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高雄辦『跨域交流Open Mic』活動的主辦人丁丁,把這一套活動運行在高雄,
每個月1場,到現在也超過半年了。想提供一些資訊,以及以主辦人的角度分享
一些想法。
這個活動很簡單但特別,參加的人把原本「聽講座」「被服務」的印象丟掉,變成
自己是個自主的人,來到這裡與別人「平行交流」、自由社交。前面會有每個人
輪流自我介紹,所以你會知道可以跟別人聊什麼,或是讓別人知道能跟你聊什麼。
這個活動源自於台北交點(5年以上了),我參加過10幾場後,把同樣的規則用
在這裡。之前也有"圈圈",但後來台北交點、圈圈等都逐漸消失了,因為主辦
的人會忙。我自己也有正職工作。
2019年4月,我在ptt高雄版發文問如果這種聚會有沒有興趣。5月開始真正來辦。
辦了6場,來參加過的人有:心理師、表演藝術者、國小老師、軍公教但支持年金
改革的、創業家、直銷、做程式教學的、設計師、最近剛被fired的、口譯師、
8+9、很熟榮格學派以及課題分離的、小模。
https://i.imgur.com/jpf4ooz.jpg
Open Mic 讓人上台講過的主題有:
「同婚過了,但你真的了解同志嗎?」
「八年級生的斜槓思維」
「15分鐘日常心理教室」
「BDSM搞什麼?那些看不見的光與影!」
「支持送中的人在想什麼?我們該怎麼說服他們?」
「憂鬱是為了讓你面對自己 - 我如何度過憂鬱症」
https://i.imgur.com/VDEzo7x.jpg
以及單口喜劇(又稱脫口秀,但是是素人等級的Open Mic)
「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才怪」
「我覺得不行」
「教學這件事,喜歡、愛與道德」
https://i.imgur.com/BaMfije.png
講講我自己,我自己是屬於"逃避依戀型"人格,就是喜歡交朋友,但不習慣跟
別人太好,一旦太close,我會怕,會稍微退開,保持一點距離會讓我覺得比較
安全。
所以,當我變成這個活動的主辦人後,我發現我很適合做這個,因為這個活動
就是「每一次來的人都不一樣,有些人會再來,有些人不會」。人會來來去去,
對參加者來說,他久久來一次,遇到一大堆不同領域的人,覺得很新鮮。但對
我來說,我會看到一次又一次、各種不同領域的人。從一開始的新鮮感,到
後來的無感。
為了要吸引新的人類來這個活動,(因為這個活動是交流,大家都想認識新的
朋友),我開始下臉書廣告,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個資訊。因為我身為主辦的
角色,我知道一旦來的人數夠多,那大家在活動上遇到自己有興趣的人機率就
越高。幫大家把人數衝到一點的人數,是主辦活動的責任。
但是有好幾個月來,我發現我的心思全部都被抓在活動人數上,常常盯著報名
的數字太少在煩惱,想著還能怎麼做、怎麼行銷。但是這違背了我的初衷,
因為我覺得,這個聚會活動要長久運行,不能自己太累,得輕鬆辦,輕鬆才能
長久。辦6個月後,我開始萌生退意,但是想了想,我想要的是讓高雄能有
一個這樣子的聚會存在。
一座夠文明的城市,就要有這種可以讓人與人實際交流的聚會。
主辦的人不必太大費周章,因為真正重要的是每個人能和跟別人交流,交流才是
重點,活動本身、演講什麼的並不那麼重要。
想要提供一個平台,讓我愛的高雄人,能有機會跟其他"也想認識別人"的人交流。
最後講一下我能給的,以及我缺的。
1. 想在高雄挑戰 Open Mic 講笑話? 找我。5分鐘段子可以用!
2. 有特別的主題想講,找我,我再告訴你規則。
3. 有人想嘗試活動攝影,找我。
4. 有人有便宜的場地(需有投影機),希望能跟我說。現在的場地是3小時900元,
但是常常被參加者抱怨太小,因為人數多大家講話多,就太吵。但我為了控制
成本所以找不到更大的場地了QQ
(因為已經run了半年,所以有一些系統、制度就漸漸出來了,最近也有主持人
來幫我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