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真的比公車舒適便利嗎?
請回想以下情況:
以高捷紅線地下車站為例,
民眾透過走路 汽機車 腳踏車 計程車 公車抵達最近的捷運站入口,
找到車位停好車 走上人行道 輪椅使用者要找斜坡上去,
接著下手扶梯,輪椅/推娃娃車/行動不便者要找電梯搭,
別忘了四個出口只有一個有電梯,可要先算好位置,
地下化程度高者如高雄車站或美麗島站或中央公園站等,
必須直下兩層才會抵達售票層,
順利買完票或使用一卡通通過閘門後,再搭手扶梯或電梯往下,抵達月台層,
看準月台方向開始等待列車,
列車進站後,魚貫進入車廂,或坐或站,列車經過黝黑的洞穴...
到了下車站,魚貫走出車廂,找尋手扶梯或電梯離開月台層,
抵達售票大廳,走出閘門,再找手扶梯或電梯往上,
若無手扶梯只能乖乖拾階而上,直到捷運入口,
出了站,再以走路 汽機車 腳踏車 計程車 公車等抵達目的地。
以上是搭捷運的日常,如此看來捷運真的比公車便利嗎?
或只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假象? 滿足國際大都會的想像?
論舒適度,公車也可以有不輸捷運的冷氣車廂和惱人的電視廣告。
請再試想以下的情況:
密集的公車路網,只要步行數分鐘到街口即可候車,
沒有土地徵收 沒有高架或地下化的問題,只要有公路就能有公車,
不用祈禱捷運可以經過你家,也不用擔心住在偏鄉小路
公車視運量可以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急行車也有普通車,
智慧型候車系統提醒等候時間和路線,掌握即時路況
棋盤式的轉乘路網,以街口為座標轉乘,即使新手遊客也能輕易上手
低底盤方便輪椅和行動不便的人,電動車降低廢氣排放,明亮舒適的座椅和報站服務,
窗外風景是直覺式的街道導引,除了司機還有隨車員(或電腦)協助上下車和諮詢,
下了車幾步路就能抵達醫院 百貨公司 菜市場 學校 辦公室 公園
也因為路網如微血管般遍布,提升居住品質活化區域發展,而不是地價炒作
票價也只會是捷運的一半。
捷運從開發到營運背後藏著許多社會不公義和世代間的失衡,如:
土地開發和徵收
工程的耗費和環境的破壞
高額的票價和維護成本
路權的獨佔和經營權的專斷等
軌道運輸有其歷史淵源和侷限性,
如作為城際運輸穩定且可靠,城內交通則不然。應看做是不得已的最後手段。
公路運輸的歷史比軌道更久,載具也更多元,看似老叩叩卻還有許多改善的空間,
隨著科技的發達,無人車/共享經濟/特斯拉車等新的方法都在宣示新世代的交通方式,
老年化日趨嚴重的台灣,點對點的直達公路運輸,遠比僵化的軌道運輸來得方便,
如何改善公路運輸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才是前瞻未來該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