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affodils (發現以前暱稱超蠢的)》之銘言:
(原文恕刪)
其實基隆的大量違停有幾個面向的因素
1、土地少
2、開車人口持續增加(天氣因素、通勤需求)
而在第1點,土地少的部分又產生兩個結果
一是因為土地少,道路規畫比較狹窄
因此只要有路邊違停的狀況
影響就很大
以市區愛二路、愛一路(崁仔頂區域)、孝三路這幾個區域來看
原本的兩線道只要有違停就變成一線通行
https://imgur.com/mNQwy6K
https://imgur.com/gD1TxRE
因此對於一般用路人、居民來說,只要有人違規停車
就會非常有感
而只要有一台車違停占用了一線車道
就會有人跟著開始停車
接著整條車道都會是違停車輛
二是土地特性
在基隆若想好好利用空地建造機械式立體停車"塔"
除了天氣因素的維修成本較高以外
就是地基考量
像先前的東岸停車場因為地基打太深
每年都會往上浮起2~3公分
所以若要在市區土地上更有效的利用空間
成本也是非常的高
(不過這部分我並非專業,還請大神可以更進一步解答)
再來就是第2點的開車人口增加
基隆因為天氣、通勤等需求,人們對於開車這件事越來越習慣
也因此各行政區的居民多以汽車為主要交通工具
根據先前看過的一份數據顯示
每天(工作日)光是開車往台北通勤上班的人口就有5萬人
而且還在持續成長中
這部分的人口也因為開車習慣了
所以若是要從居住地來到市區也不會搭乘公車
這些人口在住家附近與公司周圍可能都有租車位
對於該區域雖然造成停車壓力但至少還有地方停
但來到基隆基隆街上
在停留時間不長的情況下
很難想像人們在平日(路邊好像可以停的情況下)
會願意停車在仁愛市場地下停車場
然後走到廟口吃飯再回去取車
有版友提到
違停就透過強力執法來解決
我相信這麼作會有效果
但在解決停車空間的問題前會很難貫徹到底
警察的人力、社會的成本都會大幅提高
鞭子跟糖果並用的策略才會真正有效果
嚴格取締執法是鞭子
再加上停車便利性或減少車輛進入市區(以市區為例)
後者的執行規畫就需要大家集思廣益了
像是從停車場到主要商圈有暢通且完整的雨遮規畫
機械式停車塔的引導、行銷配合
停車後的步行動線改善都是我覺得應該會有效的方式
另外前幾天跟朋友聊到這話題時
出現一個有趣的論述
就是若鼓勵民眾在市內短程交通中騎機車的話
是否能降低道路承載量與停車需求?
畢竟路邊一個汽車停車格,大概可以停6台機車
若要設置停車塔
機車停車塔成本與空間需求也更低
不知道大家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