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採訪真的很長,但是非常有深度!
是防彈少年團2013年剛出道,房PD就接受的採訪,
PTT下篇內容提到房PD對於韓國音樂市場與經營商業性公司的想法。
發布日期:2013年7月30日
新聞來源: http://www.weiv.co.kr/archives/6408
翻譯: itshailey (多年前翻的翻譯,如果有卡卡的部分請見諒XD")
網誌版(全篇) http://antilove.pixnet.net/blog/post/30758632
[IDOL MAKER] 房時赫代表│具有意義的商業性公司,與一般偶像不同的偶像
車: 其實BIG HIT推出GLAM時,我的反應是「BIG HIT推出偶像?」
要比喻的話,就像是礦泉水公司在汽水事業中一目了然。
在內部經驗不足的立場上,做了何種判斷?
房: 和公司的色彩相比,必須掌握音樂事業的動向才是問題。
我認為無法再靠不是偶像的單純歌手,來營運具有商業意義的公司。
若是和非偶像團隊工作,和經紀人分紅是最好的。
寫出好歌來製做,再由經紀人宣傳,5:5對半分收入。
不過,比起這種體系,我曾提議打造具有商業意義的公司,
並提出某種模式,就像現在的SM經紀公司。
我覺得SM是在音樂商業的興衰中,仍持續成長的公司。
想著要做出這種模式,開始推偶像團體,這可不輕鬆。
原本覺得歌曲好就行,但那並不是全部。
偶像市場無法靠我一人的力量或單純一首好歌就能撼動,
這隨著要如何攻下目標市場有所不同。
所以新人開發針對偶像,招集全體職員討論,做了很多功課。
但是KNOW-HOW不能靠做功課產生,
我發覺這不是單純靠製作者的感覺就行,所以讓步了很多。
車: 於商業脈絡,您對於BIG HIT的方向、前途感到苦惱。
無論如何,您對於市場或商業性應該也有有個人的判斷吧?
特別是GLAM和Vocaloid SeeU同台,或是讓嘻哈偶像防彈少年團出道。
房: 我覺得那不僅是藝術家CEO,也是所有CEO的品德準則。
不能拿單純分析市場的結果來判斷。
首先那種判斷就是我會喜歡的東西,
大概三星或蘋果也是一樣吧,
自己喜不喜歡最重要。
第二個便是感覺,
重要決定完全靠我的喜好和感覺來決定,責任也由我負責。
對於這點,至少員工沒有異議,因為那是我的職責。
順帶一提,以前這點也反映在歌曲上,但現在不是這樣了。
不過,我不瞭解為歌迷準備的計畫內容。
我不知道A和B兩者哪個更好,但歌迷管理部就知道。
如果問A-B哪個好呢? 他們回”A”,
我問為什麼的話,會得到”不知道,就是A好”這種答案。
就那樣去執行,結果大家都喜歡A!
車: 您很會選人
房: 大家都那麼說,哈哈。
回到正題,我的興趣是做特別的東西,所以才有BIG HIT。
以多數表決選拔好看的人,以多數表決選最好的歌曲,以多數表決選最棒的舞,
這樣走下去就可以,但是我選擇不那麼做。
我覺得這是老闆身兼製作人的優點。
沒有好壞,只是隨著老闆的特性,每間公司的走向也不同。
車: 身為製做人,您覺得偶像和一般歌手有和差別?
房: 偶像比較接近服務業,有明確的目標群,和目標群想要的取向,
11;31m 所以偶像必須具有目標層想要的長處。
一但充足,就會帶動消費。
雖然歌手給歌迷福利是最基本的,但是對於偶像來說那更加重要。
對於將一般歌手和偶像放在一起討論的形態,我非常不滿。
又不是在比誰更有價值或更優越,只是服務不同罷了。
就像人們沒理由想從Justin Biber和Lil Wayne那得到相同的東西。
廣泛來說,偶像的出發點和一般歌手本來就不同,
所以沒什麼好放在一起談的,只有在舞台上唱歌這點類似吧。
車: 無論如何,兩者的核心都是音樂嘛?
以歌曲要好才會成功的觀點來看,
您對於偶像音樂的海外收益增加有何看法?
個人覺得趙權的SOLO專輯並非只是讓人有印象才買來聽,
反而可說是一種協業。
房: 偶像的情況呢,歌曲加上舞台表演才是一首「歌」。
基本上是從美國開始舞曲的潮流,
要做出帶有韓國色彩的歌,並呈現完成度高的舞台,十分困難。
BEAT本身無法那樣構成。
我個人的見解是,海外作曲家的音樂比起韓國作曲家,更容易構成一個舞台,
但是和外國音樂家合作無法馬上取得大規模的成長。
我覺得擁有將音樂事業國際商業化的意志的少數團體有這個可能性。
車: 從那個觀點看來,最近SM或YG的音樂有複雜化的趨勢,
這可說是舞台表演的解決辦法嗎?
房: 當然,寫RAP歌詞時也得考慮到舞蹈。
最近不只針對節拍編舞,RAP時也加入舞蹈。
RAP之中要有讓人興奮的元素才能跟著跳舞。
和防彈成員相比,我更了解這點,
所以他們寫RAP時,我給了很多建言。
如同您所說的,
音樂變得複雜全是因為舞台的關係,
在歌曲中加入音樂劇元素的意圖很明顯。
(碎念:2013年同年SM舞蹈總監沈在元的IZE採訪中
也有提到為了做出差別性,編舞構思以動線和隊型為主。
車: 事實上,舞台表演是K-POP固有的核心要素不是嗎?
您會覺得音樂形態以那種競爭力為基礎正在逐漸改變吧?
房: 那當然,但是要將整個音樂產業改成這種形態很困難。
假設小企業製做100個商品來競爭,
只要大企業加入,做出一個商品來,不就壟斷市場了嗎?
就算只有一個商品,也有壓倒性的販賣量。
以韓國音樂圈來看,歌曲複雜的歌所佔的比例並不高,
但是那些歌很常在海外被稱做K-POP。
從商業觀點來說,這是製作音樂的公司造成的結果。
車: 有去探察過國外的音樂市場嗎?
房: 是有派員工去過,但我沒有。
真不明白為何要去,也不是為了聯名合作,
到那裡瞭解潮流更是不可理喻,我抱持懷疑的態度。
車: 如同剛才提過的,在管理音源市場的情況下,
您認為防彈少年團實際瞄準的市場或者取得收益的程度是?
房: 無法再拿音源市場做為收入來源,放棄音源似乎已是全球趨勢。
音源無法代替實體專輯。
我覺得演唱會、周邊商品(goods)、代言(endorsement)才能帶來收益。
然而至今韓國仍認為歌手必須販賣音樂,那才是真正的價值。
其實在過去18、19世紀有誰販賣音樂嗎?
20世紀初賣的也不是音樂,而是樂譜和公演。
打算將防彈少年團打造成偶像時,我就不對音源抱有期待。
頂多想過也有像BIG BANG和WONDER GIRLS音源也賣得好的偶像,
我們說不定也行? 但沒想過要靠音源賺錢。
我反而最看重演唱會。
如果想要公演市場的話,就得去中國,現在去日本是最基本的嘛。
以前在國內是基本,進軍日本,中國則是個選項。
現在國內和日本則是基本,進軍中國市場,這樣的構圖才對。
再來就是代言,YG這方面特別搶眼。
公演順利的話,代言的機率也會提高。
持續接受贊助,所有的廣告都和公演一起流動。
最後是周邊商品,這必須成為最終的主要收入,得從基礎歌迷逐漸擴大市場。
(碎念:以上整段劃重點!XD
覺得房PD不是說音樂不重要,而是賺錢來源絕對不是音樂本身)
車: 完全同意,剛才提及的部分也是美國的主要唱片公司的發展目標。
房: 當然,
Live Nation(譯著:理想國,娛樂性質場館管理公司)
也是判斷唱片圈推出的所有東西、唱片業沒有未來的產物。
他們覺得自己是音樂商業的核心,所以和Jay-Z簽合約,也和韓國簽約。
音樂唱片公司也是圍著公演轉,因為賣專輯也沒用。
車: 至少BIG HIT的市場還在增加中,請再談談打進中國市場的事。
房: 中國非常重要的理由是,現在只有那裡的市場還有可能性。
在我看來,巴西市場能賺的錢還沒有一台飛機所值的多,
日本市場反而在萎縮。
所以看到SM時,就拍手想著「不愧是SM!」。
EXO只要像現在發展下去,就和東方神起、寶兒一樣,也能開拓新市場。
在我看來幾乎沒人把中國做為主要市場,
不能把一、兩個藝人去那拍戲,拍廣告也說成是市場嘛。
車: 那麼您對防彈少年團有信心嗎?
無論如何都要大力提拔的根據是?
房: 有兩個主因。
身為製作人,能夠大力提拔防彈少年團的原因之一是,
他們全部都從BIG HIT開始當練習生,
是所謂純正的BIG HIT人,其實這是特例。
大部分的偶像團體成員中,
總會有一兩個是其他公司的練習生,很晚才加入團隊。
總之因為這理由,防彈也不會先入為主,十分理解製作人的用意。
而且他們真的對音樂充滿熱情,
成員們大部分從十幾歲前期就開始做音樂和跳舞,
雖然年紀小小,但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孤軍奮戰的路上,
和BIG HIT結下緣分。
他們真的有這份熱情,這可說是我相信他們,走下去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