏俑頭戴雙板板冠,低級軍吏俑則頭戴單板板冠。普
通士兵俑則束髮挽髻不戴冠。
【跪射俑】
  跪射俑,重裝步兵的一種,發現於二號坑東北角弩兵方陣中心,雙手作持弩狀,共
160 件,其姿態是秦代步兵戰術動作的生動寫照。
【立射俑】
  立射俑,輕裝步兵的一種,發現於二號坑東北角弩兵方陣的陣表,雙手作持弩待發狀
,共 172件,其姿態是秦代步兵戰術動作的生動寫照。
【中級軍吏俑】
  中級軍吏俑,頭戴雙板長冠,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腳穿方口齊頭履。其鎧甲有兩種
形制,一是帶彩色圖案花紋邊飾的護胸甲,背部沒有護甲;二是鎧甲的前後擺平齊的帶彩
色圖案邊飾的魚鱗甲。
【高級軍吏俑】
  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目前出土了 7件,是級別最高的陶俑,頭戴雙尾鶡冠
,身穿雙重長襦,腳穿方口翹尖履。著鎧甲者,甲為彩色魚鱗甲,甲片小,甲衣短,甲的
周邊是精美花紋圖案,雙肩及前後胸部有彩帶系綰的花結。
【鞍馬騎兵俑】
  鞍馬騎兵俑,發現於二號坑,計有 116組。馬為河曲馬,經過嚴格挑選和訓練。馬鞍
為低橋鞍,有肚帶和後鞦但無胸帶,無馬鐙,說明騎兵尚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騎士裝束
特別,一手牽繮一手持弩,頭戴圓形小帽,帽上帶扣緊繫下巴,身穿長及膝部的上衣,外
批短小的鎧甲,便於跨馬行動。
【兵馬俑挖掘出的青銅兵器】
  兵馬俑中還有出土戈、矛、戟、鈹、殳、鉞、劍、鈎、弓、弩、箭鏃等青銅兵器四萬
餘件,兵器均鑄造成形,再經銼磨、拋光等細加工,工藝精良。由於用途不同而有不同合
金配比,反映秦代的冶金技術已達相當水準,兵器製造也有標準化和規範化。其中部分兵
器表面作鉻鹽氧化層處理,具有良好的防腐抗鏽性能,以往認為此技術是近代由德國於西
元1937年、美國於1950年所發明,並先後獲得專利,而遠在兩千多年前的秦代即創造了類
似的工藝技術,不禁令人讚嘆。
【青銅兵器戟】
【兵器上刻有銘文】
  青銅兵器上都刻有銘文,標明此兵器由何人所造以維持製造品質。「三年相邦呂不韋
造」也證明了兵馬俑屬於秦王贏政時期所建。
【兵馬俑三號坑】
  「兵馬俑三號坑」於西元1976年六月發現,位於一號坑西端北側,南距一號坑25公尺
,東距二號坑 120公尺,平面呈「凹」字形,東西長28.8公尺,南北寬24.57公尺,深5.2
~5.4公尺,總面積約520平方公尺,曾遭嚴重破壞,陶人俑、陶馬、戰車多已殘破,坑內
發掘出戰車 1輛,武士俑68件,青銅兵器34件。
【三號坑「軍幕」】
【三號坑挖掘現場】
  三號坑展現出一種古代軍事指揮機構的陣列,為統帥一、二號坑兵馬俑軍陣的「軍幕
(指揮所)」,負責指揮調動各個部隊之間的聯合作戰,而多兵種聯合作戰能力就是當時
秦軍強大的關鍵。
【秦始皇帝陵文物陳列館】
【秦始皇帝陵文物陳列館展示青銅馬車】
  秦始皇征服六國、問鼎中原,結束戰國時代的紛亂,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一
文字、度量衡,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王朝。兵馬俑的發掘持續進行,
仍有許多新的發現出土,因為秦始皇和秦代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不論是文史考據還
是古物保存,都具有非比尋常的價值與意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