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過世的新聞,在我的周遭,其實僅是飯後談資,
彼此或許分享分享「何時接觸金庸小說?」「喜不喜歡他的小說?」這樣的淺輕小談,
但從未深入,對談的氣氛裡也感覺不出有什麼強烈的情感波動。
感覺就是一個九十四歲知名老者的逝去,
並未掀起甚麼波瀾。
也讓我不禁想:若是四十九歲(剛寫完鹿鼎)而非九十四歲,
群眾的反應或許會完全不同?
而我自己,坦白說,對於小說作者的逝去,
心裡的感受,也僅是平靜,甚至,是淡漠。
但這絕不表示我不喜歡金庸小說,
反之,若要排出我「此生最愛十大小說榜」,金庸小說必然可以佔到六名之多...
當年PTT武俠板裡的一群金庸迷,醞釀許久最後成功的金庸板獨立運動,本人也躬逢其盛
...
在金庸板也留下了許多討論,心得甚至投書金庸茶館,文章也有幸報刊...
所以金庸小說是我人生的經典,我毫不遲疑。
即便是多年之後,只要有人想接觸金庸,
我依然堅持閱讀金庸只有唯一一個入口:就是《射鵰英雄傳》。
...因為《射鵰》是金庸所有故事的核心跟起點......
起點。
朋友的小孩十二歲,生日將近,
想想或許送部小說給他當生日禮物也好,
畢竟現在的小朋友,總是低頭黏著在手機遊戲上,
只期待在這樣全然五感刺激的網路世代,
還能讓他至少有處理龐大文字資料的能力。
而這個起點,當然不能隨意,
在這樣的環境氛圍裡,也自然想到《射鵰》。
架上一套新修版金庸,不屬於我,但要隨意取看卻也沒有任何困難。
一放好些年,卻始終未曾好好看過這傳聞中大修的版本。
收藏的二版不在手邊,
所以取下新修版《射鵰》一邊回味,順便想想是否適合當作禮物...
只是,才第九頁,曲三才說完話,迎著夕陽殘橘老頭子似的背影還在眼前...
一個小女孩忽然跑出來說要殺老虎!
咦?!
不對!
這節奏不對!
整個卡住,難以為繼,
一股憤怒與焦躁感從心底湧了出來。
那瞬間我懂了:
原來故事早已與作者分離,
當作品被眾多讀者閱讀之後,已經擁有自生的能量,
而存活在千千萬萬讀者心中的故事,
作者任何改動作品的企圖,都是註定會被作品透過眾多讀者來反制。
這也終於解了我心頭的疑惑,
更加明白,
我所鍾愛的,
是小說,是故事,
而故事究竟為何人所寫?
我其實早已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