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剛經-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
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 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金剛經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 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心得感想
這句話是譬喻,譬喻佛所說的法皆是「名詞」,這些名詞無法透過文字解說出來它是什麼,因為文字是粗俗的語言,所以佛法所說的這些名詞並無法完全傳遞佛所要傳達的真理,也因為如此,佛才說他沒有說法。想要了解佛所要表達的意境,必需靠實證,也就是證果。為什麼佛要特別說佛法是「名詞」,因爲人容易透過自我意識去解讀並產生想法,也就是望文生義,想要了解佛法的真義,必須靠實證。
二.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
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心得感想:最後一句話:「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是在說明佛說的佛法是用譬喻來闡述想要表達的意思,所以不要去鑽研文字的呈現,也就是不要著法相。佛用譬喻說明事理,眾生透過譬喻了解佛法所要表達的意思後,應將譬喻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