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sYQC6rD.png
襄陽城的位置在漢水之南(紅圈) 隔江與北側的樊城(黑圈)對望
史實上的蒙古攻宋時 是先圍襄樊多年 最後用回回砲擊破樊城並屠城
最後以此勸降襄陽城
歷史的部分因為小說情節需要改動 這就不討論
但是地理的部分好像也被改很大
明明在 第三十六回 獻禮祝壽裡 有提到一次樊城:
新野與鄧州離襄陽均不過一百餘里,由兩地南下而至襄陽對岸的樊城,一路平野,並無山
川隔阻之險,蒙古鐵騎馳驟而來,只須一日便能攻到。
然而小說裡蒙軍從北邊攻來 完全沒有與樊城接觸的記載 就可以直接開到襄陽城下包圍
樊城直接鬼隱
再者第三十九回 大戰襄陽裡:
於路毫不耽擱,不一日抵達襄陽城郊。史聽得號角聲此起彼落,遠遠望去,旌旗招展,劍
戟如林,馬匹賓士來去,襄陽城便如裹在一片塵沙之中,蒙古大軍竟已合圍。眾人見了這
等聲勢,無不駭然。黃蓉道:「敵軍勢大,只有挨到傍晚再設法進城。」當下七人躲在樹
林之中,除了周伯通嬉笑自若之外,人人均有憂色。
襄陽的北側就是漢水 蒙古大軍物理上如何能夠合圍?
後面也沒有眾人從北方歸來 需要渡江才能入襄陽城的敘述
更別說如果最後楊過斃掉蒙哥時
蒙軍在襄陽側(漢水南側)崩潰 要緩緩北撤 談何容易?蒙軍個個都是輕功水上飄?
郭靖等正追之間,忽見到西方一路敵軍開來,隊伍甚是整齊,軍中豎起了四王子忽必烈的
旗號。蒙古兵敗如山倒,一時之間那能收拾?忽必烈治軍雖嚴,給如潮水般湧來的敗兵一
衝,部屬也登時亂了。忽必烈見勢頭不妙,率領一支親兵殿後,緩緩北退。郭靖等直追出
三十餘里,眼見蒙古兵退勢不止,而呂文德流水價的派出傳令官召郭靖回軍保城,宋軍這
才凱旋而回。
金庸是不是直接把一條漢水 一座(明明自己前面提到在襄陽"對岸")樊城 直接變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