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00249
2.完整新聞標題:
曾研究彌陀新機場可行性 民航局:有7困難點
3.媒體來源(作者/媒體)/完整新聞內文:
自由時報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
近來因高雄市長韓國瑜提出要於彌陀興建機場課題,
對此,交通部民航局曾於民國105年,彙整歷年高雄縣政府及運研所評估情形再進行研究,
若發展雙跑道、可24小時運作,所需面積約為1000公頃以上,
主要有高昂的陸路用地取得費用、空域衝突、填海造陸工程具高度不確定性、
環境影響評估、工程建設成本高昂、建設時程長及欠缺聯外運輸系統等7個主要困難點。
民航局研究主要7項困難點包括:
第1,彌陀地區周邊受台南機場(空軍台南基地)、空軍岡山基地、空軍屏東機場、
陸軍歸仁基地、海軍左營基地所環繞,空域嚴重受限。
第2,用地取得費用昂貴,粗估陸路用地取得費用,
將超過新台幣2000億元以上,尚不含拆遷補償費。
第3,工程困難,彌陀地區土地多為鹽鹼地及漁塭地,陸路區域填土工程較為繁瑣;
此外,彌陀地區從沿岸往外海,海底深度急遽達10公尺至20公尺以上,
離岸10公里處有澎湖水道(最深處超過100公尺)經過,
再加上洋流影響,填海造陸工程可行性待檢討。
第4,未來新國際機場航機起降不受干擾,
至少須停止台南機場、岡山基地及高雄機場等3座機場起降。
第5,新建機場將對彌陀地區漁塭地及生態環境衝擊,
並對在地居民生計產生影響,當地民眾還需凝聚共識。
第6,欠缺聯外運輸系統,當前彌陀地區是以台17線(西部濱海公路)為主要聯外道路,
若作為新國際機場發展場址,尚須投資興建聯外道路及軌道運輸系統,
才能滿足聯外運輸需求。
第7,工程建設成本高昂且建設時程長,依民航局專業評估,
建設成本至少需5000億元以上,
建設時程自可行性評估開始至施工完成,所需時程至少25年以上。
因此,當時完成評估後,交通部基於南部目前並無新建24小時營運國際機場的適合場址,
且為提升高雄國際機場服務水準,並吸引業者開闢航線創造市場,
率先推動「高雄國際機場2035年整體規劃」,
預計投入252億元新建國際航廈、轉運中心、維修棚廠、汰換空橋以及改善滑行道等設施,
完成後將可提供年容量1000萬人次以上旅客服務,
足以滿足高雄未來發展需求(依據運量預測,高雄機場在2035年客運量為870萬人次),
並帶動南部地區發展。
備註:
民航局算是國內最專業機關了 大家就看看吧 參考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