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提醒】
本文有"重版出來"和"校對女王"些許劇透
====================================================================
板上應該有許多人都看過"重版出來"
也應該都還記得第八話尾聲
漫畫家山縣留羽在未事先告知的狀況下
親自去到書店 向長久以來支持她的粉絲店員親口致謝
而那位店員因為偶像突然現身 激動到似乎連呼吸都有點困難
"重版出來"讓許多人看到哭
我自己也掉了兩、三次淚
而這一段 便是其中之一
還記得 看第八話的那個半夜
正好我白天在工作上遇到一些令人沮喪的事 甚至為之失眠
未料因為這段情節 竟然瞬間被療癒了
"重版出來"有如為觀眾門打開一扇窗
讓大家得以一窺日本漫畫出版業界種種
同時注意到許多自己可能平日未曾多加注意的幕後功臣
而本季的"校對女王"
劇情主軸之一也是從這一點去發揮─
因為這樣那樣 作家們終於強烈意識到校對人員的存在
進而直接面對校對 肯定他們的付出
只是 大同小異的情節一次又一次上演
不免略嫌單調
而且 有些地方
也讓我覺得過於理想化 或者感到疑惑
比如說 劇中校對人員的工作
除了文字勘誤 還包括製作模型、為作者的疏忽設想合理化方案…
以及實地確認
我不清楚日本出版業的校對是否真的得做到這種程度
但在台灣 我還真的沒聽說過(有嗎?)
再說 如今我們有電話、有網路
還有Google Map
智慧型手機也可以方便地拍照、錄影、傳輸 即時溝通
動不動就來個實地確認 會不會太誇張?
然而 也只是疑惑
畢竟我不曾接觸過出版業(更別說是日本的出版業)
而且這是戲劇 不是寫實報導
無須在這些事情上糾結、較真
但也正是因為這樣
若問我這部日劇好不好?值不值得看?
我想我只會給出還可以、不算糟…這一類不推不踩、不痛不癢的回答
雖然如此 本季日劇之中
它還是讓我比較有感、可以被觸動的一部
只因為過去工作上的一些經驗
正好讓我對它的主題格外能夠共鳴─
曾經 在不同時期
校對文字與資料也是我的工作內容之一
可能是書籍 也可能是電視節目字幕或其它
以電視節目字幕為例
拿到聽打人員交過來的文字檔
在上字之前 通常得再校過一次
同樣的工作
有人會一邊上字一邊校 看到有錯再直接停下來改
若有遺漏也沒關係
反正播帶交出去後 編審還會看過一遍
有人只是在電腦上直接把文字檔看過一遍
檢查有沒有錯字 或者不當斷句
這兩種方式 都不用花太多時間
也有人 如我
會自己再從頭到尾聽過一遍 仔細審核
一一確認專有詞彙
得花的時間 當然增加許多
連帶還會引來旁人對工作效率的質疑:
為什麼人家一下子就校完了 你卻得校那麼久?
有時候 也免不了會自我懷疑:
校那麼仔細有必要嗎?
觀眾、讀者會在乎嗎?
真有人會注意到嗎?
改或不改有差嗎?
早點下班不好嗎?
許多事未必有對錯
就是各自選擇的要求標準不一樣而已
而我往往總是選了會自討苦吃而且吃力不討好的那一種
雖然滿足了自己 卻也偶爾覺得落寞
相信板上已經進入職場的人們
有一大部分也都從事著類似的工作─
平凡 不起眼 沒人注意 缺乏存在感
日復一日做著大眾眼中無足輕重的小事
一本小說
大家習慣只去注意封面上大大的作者名字
一部電影
榮耀(或者批評)向來也都針對導演或明星
只有自己知道 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讚美也好 責難也罷
自己也都有一份 即使只是千萬分之一
並非爭功
只是因為真的用心付出過
人們都難免希望自己同樣可以被看見、被肯定
所以 不管翻雜誌、聽CD、看電影…
我總會去瞧瞧工作人員名單
即使很可能看過就忘了 即使人家根本不會知道
但在那個當下 我還是習慣好奇是哪些人、是怎樣的團隊
共同完成了那件"作品"
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中的一顆小螺絲
老掉牙的道理 我們從小到大聽過無數遍
每顆螺絲可替代性或有不同 但都不可或缺
就像考試答題
再高分往往也得一題一題、三分五分這樣累積
這顆螺絲鬆了 扣0.1
那顆螺絲鬆了 扣0.5
東扣西扣 一件原本應該可以拿九十分的產品
可能變成八十分
差了十分
有些人無所謂 有些人很在乎
或許平凡 卻不簡單
這部劇再次透過一些故事 避免流於說教
提醒大家這件事
只是現實終究不比戲劇
大多數時候
各種努力、堅持、細節依然會被無視
大多數人
還是只能甘於平凡 習慣被忽視
繼續忠於自己的選擇
偶爾看一部類似"重版出來"、"校對女王"…這樣的熱血職人劇
補充一點正能量 鼓舞自己
撫慰一下落寞的心情
然後 隔天起床
繼續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