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臉書人壽的商品

作者: FanLife (Fan)   2017-12-27 16:48:13
中壢李姓討論一下
※ 引述《Mephist ()》之銘言:
: ※ 引述《liuchengdar (lIuCHeNgdAr)》之銘言:
: : 原文吃光光
: : 原po觀點雖然不是板上主流,其實蠻高興看到這樣分析的文章!多少能提供不同的切入角
: : 度, 也期待原po能提出更多不同商品的分析~(先給10個讚)
: 其實就結論來說,還是跟板上主流一樣選了RJ1。
: 但是我一開始不想講太明,因為我認為,所謂的做功課,
: 不是上網找人報明牌,而是學習自行分析判斷。
: 就跟數學解題一樣,不是只問答案,而是要會計算過程。
要每一個人都成為保險專業似乎緣木求魚
一般人下班靠沒有系統的爬文,能學到多少,能吸收多少,實在有限
不然我舉個例子,我今年在碰以及明年要碰的幾個主題
Ruby on Rails
ChatBot
AI (特別是 tensorflow)
我個人不認為我靠下班時間沒有系統的爬文,就能從 0 到 60 分
更何況以上三個主題都還有系統化的教學可以上網自習
找個信得過的專業人士似乎比較實際.
就像打官司我們會找律師而不是自己上網爬文( 李敖例外,他自己爬文打官司 QQ )
: : 但說實在,近半年開始做新生兒保險的功課,也參考許多身邊朋友給孩子保富X、O山的保
: : 單...只能說看了這些單實在買不下去....
: : 而這些朋友共同點都是沒時間做功課,看在品牌大就簽了!
: : 問保障內容一問三不知...推是老婆決定的、好朋友在富X (or O山)...
: : 然後為了寶貝孩子年繳3-4萬卻一廂情願認為有買有保庇!
: : 常常不禁想問一下,這麼大的保險公司,如果光靠品牌形象賣商品是能賺多久?
: : (還是人壽只佔營收一小部分?)
再說一次, 保險公司賺錢是靠資產管理
南山人壽兩兆,一年2%就400億
賣定期險沒利潤的(沒錢拿去投資)
現在保險業收保費都靠銀行了,給傳統業務的獎金都給銀行了,策略早就變了
: 我自己的業務經驗,常常很多人直接一句「喔我已經有認識的業務員了」
有話術可以攻破這一招
: 就把我打發掉了,根本連談的機會都沒有,你覺得這些人會做功課嗎?
沒得談一是信任感不夠,一是業務技巧不夠,一是對方不是對的TA
再者,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做功課,股巿90%的人在賠錢,有做功課會90%的人賠錢
我也是醉了
: 甚至還遇過好幾個客戶「我知道你的商品比較好,可是我一定得跟我朋友買」
這也有話術可以攻破,就是業務自己的吃飯本領
作者: Mephist (I'm with you)   2017-12-27 17:17:00
做功課要看怎麼做,有人覺得每天中午看股市分析節目就是在做功課了
作者: mcintyre (0+9+1+9+2+7+1+1+8+1)   2017-12-27 21:23:00
或許從0無法,但是從40-50變成70-80是有可能的只是以前速度會比較快...因為這個版一堆人潛水了一個題外話我會用應對來稱呼...不會用話術
作者: Mephist (I'm with you)   2017-12-27 21:46:00
其實從文中提的1.信任感2.業務技巧3.TA以及話術,就很明顯反映了,專業毫無用處啊
作者: hank0624 (不用錢的保險最貴)   2017-12-27 22:18:00
專業又會行銷的 少之又少
作者: neglect   2017-12-27 23:30:00
的確是靠資產管理,但保險本業不好好幹,倒閉的例子歷史例子很多
作者: kksteak (笨小孩)   2017-12-28 01:11:00
光殘扶險的表,我就花了四五次經費共快1萬課程去了解內容很多理賠目前連理賠科都不知道,業務花的時間很少人知道從開發+接觸(形象.熱忱.誠懇.熟練.氣氛.讚美..)自我訓練成交後的(電話費油錢.年月曆.生日慶祝.人脈可以全被使用)後期(自我成長一個月看一本書.稅法課程.基金股票脈絡)若不會轉換表達到客戶那去,或經濟有限的客戶,效果打折不講組織,其實要買網路險也可以,凡事皆有代價
作者: FanLife (Fan)   2017-12-30 14:43:00
要感受到大腦「當機」的感覺很簡單,嘗試不用紙筆用心計算以下數學題:84 x 48 x 748 x 4 x 786=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