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方式很多,
水庫應該是要擺在最後面的選項,
首先來講高屏溪水資源的問題
高屏溪流域內平均年雨量是全臺第三多,
是臺灣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
也是全臺灣逕流量最豐沛的河川,
流域深入南部多雨區,流域內平均年雨量是全臺第三多,
是第二、三名(濁水溪與淡水河)的1.5倍(不同統計方式略有差異),
是曾文溪的4倍,
高屏溪最大的問題就是豐水期(九月)與枯水期(三月)流量差異太大,
大約是9:1,
以高屏攔河堰而言,『平均』枯水期流量大約是 35cms,
其實高出一般正常取水值 11.9cms 約3倍,
所以往年即使比較乾旱,高雄地區仍不缺水,
只是今年乾旱太嚴重,只有往年枯水期平均值1/3,甚至不到1/4,
所以才會有缺水壓力;
另外則是一般人最常講的缺大型蓄水設施,
以高屏溪豐沛流量而言,又更加凸顯,
因為高屏溪的水資源只利用了12%,其餘88%通通排入大海,
比起曾文溪的65%可以說低了很多,不過高屏溪流量由於是曾文溪4倍,
所以即便僅使用12%的水,其實總水量還是沒有差太多,
甚至在過去兩年,臺南水庫在入秋時都未裝滿,
多半靠著『枯水期間尚稱豐沛』的高屏溪越域引水支援,
因此若不想蓋大型水庫破壞環境,
又想要『妥善』利用高屏溪豐沛的河水,
那麼目前當務之急,
應該要盡可能的充分利用豐水期的水,
簡單來說,
高屏地區應該要全面禁抽地下水,
地下水僅在乾旱時期或原水過於混濁時抽取,
讓地下水變成是一種實質的看不見水庫;
農、魚、工業用水特別是在豐水期,
應該要想辦法充分利用高屏溪水,
而目前仍有許多地方即使在豐水期,都還是抽取著『免費』地下水,
所以應該要盡可能的讓山麓地區的人都規範使用自來水,
也要建造便利的水利設施提供農、魚、工業使用,以減少抽取地下水,
其次就是海水淡化廠的問題
海水淡化廠最大的問題,
就是臺灣沒有『穩定』的缺水問題,
就一般狀況,
臺灣豐水期至少六個月以上,這段時間海淡廠的水(比較貴)誰要用?
或像今年這程度的乾旱,並不是年年有,
所以海淡廠在一般時期,
幾乎英雄無用武之地,
有便宜的天然水可用,有誰願意付較貴的前去買海淡廠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