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次數:1
在不動原文的情況下,
加了一些更詳細的備註,
發現話如果不表達清楚,
就會引發別的戰爭,
這也算一種人間bug吧XDDD
———————————————
我看過的生存遊戲題材只有泰國電影「13駭人遊戲」跟美國的「飢餓遊戲」三部曲,還有
「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前兩部我都非常喜歡,最後一部我食用得有點消化不良(哈)
最近魷魚遊戲討論度很高,但喜好度似乎五五波,覺得不夠好的人很多,但我真的覺得它
在戲劇結構裡是有順的,不過以戲劇概論來說,要完全沒有bug的戲很少,所以有沒有bug
是「另一個議題」,而且我們的人生中也有很多bug,只是我們自己沒開上帝視角,會忽
略掉。
標準三幕劇結構,序幕基調很完整,主角的角色跟缺憾也破題得很快。第二幕分上下,上
的部分開始冒險,催化事件發生,並且在視覺上大量充滿該片的特色,場景很像偶像實境
節目的宿舍。下的部分開始轉成情感折磨、挫折、絕望,然後覺醒。第三幕,讓觀眾了解
前面發生的所有事,都是為了迎接這個結局。
其實這樣的三幕劇,第三幕幾乎很容易讓人覺得說教意味太重,但我不懂的是,為什麼這
麼排斥被說教呢?如果說的有道理,接受也可以,不是件壞事啊。(補充:單純疑問句,
個人可以接受說教,但不代表不愛說教式的觀眾有問題)
但是不愛魷魚遊戲的觀眾(補充:身邊的人、一些網文)大致都有說到幾點:遊戲關卡太
簡單、劇情太容易猜到、男主人設問題。
如果一部戲是一道菜,而一道菜會有一個主要食材,這部劇很明顯不是拿來燒腦的菜色啊
!他是拿來反省自我與探討權力體制的菜色,這一點做得很明顯,而且在這中心思想裡它
表達的很順,很三幕劇,這樣的戲,有人不喜歡很正常,但目前不喜歡的人,似乎都是先
誤解它,才不喜歡它。(是指戲劇風格的部份)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這部戲的基調是建立在燒腦呢?於是不夠燒腦,就成為它的缺點了,好
像有點變成,拿本來就不屬於這個作品的佐料跟製法來嫌棄它不夠好。
就好比是在說:「為什麼麻油雞裡面沒有放三杯雞的九層塔?我覺得三杯雞跟九層塔的味
道比較重!」但是他本來就不是三杯雞咩,雖然都是補雞料理,但製成方法完全不同吧XD
再說,這部劇既然是拿來探討權力跟體制的,主要就是拿來反映童貞的我們,在長大了以
後,其實也不過就是身體長大變老的小孩,我們也不見得有成為真正成熟、有智慧的大人
。
我們只是接觸了比較多的「社會伎倆」在獲得勝利、在動歪腦筋、在保護自己,無論我們
有沒有參加魷魚遊戲,會不會失去生命,但我們也在這世界上被體制控制,做著差不多的
事,身分可能是老闆、主管、下屬、勞工、犯罪者、邊緣人、年長者、魯蛇...等等的。
可是最終我們都有選擇,第二次的遊戲回歸,不就有人選擇不回去參賽的嗎?所以這道菜
色,其實不是拿來猜的。
它的確很好猜,但是它動人的部分,也正好就是那些猜得到的情節,一步一步的發生了,
卻無力改變。就好像你看著你朋友,明明交了一個爛男人,你知道她會越來越糟,你卻只
能眼睜睜看著它發生一樣。(我知道這比喻有點粗糙XD
在社會走跳這麼久以後,我祈禱著這些情節有被逆轉的空間,把願望投射在這部戲裡,期
望能感覺到多一點的善意。
比如,男二看起來就是企圖心很強最後可能會不擇手段的人,男主就是標準的賭徒性格但
是又算不上壞人,女主就是被世界糟蹋過後防衛心很強但只想獲得幸福生活的人...
包括最後一定是男二跟男主的對決,的確都很好猜得到,但是,就是因為猜得到,才讓我
感覺到,對於這個世界的心酸,覺得連在戲劇裡面,怎麼都跟真實人生差不多呢。
我們都知道怎樣能存活,也知道有時候說著違心之論才能步步高升,也知道怎樣討好當前
強勢的陣營,好讓自己能再走遠一些,這些它都演出來了。
這是我喜歡這部戲的原因,因為它讓我想到自己,是不是也在這遊戲之中,成為傷害別人
的人,卻自以為自己是對的。
或許有些人看戲的原因是為了娛樂,而另一些人看戲,是為了找到關於自己的答案吧。
※ 引述《a0802459 (阿爾狄)》之銘言:
: 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看這部作品
: 小弟我也趁著昨天把這部作品看完了
: 但難免的也把過去同類型作品做比較
: 覺得比較感人的就彈珠這段
: 男主X老人、女主X女配
: 遊戲設計的過於簡單童趣沒做更動
: 雖然貼近現實但有點無聊
: 反而愛麗絲之國的兩個髪小死掉
: 讓我感觸比較深太多
: 日本同類型作品也相對多跟成熟
: 賭博默示錄、聽神明話
: 大逃殺、際今之國、詐欺遊戲
: 雖然導演表示沒抄襲問題
: 這部的背景設計跟詐欺遊戲雷同度頗高
: 找窮人玩遊戲+面具人+面具人是過去優勝者
: 或是很多人很像聽神明的話
: 有到佳作等級卻不是神作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