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世界遺產‧總本山仁和寺

作者: meowchun (用文字看世界的喵)   2009-05-13 12:43:55
圖文網誌版:http://www.wretch.cc/blog/toromeow/10629836
仁和寺以氣勢宏偉的建築和庭園聞名京都,更被我們公認為此行所拜訪的最美寺廟
由於寺內有不少建築是從皇居移建而來,所以整體顯得十分堂皇富麗,分外引人入勝
從金閣寺離開後,我們抓緊時間步往對面公車站準備搭59線公車上山
車子一路走走停停過了6站,下了車朝對面望去,巍峨氣派的二王門隨即映入眼簾
該山門可是與南禪寺、知恩院並稱為京都三大門哩!
密跡金剛和那羅延金剛即漢代後稱的哼哈二將,據載因護持佛法有功而獲封仁王
兩位金剛力士守衛在在佛教寺院的山門左右,略似中國的門神
右邊是嘴巴張開的阿形那羅延金剛雕像
左邊是嘴巴緊閉的吽形密跡金剛像
榫卯結構斗拱交錯,樑柱間不用一釘,令人嘖嘖稱奇
仁和寺腹地相當廣大,可惜礙於時間有限無法一一細訪,只好重點選擇拜觀御殿及庭園
1995年被指定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就是這個區域哦!
入了本坊表門,右側一株古松沿著地面向四周舒展,緊緊吸引眾人目光
在日本參拜寺廟多半需要脫鞋以示尊敬,御室規格果然不凡,連大玄關都特別華麗呀!
內簷上的雕刻紋飾精細嚴謹、分寸得當
或許是已近受付終了時刻,遊人三三兩兩,倒也意外給了我們無負擔的遊賞空間
南庭屬於枯山水庭園,白川砂地上種植有「左近之櫻」與「右近之橘」
據查左近衛、右近衛是天皇身邊的武官,而櫻和橘在祭典中便象徵是兩武官的位置
此外,由於枯山水庭園多重視覺的欣賞及心靈的享受,不准他人徘徊踐踏
故在功用性質上與人之間存在著距離感,又被稱之為「拒人」庭園
敕使門上的鳳凰與菊花刻飾為皇室威權的具體表徵
(傳說如有英明的領導者現世,鳳凰就會飛來,所以古時在位者通常都喜用其作為裝飾)
繁複的窗花圖樣
白書院裡頭有三室以「松」為繪製主題的襖繪,生動筆觸勾勒出松樹蒼勁有力的韻味
供遊客體驗抹茶的和室間,一人¥500,意者敲鐘~
黑書院是正式會見訪客的場所,現今的建築為祝融後自舊安井門跡的寢殿移建改造而成
內部有五個房間,襖上的柳、松、竹、葵、秋草水墨畫是堂本印象大師傑作
最上方的「秋草」房置有第30世門跡純仁法親王的肖像畫~
(因為手殘所以沒把裡頭的襖繪拍清楚,純文字賞析,大家就湊合著看吧....)
前往宸殿的廊道一隅,兀自展現著古人品味生活的寫意姿態
木質門扇營造出靜謐沉穩的氛圍,左下角的山水畫妝點出清雅淡然的況味
門飾也很古樸雅緻
與宸殿緊鄰的北庭屬池泉迴遊式庭園,借景五重塔表現出渾然天成的庭園風格
庭園中以池擬海,中島象徵蓬萊神山,迴廊轉折中移步換景,各異其趣、別有風韻
仁和寺裡有兩處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的茶室
一為飛濤亭,綠蔭繁茂處可見得其茅葺屋頂,是江戶末期光格天皇所建的草庵式茶室
一為位靈明殿西側的遼廓亭,是江戶中期自畫家尾形光琳宅邸移建的書院式茶室
兩者的外觀、內裝皆樸實無華,恰好呼應「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
置身其中想必能感受到「徑通茶室來品茗,世人聚此絕俗念」的意境吧!?
可惜非特別拜觀期間無法更深入探究,希望下回來訪時能有機會一睹風采囉!
宸殿和靈明殿間的連結走道據查曾出現在電影陰陽師場景中
行於其上,腳底觸感平滑溫潤,耳邊不時傳來遊客移步時夾板銜接牴觸的嘎吱聲響
靈明殿是寺內唯一的佛堂,供奉藥師如來及歷代門跡神位
雖然經過時門扉半掩,但因不好意思驚擾裡頭虔誠的香客,大夥只窺探一眼便匆然離去
宸殿是御殿裡的代表性建築物,原為歷代門跡居住之所,現為舉行公共儀式的地方
殿內的襖繪與障壁畫是由御所的御用畫師畫家原在泉所繪,每一幅都相當華麗精采:
上段之間:「遠山流水」、春天的「櫻花」
中段之間:夏天的「葵季之圖」、秋天的「大堰河三船之圖」
下段之間:冬天的「鷹野出行圖(大阪‧交野)」
(什麼? 沒圖沒真相?? 啥? 我什麼都聽不到聽不到......XDDDD )
宸殿一處色彩紛呈且構圖細膩的杉戶繪
拉近些看,不知道這幅畫背後要呈現的是什麼故事?
依依不捨出了御殿大門後,我們立刻邁開腳步疾行至五重塔
該塔塔身高約32.7m,與東寺的五重塔同屬寬永時期的建築
佇立於林木之中靜觀往來過客,隱隱散發一股獨特的莊嚴之美,讓人油然升起虔敬之心
無奈,心思尚恣意神遊在古意盎然的歷史建築中,耳邊卻已傳來廟方人員的熱心叮嚀
寺門關閉在即,遺憾的望了望遠在另一端的金堂、觀音堂及御影堂等景點
儘管還多麼意猶未盡,當下也只能安慰自己擇期再來將未完的回憶補足了........
同場加映御殿兩個名勝庭園的接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