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google.com/amp/s/news.pts.org.tw/article/705635/amp
四接3.0外木山填海預定地 環團公開水下生態調查成果
發布時間:2024-07-19 13:04
協和電廠四接3.0選定基隆外木山海域作為填海預定地,環團認為外木山海岸缺乏完整的
生態調查資料,因此邀請中研院生態研究團隊與潛水人員,實際下到填海預定地進行生態
調查,發現外木山海域特有的東北角珊瑚群聚孕育豐富生態,呼籲開發不應永久「都更」
海洋生物的家。
台電推動協和電廠四接2.0方案至3.0東移方案,因預定地填築區域與基隆市的水產動植物
保育區重疊,環團認為,對於填海預定地基隆外木山海岸與海域生態傷害極大,因此邀請
專業的中研院生態研究團隊與潛水人員,實際下到填海預定地進行生態調查。
今(19)日公布「四接3.0填海預定地水下生態」調查成果,發現外木山海域特有的東北
角珊瑚群聚,孕育東北角海域沿海豐富的生態以及沿海漁獲的來源。這些位於東北角海中
難得的珊瑚群聚,可能是未來溫室效應、越來越熱的海洋之下,珊瑚僅剩的庇護所。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博士說明,外木山海域的高緯度珊瑚群聚是
台灣北部目前狀況最好的生態系。而與這片珊瑚群聚接鄰的「沙地」對於提供與珊瑚群聚
的各種生物扮演覓食、躲避掠食者以及居住的角色等重要的生態角色。
在7月1日的探勘中,以1支氣瓶、約40分鐘的時間,就發現許多的秋姑魚(羊魚)小魚在
這片沙地上覓食。秋姑魚成魚成長之後,在礁區與沙地之間覓食其他蠕蟲類的無脊椎動物
,同時也提供給其他更高階掠食性魚類的來源。
社團法人基隆市野鳥學會常務理事鄭暐指出,填海造地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僅是填築區
的生態毀滅,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的生態功能和循環系統都有嚴重的負面影響,營養鹽循環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等,此刻都因氣候變遷和人類開發正極大地改變。
實際下去填築區查看,海中砂地上的零星礁岩就是魚苗的育幼場,喜砂生物的主要棲地。
鄭暐補充,在能源轉型的路上,天然氣是過渡時期的方案,沒有理由去永久都更海洋生物
的家,更何況這樣的都更會對人類造成更巨大的負面影響。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協和四接不僅破壞「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
的生態,更威脅基隆港市未來的安全與發展,且在軍港附近設置兩座大型儲氣槽更有國安
疑慮。基隆長期北電南送,已承受火力電廠空污近百年。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協和新1號燃氣機組2030年6月才能商轉,2號機更是至2033年底仍無商轉規劃,距淨零轉
型目標年,只剩很短時間。應以節能、能源管理、儲能及再生能源等「永續四能」取代「
協和四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