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雜談或許稍稍偏離本板主旨,不在佛理討論而主要在音理。
若板主覺得此篇不宜留於本板,就有勞砍去。謝謝!
之所以想發此篇,主要是因為梵語既是乘載了許多宗教思想的工具,也是許多咒
語的載體,而梵語的特點又在於其發音,因此想把自己的一點小體會發表在這,
希望各位大德不吝指教。
既然是佛教板,還是先以佛教開個頭。在我的理解,釋迦牟尼對各種語言並沒有
此是彼非的高下之分,下面這篇文章的考證我個人很認同: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BM054/bm54_1_4.htm
佛教重是對義理的悟與修,至於其傳播形式到底是摩揭陀語、梵語還是巴利語、
漢語、藏語乃至緬甸語或泰語或英語德語等,與解脫無關,反而該以更自由自在
的方式盡可能讓更多眾生接觸佛理。
當然,弔詭的點在於,宗教背後的真實或許是超乎語言的,但其傳播卻不得不借
助語言。而只要是語言,勢必體現了其有限性:在翻譯與表述意思上有種種困擾,
甚至還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變化。偏偏我們又不可能要求每個虔信者都是語言學家,
或者反過來說,虔信者也會覺得語言學家未必能體悟那語言表象之背後的真實。
這方面尺度如何拿捏是個問題,但總之某種程度上對語言這工具的深化了解有助
於我們的宗教體驗應該是沒錯的。從而對宗教原典的語言的鑽研還是能在特定情
況下起一些輔助作用。(我個人是相信真正的天才 ── 或者說宿世因緣善果成
熟者 ── 例如惠能大師,確實不妨礙其身為文盲卻可超出語言文字障而直接理
解內核。或者如叔本華縱使讀著帶訛誤的《奧義書》譯本也不妨礙其對印度哲學
的深刻洞見。但至少對一般人,對特定議題的鑽研,原典語言還是有點意義。)
各種語言相互之間也還是有相近與相遠之別。例如英語與德語或英語與法語的互
譯,乃至歐洲各語言學術用詞採拉丁文而對之有所理解,是稍稍容易的,而漢語
與它們之間就距離較遠。梵語與巴利語都是古印度的某種語言,彼此間也還是較
易轉換。
釋迦牟尼本身對語言應並無高下之見。不過就發音體系而論,梵語確實是較完備
的,比起巴利語或現代 hindi 語要清晰些。類比就像是,在漢語各支當中,官話
有《紅樓夢》(可能雜了些江南腔)、吳語有《海上花列傳》,都是很優秀的作
品。但《廣韻》體系「在發音上」(不討論其他功能單論發音)就是比官話比吳
語閩語粵語等要完備得多。而碰梵語的,稍稍理解其發音體系或許有點好處。因
此想把自己對梵語發音體系的理解拿來說一下。
梵語的發音,先不論其是否屬於後人整理過的,總之確實很有系統。其特色在既
單純卻又麻煩。單純在其很有系統而排除掉太複雜的音,麻煩在只要處在他體系
內的他都會補出那個音來(當然某些音是理論上有但單詞內罕)。以下稍稍介紹
我個人的體會。
底下先放個文獻
http://tripitaka.cbeta.org/T37n1763_021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chi_pdf/sutra21/T54n2132.pdf
【一】元音篇
梵語元音(或稱母音,古作摩多 mātrkā)沒有太過複雜的像是 æ 或 ㄩ 這類
音。他的出發點很單純:由三點出發再作複合。看下圖:
i u
\ /
\ /
\ /
a
這是元音三角形圖。想像一下你的臉朝螢幕左方轉,舌頭放在最輕鬆最中間下方之
處,張開嘴巴自然發出的音,是個很像 ㄚ 或 ㄜ 的音,也就是央元音a。同樣朝
左的姿勢,把舌面往前方上方頂(由於朝左所以前方就是左方),發出的聲音就是
ㄧ 這種音也就是前元音 i。而把舌面縮到後方上方發出的音就是 ㄨ 這種音也就
是後元音 u。這是梵語基本的三個元音。
而梵語有短音與長音的對立,也就是有短 a 就有長ā,有短 i 也就有長 ī,有
短 u 也就有長 ū。因此基本三元音就因長短對立而成了六。(雖說實際上短 a 比
較像 ə 而長ā像ㄚ)
但如果舌頭放在 a 與 i 的中間,會有著中間的一個音 e,放在 a 與 u 的中間,
會有著另一個中間的音 o,在梵語理論上這都算是複合。而實際從a 滑到 i 的整個
ai 音與實際從 a 滑到 u 的整個 au 音則算是雙重複合,單次複合與雙重複合都算
作長音,這樣就又多出了四個長音,基本上十個元音完成。
另外還多出四個元音,我覺得那只是為了體系完備而配上的,當中有些實際上幾乎用
不到,也就是 r. 及其長音、l. 及其長音。為何說是體系完備的理由?因為與 i 搭
配的有一個半元音 y,與 u 搭配的有一個半元音 v,因此另外兩個梵語半元音 r 及
l 也就得相應有與其搭配的元音,就湊出了這四個怪東西。
這也就構成了梵語既單純又麻煩的十四個元音:
a、ā、i、ī、u、ū、e、ai、o、au、長短r.、長短l.。
另外有兩個東西,
一個是止聲 visarga h.,是個文法工能詞,或充 h 或充 s;
還有一個是隨韻 anusvāra m.,是個把前方元音鼻化但因情況決定的音。
這兩個或許是因為都附隨在元音上的緣故,前人介紹時也放在摩多內講。
總之撇除那些為體系而搞的東西,
梵語元音基本上就是三極端 a、i、u加上取中間的 e 與 o,
這在吸收學習梵語體系而創制的文字體系如藏文或日文皆可看到這模式。
但他們各自的語言體系其實與梵語並不同就是。
另外,梵語還有雙重複合的 ai 與 au,在巴利語裡一概簡化成 e 與 o。
這也可見梵語發音體系較完整。
【二】輔音篇
梵語輔音(或稱子音,古作體文 vyañjana)的體系,整理過後,是依發音部位由後
往前排列的,而每個部位的塞音都包含了 清/濁 × 不送氣/送氣 + 鼻音 共五個,外
加近音、擦音。以下列表說明:
清不送 清送 濁不送 濁送 鼻 近 擦
喉 (《悉曇字記》牙) ka kha ga gha n^a ha
顎 (《悉曇字記》齒) ca cha ja jha ña ya sha *
捲舌(《悉曇字記》舌) t.a t.ha d.a d.ha n.a ra s.a
齒 (《悉曇字記》喉) ta tha da dha na la sa *
唇 (《悉曇字記》唇) pa pha ba bha ma va
*.《悉曇字記》術語稍怪。
先從喉說起,發 ㄍ 這個音的時候,感受一下舌頭的擺法,會發現舌根躺在後方,或
者說放在大臼齒(古人稱作「牙」)那附近,這就是最後面的發音部位。而發 ㄍ 這
個音的同時還外加吐氣,就成了 ㄎ。另外比較麻煩的是濁音,這個華語沒有,想像一
下發臺語「牙」這個音的感覺,也就是 ㄍ 還加上聲帶振動(不過這個說法在沒體會
之前很難理解,我當初學日語也一直好一陣子 か が 難以分辨,看看華人經常誤把
そうか 打成 soga 就知道這麻煩)。最後一個特別麻煩,是濁音還加上送氣!很多
語言沒有這個但梵語有。
注意到由於梵語的清、濁、送不送氣都有區別,而英語卻經常是清音開頭即送氣,濁
音開頭即不送氣,所以我們會誤以為 k 讀成 ㄎ 但在梵語是把 k 作 ㄍ 而 kh 才是 ㄎ。
其他像是 c 是 ㄐ 而 ch 才是 ㄑ,t 是 ㄉ 而 th 才是 ㄊ,p 是 ㄅ 而 ph 才是 ㄆ
這些都是同個狀況。法語或義大利語就經常把 k t p 讀成不送氣的 ㄍ ㄉ ㄅ。另外
反過來說,也造成印度人對英語的理解會與我們有落差:例如 pen 有可能被印度人讀
成 ㄅㄝㄣ,而不是我們理解的 ㄆㄝㄣ,因為他們看到單純一個 p 會覺得那是 ㄅ。
回到發音部位。其次是顎音,感受一下發 ㄐㄜ 的感覺,會覺得舌頭比剛才 ㄍ 稍前
進了一點。再來舌根沒辦法再前進了,換成舌間,有一組捲舌的 t. t.h 這個比較奇
特,很多其他語言都沒有,例如藏語也沒有,你可以想像是發 ㄉ 但舌尖後退一些。
然後舌尖更往前,就是 ㄉ ㄊ 這組音了,到最外圈靠的是嘴唇,也就是 ㄅ ㄆ,體
會一下發音的時候都會動到嘴唇就是了。
每個發音部位都有對應的鼻音。不多介紹。近音這部份可以說說。最直接呼氣,就是
ㄏ 的聲音,舌頭擡高會有 ㄧㄚ 的聲音,然後捲舌彈一下會有 ra,舌尖抵前會有
la,動到兩片嘴唇會有 ㄨㄚ。這裡面,ㄧㄚ(ya)和ㄨㄚ(va)都有對應的元音 i
與 u,也因此古印度人會在元音那裡補上與 ra 和 la 對應的部份。在我的感覺這其
實有點生硬,只是為體系而補而已。
最後是擦音。梵語的擦音是為了上述體系而呈獻的,因而既比許多語言多,卻又比許
多語言少。少的是他沒有 f 這種輕唇音或像是英語 th/θ/ 也就是 thank 的那個開
頭(我們也沒這個音,所以會錯把 thank you 讀成 3Q,是我們讀錯,而一些印度人
把 thank you 讀成「攤Q」是他們把 th 當成 ㄊ 讀,其實是半斤八兩但就是互相嘲
笑對方讀不好),但梵語沒有這些怪音,卻補足了他體系內有的音,也就是說,他既
有 sh、又有 ㄕ 這個捲舌音,又同時有 s 這種 ㄙ 音,巴利語就把前二者都退化掉
了,許多其他語言也並不兼備三者。
以上稍稍說明一下我對梵語發音的體悟。而梵語後續的許多連音或變音規則其實也就
是這個體系的衍伸。可以說印度古人在發音體系上確實下了不少工夫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