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介紹,豐富的圖文:http://otto8899.pixnet.net/blog/post/96610981
如此可觀的人潮~
搭乘JR線,原宿站下車後,就可感覺到這裡的熱鬧繁華,總長約400公尺的街道上,匯集了如此眾多的人潮,主是是以年輕族群的小型商店為主,這裡就是東京澀谷區的購物街《竹下通》。
《原宿站》的傳統木結構建築,還是跟我們今天主要的目的地,《明治神宮》的風味比較接近。出了原宿?,對面就是熱鬧的商圈竹下通,旁邊就是明治神宮的入口,交通非常方便,距離也很近,不需要走很遠。
在明治神宮外面的神宮橋上,有街頭藝人的表演。這位怪叔叔裝扮著女學生的模樣,接受遊客的點歌,以爆笑的方式演唱。
來到《明治神宮》的入口處,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座高聳的“鳥居”,鳥居也就是日式牌樓,這座12公尺高的鳥居,是日本最大的木制鳥居。原始的鳥居因雷擊損壞,現今看到的這座鳥居,是建造於昭和50年(西元1975年),採用台灣丹大山的扁柏,樹齡約1500年,依照大正9年(西元1920年)的形制重建而成。
為何稱為“鳥居”呢?日本人認為,鳥類不能接近神社,故在神社正門前設置鳥居,表示讓鳥類在此居住,就不會飛進神社了。
另一個說法是他們神道教的傳說:天照大神因和他們的兄弟吵架而躲進山洞裡,並用巨石將洞口堵住,人間而沒有了陽光。後來人類想了一個辦法,就是設一個高架,將很多公雞放在上面,讓牠們一起啼叫,引誘天照大神出來,當公雞啼叫時日照天神感到奇怪,打開了一個小洞,此時躲在一旁的相撲力士們合力將巨石推開,從此大地恢復光明。
《明治神宮》最早起源於古老的奈良時代(約公元710~794年),相當於中國的中唐時期,這裡是東京五個最重要的神社之一,另四個為日枝神社、靖國神社、大國魂神社和東京大神?。
經過鳥居後,就正式進入神界了!日本神社的大道上,都會設置鳥居,主要是區分神界和俗界。
這裡是全日本參拜人數最多的神社,通常從元旦起三日內,大約就會有400萬人到此祈福。
整段寬闊的參道上舖設著鵝卵石,鵝卵石的意義是清淨除邪,可為祭拜者安定靈魂,漫步在這寧靜的碎石大道,一整片樹林當中,讓人感覺到不同於剛剛竹下通的熱鬧喧嘩。
《明治神宮》周圍這一整片森林其實是人工樹林,大正4年(西元1915年)時,收集全國各地,包含台灣、中國東北、韓國的樹木10多萬棵,種類有橡樹、樟樹、柏樹等,匯集而成這片都市森林。
《明治神宮御苑》,裡面有一個相當熱門的景點《清正井》,相傳是江戶時代的武將加藤清正挖的,每分鐘有60公升的水量,水溫固定恆溫15度,因明治神宮位於富士山流出的龍脈之上,日本人相信,泉水匯集了靈氣,並且是東京都內少有的湧泉,之前在媒體的報導下,說是和《清正井》合照將照片放在手機桌面,會有相當的能量可帶來好運,因此一度造成轟動。
整段幽靜寬敞的森林參道上,這二排酒樽顯得格外特別,一排是“清酒菰樽”,另一排是“葡萄酒樽”,這些酒樽是各地為了感念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的聖德而朝貢的。
依照日本的習俗,來到神社外面都設置有《手水舍》,就是洗手的地方,表示淨身的意思。
《明治神宮》建於1920年,是供奉明治天皇(過世於1912年)和昭憲皇太后(過世於1914年)靈位的地方。為了紀念在明治時期日本經過改革,生產力極大發展,從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躋身到國際列強之中,在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取勝,奪取台灣、朝鮮和旅順等割地。
1945年4月14日,明治神宮的主要建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炸毀,1958年11月又重新建造完成,所以現今看到的明治神宮是近代建造的景觀,
主殿旁邊的《神樂殿》是在幫信徒們辦理祈禱的場所,祭師們敲大鼓、跳祭祀舞,進行淨化儀式,祈求神明保祐幸福平安,並能幫助消災解厄。這裡包含地上、地下一樓,最多可容納800人參加的祭祀場所。
《明治神宮》也有申請辦理各種服務,以日本傳統的儀式舉行結婚禮、成年禮、畢業典禮,這裡曾有很多名人在此舉辦過婚禮,全壘打王王貞治的婚禮就是在這舉辦的。
在參訪明治神宮後,我們繼續逛逛外圍的涉谷購物商圈,看看下午經過的“竹下通”,附近還有知名的時尚街“表參道”。
到了晚上,《竹下通》就不像下午那麼多人潮了,在這裡很多穿著奇裝異服的Cosplay(角色扮演)年輕人,也是當地特色之一。
完整的介紹,豐富的圖文:http://otto8899.pixnet.net/blog/post/9661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