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月票制實施不到一個月,已經有國道客運通勤族感受到等車時間明顯拉長,且漸漸成
為常態的感覺了,這還是在學生通勤大軍放大假,且天候狀況穩定的時期的狀況。國道客
運會逐漸成為基隆人通勤的首選,主要原因就是路線多元,可及性高,不用先到市中心就
能到站牌,因此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和里程。但國道客運在月票制之下,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就是無法發售自由席(站票),而台鐵的區間車、PP自強、捷運、走一般道路的公車,則沒
有這樣的限制,因此當月票吸引更多人不開車、騎車,改搭大眾運輸工具後,其他城市的
人頂多就是感覺上車坐到位子的機會大幅降低,車廂變得擁擠一點,尖峰時上下車變困難
而已,少了車子在路上塞,交通也會變得比較順暢。但對廣大依賴國道客運的基隆通勤族
來說,因為原本客運業者的運能就有限,在班次無法增加,又沒有站票的情況下,就只能
讓站牌前大排長龍的情形一再發生。
但我們能期待業者主動增加班次嗎? 有人說現在因為缺工,所以司機不好請才造成部分路
線恣意脫班,尖峰時無法加發班次。但其實在1200月票制後,如果這是個不知道什麼時候
就會喊卡,要看政府財政狀況而定的不穩定政策,現在就算有補助,也不會因為你增加班
次就增加補助金額,那業者怎麼敢買新車、增聘更多人力呢? 除非政府像補助台鐵那樣,
連新車都直接編預算幫台鐵買,虧損了也直接由政府吸收,台鐵員工退休金也政府負責,
但這樣乾脆把全國交通業者通通收歸國有算了,想也知道不可能。而且1200這票價以後要
怎麼調整,誰來調整都是在沒有透明機制的狀況中,如果這政策要實施個10年以上,但票
價不能隨著環境變動而讓業者增加收入,那未來的通勤品質可能不是浪費30分鐘等車的問
題,而是性命交關的交通安全隱患,豈是每個月省個一兩千塊值得每個人交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