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ejnsaryai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之銘言:
: 我發覺每次只要講到跟獨孤求敗有關的事時,比如獨孤九劍、無招、無劍,常常都會
: 出現個問題。
: 那就是在定義都沒搞清楚的情況下討論,其結果就是常常在雞同鴨講。
: 所以我在這邊用條列式說明好了:
: 1.無招是指不拘泥於固定形式的招式,在掌握住該門武功核心意涵後能隨意出招,但
: 招招都符合其意
: 2.九劍的要旨是料敵機先,能預判出敵方下一步動作進而看出破綻
: 3.無劍是指不拘泥於拿固定劍體,隨手拿個東西都能拿來使劍,甚至空手使劍也行。
: 但並不代表達到無劍後就完全不拿劍。
: 個別詳細說明:
: 1.無招
: 這邊要先說一點,風清揚在教令狐沖時可是先教無招概念之後才教九劍,也就是說無
: 招不是獨孤九劍。
: 無招指的是出招時不拘泥於固定形式的招式。
: 無招是一種武學理論、概念,懂了無招意涵之後能將無招概念套用在任何武功上,變
: 成無招版XX武功。
其實懂道家和孫子兵法的人 看這些討論就很明白
比方說無招甚至無劍的概念
在道家思想中 無為是「不為刻意之為」
這點若懂 就很容易搞懂 「無」的定義
並非「沒有」也並非「虛無」也並非「空白」也並非「不存在」
而比較類似「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不定/未定/未分/混沌
在孫子兵法中 就是形勢 (軍形篇 兵勢篇)
而在道家思想中 這種「無」的概念 有思想面和行為面
也可說是 形而上 和 形而下 兩種面向
一是不限定方法手段
一是連思想精神都不受限制
總之是一種內->外 思想->行為 的對應關係
所以 大概就是 無招->無劍 這樣的內外關係
畢竟道家思想 是比小說中的武術武功 更重視精神層面的
這也反映在太極拳劍上 所以重要的是劍意 而非劍招
硬要湊起來的話 就是 劍意>劍招>劍體
而這個原則其實 倚天「太極」和笑傲「無劍」
甚至神鵰的「均可為劍」 都符合這個部分
這部分都是屬於道家思想
但接下來 滿足無意無招無劍之後
就有「兩條路線」
這兩條路線也不意外 一就是「快/先」 二就是「內力」
前者對應到笑傲的葵花辟邪甚至九劍(這裡還有細節 後表)
後者就是太極拳劍和重劍的路線
也就是抓到重點 重心拼重心
楊過呈現出的就是重劍的內力或大力
而小張呈現的 就是對上阿二戰的九陽硬碰硬
老張也說自己受傷內力不足 太極能黏引阿三
但阿二上來內力硬碰 他就沒有把握了
這條線走的就是重心核心的關鍵
也就是「攻敵所不可不救」
戰例就是小張阿大戰的中宮直進 和令狐沖虛戰的中宮直進
一旦攻其重心 守者若懂得回防 將在此不可不救之點交手
那最後就是硬碰硬 強者勝
所以小張對阿二 太極拳最後還是得以九陽勝
小張對阿大 最後還是以九陽夾倚天守 九陽木劍砍手勝
(在兵法上 除了擒賊擒王 甚至會強調攻心為上 是不可不救之點 此處不多談)
很有趣的是 一是「快/先」 二是「內力」
這兩點剛好就是楊過的領悟:
「於是折攀樹枝,削成一柄木劍,尋思:
“玄鐵劍重近七十斤,這柄輕飄飄的木劍要能以輕制重,只有兩途:
一是劍法精奧,以快打慢;一是內力充沛,恃強克弱。”」
個人在此還沒有定論 或說並不想侷限 也不想強分兩者強弱
其實兩條路線 在道家思想/孫子兵法/金庸小說 都能找到各自對應
這邊回說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開頭強調廟算 算贏了才打 沒辦法算贏/沒把握就不打
很快就到前面講的「形/勢」
常聽到的就是「兵形象水」「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這些耳熟能詳的說法
有些人會把他解釋成動能位能的轉換 或者強調與場合與時機的應對
這都不重要 繼續往下講
當大家都懂「形勢」那就要看「奇正」
白話說
大家都知道的叫做正 只有我想到的叫做奇
能被對手想到的叫做正 對手想不到的叫做奇
所以「以正合,以奇勝」
大家都懂「奇正」之後 那就比「虛實」 這邊也不廢話
簡單說就是「避實擊虛」 進一步是「運虛御實」(沒空隙就製造出空隙)
問題是 當雙方都是高手 雙方都懂得 「形勢、奇正、虛實」
也就是說 大家都能滿足道家思想和孫子兵法中的 無為 無招 無劍
那要怎麼辦呢?
那就要「先」
孫子兵法這裡提出「先」
廣義來說「先=快」
這就是前述的「劍法精奧,以快打慢」
對應到笑傲的「葵花」「辟邪」甚至「九劍」
但是精確來說 「快」和「先」 是不一樣的
(笑傲非我專長 以下要是有問題 歡迎指正)
葵花和辟邪 屬於快
當然 這個「快」 起因於內功 向外可以反映在劍招 針法 身法(參考版主整理)
(硬要說的話 古墓派/玉女系列/小龍女完全體 也廣義屬於這個系列)
但是在這裡 「九劍」是明顯不同的
九劍不是「快」 而是「先」
「把東西放對位置」也就是重心或核心 或不可不救之處
而且是「提前放對位置」的這種「先」
在笑傲中描述的九劍
就會出現 「把劍尖放在關鍵位置/預測位置」
對手就會自己湊過來 的這種 令人驚訝的神奇魔術
這和另外兩種「快」系的武功 相比
在懂思想的人看來 就是「明顯不同的設定」
兵法上 快 是指你 行軍快
武功上 快 是身法快 劍法快 劍招快
但是 兵法上 你再怎麼「快」的行軍
都比不上我早兩天就「先」在那邊等你
武功上 就是先把劍尖放在你必然湊過來的關鍵處
因此你非得中劍/撤招/撤劍/投降
回頭說兵法
兵法上既然行軍要快 更要先
但雙方都快 雙方都先 那要怎麼辦?
先中之先 就是「先知」
所以要完整快速提前的情報網
這種完整快速的情報網 反映在「先」
一方面是「先知」
另一方面「先知」也能幫助「廟算」 出戰前就算好勝負和計謀(始計/謀攻)
再一方面要能夠「先知」最好方式就必須「用間」(孫子兵法末篇)
甚至在某些地方 會強調「引導對方照你的路子走」
這也就是「用間篇」中的「反間」
在火鳳中叫做「讓對手知道你的下一步」
在笑傲中 左就是被岳這樣陰了
整個乖乖照著對方安排的步子走
但最後一步 人家棋高一著 多算你一步 就夠贏了
講完兵法 回頭說
所以笑傲的三大武功「葵花」「辟邪」甚至「九劍」
其實對應上的就是快和先
相較於前兩者是「快」
九劍其實是「先」
但「先」又受限於「先知」
所以九劍會提到 你最好能先知道對方的招 才有辦法依招破招
所以岳對令狐之戰 (這裡我記得不熟 是依照前陣子版友討論的印象)
岳第一輪 讓令狐壓力很大
但是到了岳用第二輪 開始出現重複的武功
令狐就比較有辦法靠九劍來破招了
另外前陣子有文章
提到林平之的長輩 流傳過「變招不完全版」的弱化辟邪
林平之還是某個主要角色發現 招式很相似 但變化總是少了一些
基本上這裡只是「奇正」之別 因為你能用的變化比對方少
所以變化少的一方 就會被那些「未知的變化」(奇招) 所攻陷
大概先這樣 有機會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