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手機排版請見諒)
我的想法也和原po相反~
首先我想先解釋"物化"這個名詞。
其實因為牽扯到性別意識的關係,
"物化"默默的和"物化女性"結合在一起,
甚至有點被妖魔化的傾向,
所以我覺得這部戲是最適合詮釋何謂真正的物化的。
"物化"可以解讀為"客體化的過程",
最基本的找工作這件事就是一個很基本需要物化的行為,
例如說去剪頭髮,剪完之後付錢給設計師,
這就是設計師將自己的身體(勞動工具)物化之後得到報酬的過程,
因此其實"物化"是個中性的詞。
至於"物化女性"這個詞我自己將他解釋為"物化生理女性的身體和貞潔",
簡單假設今天在同樣的工作條件及專業之下,
生理女性和生理男性的專業是一樣的,
但生理女性卻會比男性多出"需要擁有性感(被慾望)的身體"的條件時,
就是物化女性。
所以當美栗付出勞動力(物化),
再從平匡那邊得到薪資,
其實就是個正常的工作過程,
做為雇主和勞動力(家管),和丈夫和妻子(家管)比起來的解釋,
劇中設定的前者已經是破除性別的名詞,
而不是像傳統的後者,妻子一定等於家管,
換而言之,如果今天身為女強人的小百合要做為雇主聘請一個男性的家管,
也是完全符合劇中設定的雇主和勞動力的解釋的。
再說,平匡在戲中想要聘請美栗的原因在一開始的時候也說了,
是因為美栗煮飯好吃、做家務細心(清紗窗)等等這些實際的理由,
並沒有說是因為她是個妹子所以和其他人比起來更適合養在家裡。
(但結衣的美不容質疑)
所以這部戲把婚姻中的女性勞動力拉出來,
變成是她們可選擇的(勞動有薪),
而不是像傳統的"女性結婚就是要為家庭做牛做馬",
正好是打破傳統的性別框架(女人就是要....),
所以真的是太喜歡月薪嬌妻還有結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