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2009京都行走--哲學之道‧南禪寺

作者: wingshing (想酣睡的貓)   2009-08-05 12:21:34
有照片有音樂無密碼網誌版:
http://www.wretch.cc/blog/poohcat/15041958
很喜歡不知道從哪看來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既然是孤島,一定需要獨處喘氣的空間,讓自己可以任意放空,看著小葉欖仁的葉縫透出陽光也好,慵懶的蜷在沙發上也可以,最放鬆的所在與一瞬。
這次去京都,我在哲學之道與南禪寺,最感孤島之餘味。
因為有KOTO桑贊助的腳踏車,所以我跟玫遊哲學之道的方式,比其他人多了些微風與愜意。
↑ 早晨八點半,騎著小紅車從哲學之道出發往南禪寺
忍著睡意與昨天爬鞍馬山的疲累早起是有代價的,因為早晨的哲學之道才見其幽謐,雖然不見關雪櫻,也未覓楓紅,但晨曦還淡淡的,若有似無的在樹間飄散,溪水流淌的安安靜靜,一如西田幾多郎往年踏過青苔時。
↑清幽到,似乎只在夢中才看過的哲學之道
騎過哲學之道,轉進,楓葉名所──永觀堂到了,只看門口星形的槭葉開得恣意,也覺綠得可愛,可以想見秋天的絢麗多姿。
↑ 過其門而未入的永觀堂
未來日本前,玫就問我有沒有執念的地方,南禪寺就是我的執念點。好想看壯闊的水路閣和三門,方丈庭園的清幽,也是夢迴之處。
↑ 早晨的南禪寺大門,意稱三門,少了遊客,更覺人的渺小與門的壯大
玫對南禪寺也有執念。據說日本歌舞伎的名劇「樓門五三桐」裡面的著名角色...大盜伍右衛門登上南禪寺大門時的著名台詞:「絕景啊!絕景!」,從此這句話幾乎變成南禪寺專用,所以這次的任務之一,就是登上三門,看看千百年前的「絕景啊!絕景!」
↑ 登高不一定自卑,但卻有陡峭的樓梯
未見絕景,先被木頭平臺給吸引了。被摩娑到滑潤油亮的欄杆,很古味的木門,開始有深刻的體認,今樓曾經登古人!有幸臨摹古人的視野,真令人不由自主的興奮!
↑ 三門上一景
實際轉頭往都市看,先看到一大片鬱鬱蒼蒼的樹林,因為天陰,雲層壓得低低的,和更遠處的山嵐糾纏在一起,京都本身的建築物只佔了微小的部分,但古都、樹影、山嵐,組合起來自有其魅力。
↑ 「絕景啊!絕景!」絕景真到眼前時,反而令人有不真實感
再往內走,是和古寺似乎八竿子打不著的琵琶湖水路閣。
京都雖然有鴨川和桂川,但仍不足應付水和電力的需求,於是西元1888年,政府參考古羅馬的水橋,建造了從琵琶湖引水過來的水路閣,引導了京都現代化的發展。〈取自網路〉
雖然一百多年的水路閣和南禪寺相比,太過年輕了一些,但古與今,和與西,赭紅色的磚瓦微帶風化的痕跡,靜靜佇立在南禪寺一角,這種不搭軋感,很叛逆,也很迷人。
↑ 被時間磨蝕而略微變灰的水路閣,上面的確還有水流過喔!
比意外中停留太久,所以在找不到方丈堂的情況下,急就章的選擇南禪院參觀。和嵐山的天龍寺庭院一樣,是由夢窗國師打造的南禪院,是座標準的池泉迴流式庭園。雖然占地較小,但因為更近山勢,所以更有種恬靜的感覺,看著清泉在石上泠泠作響,終於能體會為何春草綠後王孫歸來了,因為我也停下腳步不想走了。
↑ 春草綠後,王孫歸來,那我呢?何時歸來?
參訪完南禪寺,繼續賣力的踩著腳踏車,往京都大學邁去,而這又是玫的另一段故事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