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日本年輕科研人員眼中的競爭力死角

作者: EijiHoba (我要好工作)   2018-05-28 12:35:55
日本年輕科研人員眼中的競爭力死角
2018/05/28
日本的研究一線正逐漸喪失活力。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以141名20~49歲的日本研究人員為對象實施了問卷調查,結果8成受訪者回答「日本的科學技術競爭力出現下滑」。對於在不穩定的就業和預算制約下被要求拿出短期成果,質疑聲突出。研究人員很多是在年輕時期就取得領先於世界的成果,從此次調查似乎可以看出日本的創新基礎正在出現動搖。
  在研究開發領域,領先的美國和迎頭猛追的中國的存在感不斷提升。在此背景下,在問卷調查中,日本很多年輕研究人員流露出強烈的危機感。針對日本科學技術的競爭力,從回答「感覺已出現下滑」(38.3%)和「總體感覺有所下滑」(39.7%)的受訪者的合計來看,約8成受訪者表達了影響力正在下滑的認識。
日本年輕一代的意識也在另一組數據上得到證實。日本的科學技術論文數量迎來頂峰是在2000年代前半期。當時,被認為獨創性高的高質量論文數僅次於美英德,排在第4位,但最近數據的2013~2015年,日本被中法超越,跌至第9位。
  對於研究人員來説,40多歲之前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獨創性成果非常重要。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二戰後在科學技術領域榮獲諾貝爾獎的研究人員中,半數以上是因40歲之前的成果而最終獲獎。2000年以後出現獲獎熱潮的日本研究人員也不例外。
據日本總務省統計,2016年度的日本科學技術研究費為18萬432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742萬億元),比上財年減少2.7%。雖然水平僅次於中美,在世界範圍內居第3位,但金額連續2年減少。此外,由於日本政府預算的制約,研發費用今後預計難以明顯增長。應該與世界展開競爭的日本年輕一代的危機感也反映出日本創新能力的減弱。
就業不穩定,導致惡性循環
  日本的年輕研究人員很多都處在無法充分發揮自身能力的環境中。在此次問卷調查中,詢問日本科技競爭力下降的原因(可多選),回答「大學研究時間減少」(46.1%)的人最多。此外,回答「研究經費未投向需要的領域」(24.8%)、「國家的科學技術預算很少」(24.1%)的人次之。
研究時間減少,對大學的研究人員來説是一個嚴重問題。同時承擔教育與校內事務的日本大學教員用於研究活動的時間逐年減少。從有最近數據的2013年來看,比2002年減少約10%。尤其是年輕研究人員居多的副教授減少了15%。
日本的大學的年輕研究人員很多由於5年任期等不穩定的待遇,被夾在研究和其他事務之間左右為難。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日本政府在1990年代後半期,為了在研究人員中引入競爭機制由施行的制度。
  受訪者有觀點認為,「在獲得研究經費和處理日常事務上耗費了時間,能投向研究的時間正在減少」(30多歲、大學)。「如果研究人員的待遇不穩定,獨創性的研究將減少」(20多歲、大學),很多觀點指出即使取得博士學位仍找不到穩定職位的「博士後」的問題。
為了找到下一個職位,通過能迅速取得成果的瑣碎主題拼湊論文數的事態也日趨常態化,很多年輕研究人員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
對未來感到悲觀,人才空洞化
處於嚴峻環境下的年輕研究人員對未來前景也更加感到悲觀。此次問卷調查詢問了如今的年輕人在大學等升至重要崗位的2030年時的日本科學技術實力前景,回答「感覺會比現狀進一步下滑」(37.4%)的人居首位。如果包括回答「總體感覺將進一步下降」(30.2%)的人,則逼近7成。
  在相比接受調查的年輕研究人員更加年輕的一代人中,人才的空洞化正在進一步加強。要獲得在國際上被認可為夠格的研究人員的博士學位,需要就讀研究所的博士課程。但是,日本的博士課程的升學人數以2003年的1.8萬人為頂峰,隨後逐年減少。2016年比頂峰時減少近2成。
也存在越優秀的人才越不願成為研究人員,而是紛紛湧向貿易企業和金融機構的現實情況。201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所長梶田隆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長遠眼光來看,已無法大量培養出引領日本的人才」
在該調查中,對於「日本要在2030年保持科學技術立國,需要什麼」(多項選擇)的提問,回答需要「可在長期範圍內從事研究的環境」(61.7%)、「確保研究人員的研究時間」(52.5%)這兩項的人佔半數以上。雖然知道應該做的事情,卻難以推進。要恢復日本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從傾聽年輕研究人員的聲音開始。
該調查是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在日本未來技術推進協會和日本機器人學會的協助下在網上實施。在實施調查的3月23日~4月19日,共有141人參與回答。回答者中,以30~39歲(61.7%)為最多,其次為20~29歲(17%)。按所屬單位劃分,分別為大學(56.7%)、私營企業(29.1%)、研究機構(13.5%)、公益財團法人(0.7%)。
最終學歷以博士(59.4%)為最多,其次是碩士(33.3%)、學士(7.2%)。學生時代的研究領域從多到少依次為工程學(50.4%)、理學(21.3%)、保健及醫學(12.8%)、農學(9.2%)、社會(4.3%)、其他(2.1%)。
https://zh.cn.nikkei.com/industry/scienceatechnology/30370-2018-05-28-05-00-00.html?limitstart=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