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集) 2010/4/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
02-039-000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解》第一面倒數第二行。
我們從「而其中之《無量壽經》者,乃淨土群經之首要,淨宗大德常稱為淨土第一經
者也」。這一句在前面跟諸位說過,這是老居士無盡的慈悲,真實的智慧,在一開端,這
第一個小段,就把這一部稀有的經典介紹給我們。我們有幸在這一生當中能聽到、能讀到
,能依教奉行,我們可以這麼說法,像彭際清所說的,這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日」
,他的原話是這麼說的,這一天太難得!說「一日」好,我們能把這一天抓緊,這一天不
但是永遠脫離六道輪迴,給諸位說,永遠脫離十法界。脫離六道輪迴,脫離不了十法界,
脫離十法界還相當難度;這個法門得到之後,脫離十法界了。這裡說是「淨土群經之首要
」,我的看法,不僅是淨土,是一大藏經群經的首要。諸位都知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是般若部的首要,不長,二百六十個字。佛說《大般若經》講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講
什麼?就是《心經》,展開來就是六百卷《大般若》,歸納起來就這二百六十個字,不增
不減。可是我們淨土宗也有心經,那心經是什麼?淨土五經裡面最後的,這是印光大師把
它拈出來,放在淨土四經後面,就成淨土五經。這個舉止我看到了無比的驚訝,實實在在
了不起,那就是《楞嚴經》裡面「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這一章經文多少?比《般若
心經》還少,二百四十四個字,《般若心經》有二百六十個字,這是二百四十四個字,它
是淨宗的心經。淨宗是一大藏教的首要,換句話說,「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就可以圓攝十
方三世一切如來所說的一切經教、無量法門,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圓通章」上告訴我
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成功了,就圓滿了。這是佛
法不可思議之處,我們這一生能遇到,無比的慶幸,要抓住,如果不抓住太可惜,你在六
道輪迴裡哪一天才能遇到這個東西?
我們再往下看,「至於《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者,乃先師夏蓮居老居
士,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唐、宋五種原譯,廣擷精要,圓攝眾妙,匯成今經,
現推為《無量壽經》之善本者也。」這樁事情不容易。黃念祖老居士的老師就是夏蓮居,
他生長在佛法家庭,他的舅舅是梅光羲居士。在那個時代,佛門裡有句話說「南梅北夏」
,這是在家學佛的,南方第一個人梅光羲,北方第一個人夏蓮居,南梅北夏,這兩位大德
。他們兩個是多少年的同事,同參道友,關係非常密切。黃念祖這個外甥就送到夏老那邊
去,跟夏老學佛,跟了二十多年,是夏老的傳人,傳法的弟子,我們佛門說法子。這部經
就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依據現在《大藏經》裡收藏著五種原譯本,漢、魏、吳、唐、
宋。這是朝代,這個魏就是三國時代的曹魏,吳也是三國,這是三國時代的,魏、吳都是
三國時代的,唐、宋,一共是五種譯本,這個翻譯後面會說到。五種原本,在現在印刷術
發達,不難找到。不要說是古時候,我學佛那個時代,六十年前,六十年前印刷還是用鉛
字排版,算是很進步了,比不上現在的照相,這太方便了,在那個時候書籍也相當不容易
找到,這五種本子很難找到。最常見的就是魏譯的,康僧鎧,《無量壽經》只有這一種本
子在外面流通可以看得到,其他的四種本子都很少流通。我們很難看到五種原譯本,除非
到《大藏經》裡面去找,沒有單行本流通。根據古大德他們告訴我們,這五種經本裡面出
入很大,有些這個經上說到,那一種譯本上沒有。所以古大德根據這個事實真相判斷,應
當是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無量壽經》是多次宣講,才會有這種情形。如果是一次宣講
,翻譯的人再多,總是大同小異,不會有很大出入。這個推斷非常合乎邏輯,我們認為是
正確的。多次宣講,那就是顯示出這個法門的重要。真的,特別是末法時期,一切眾生在
一生當中能得度,可以說就是這個法門。我們可以說從黃念祖以後,黃老是念佛往生的,
他在病重的時候托朋友告訴我,他每天念佛十四萬聲,念佛走的;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
他沒有修密法,他念佛走的。夏蓮居老居士也是顯密圓融,最後往生也是念佛走的。這都
是做給我們看的。
後面這兩句八個字,簡單介紹這個會集本的優點。「廣擷精要」,五種原譯本裡面的
精華,最重要的開示,全都在這個會集本裡頭。所以我們可以說,這個會集本是五種原譯
本的集大成,夏老為我們做這個工作。「圓攝眾妙」,圓是圓滿,五種原譯本裡面最精妙
的理、事,都會在這部經裡頭。「現推為《無量壽經》之善本者也」,誰推的?夏蓮居老
居士很謙虛,當然自己不好意思說。確確實實比過去三種會譯本好,這三種會譯本都有瑕
疵,這個地方挑不出毛病,這個難得。第一個推崇的,是慧明老法師,夏蓮居的皈依師,
這是出家人,也是通宗通教、顯密圓融的一位老法師;居士裡面第一個推崇的,梅光羲梅
大士。這個本子傳到台灣,也是一個老居士從山東到台灣帶來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前面有
一篇很長的序文,諸位都看到,現在印的本子都附在後面。我們李老師一看,這是他老師
寫的,他老師介紹的,無比的歡喜。那時候李老師才六十多歲,大概六十五歲左右的樣子
,看到這個本子,在台中就講了一遍。這本子剛剛會集出來,才流通出來,印的數量不多
,大概只印了三千本,分量不多。看到之後,當然沒有人給它做註解,以後只聽說慈舟法
師,是個學律宗的長老,這都是民國初年的佛門的大德,在山東用這個本子講過一次,還
做過科判。這份科判,黃老居士用影印本送了一本給我,我根據他這個科判再做一個很詳
細的科判,我有個科會。這是受到這麼多人推崇。李老師講這部經,自己用眉註,他的東
西我能看得懂,他把段落勾出來,每個段落的大意,那就是科題,都標示出來。所以我最
早在美國講這部經,是依李老師的眉註。好像講過二遍或三遍,然後才遇到黃念祖老居士
,他把他這個註解送給我。送給我,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是油印的本子,紙張印刷,裡面
的字都模模糊糊的,那樣的一個本子。那個時候黃老回到北京,我就托人向他老人家請教
,這個本子有沒有版權,如果有版權,我們得尊重他,要是沒有版權,我就準備在台灣把
它印成書正式流通。他回覆我,沒有版權,還要我給它寫一篇序文,要我給它題字。所以
我們第一次在台灣印了一萬冊,這個本子在海外就流通了。
「淨宗學會」是夏老提出來的。佛法要在現代這個社會弘揚,必須要正名,所謂名不
正則言不順。過去,在古時候,佛家道場都叫寺院庵堂,用這個名稱,現在人看到這個名
字就認為它是宗教,它是迷信。所以夏老提出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很有道理,我聽了
之後歡喜,非常贊成。他說我們大眾在一起修行的道場,應該稱「學會」,淨土宗,「淨
宗學會」,華嚴宗稱「華嚴學會」,「天台學會」,用學會。教學的機構用「學院」,這
個好!人家一看這是個教育機構,不至於跟迷信去掛鉤,這個提議非常好。可是提出來之
後,在國內從來沒有設立過,沒有正式成立過,所以念公就囑咐我,在海外成立,你在各
地方講經弘法,希望各地都能夠成立淨宗學會這個部門。第一個淨宗學會是在溫哥華成立
的,「加拿大淨宗學會」,現在還有;第二個學會是「美國淨宗學會」,在加州聖荷西桑
尼維爾成立的,現在還在,楊一華居士主持。以後我在美國跟加拿大總共成立三十多個會
,可能現在還有存在的,也有的就沒有了,應該現在美加十幾個會我想是有的。成立最多
的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國家不大,現在恐怕有一百多個淨宗學會,將近有兩百個,這是
最多的。其他到歐洲,歐洲我曉得有些主要的國家幾乎都有,像英國、法國、德國、西班
牙都有。在澳洲,澳洲好像有十幾個。淨宗學會它的性質,實際上跟從前蓮社沒有兩樣,
只是招牌換個名字。這個學會沒有組織,沒有統轄,所以他們的人事、經濟、行政完全獨
立。凡是淨宗學會,我們都是同道、同門的友誼,是友誼的關係,大型的活動,邀請的時
候我們都會支持,互相支持、互助合作。不像一般的教會,它有總會、分會,我們沒有,
我們沒有哪個會是總會,哪個會是分會,沒有,每個會都是一樣大,各個都第一,沒有第
二。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教學,釋迦牟尼佛沒有搞組織,甚至於就是一個學校,他們
也沒有分班級。這種精神好,這真正叫清淨平等覺,我們應該把它永遠保持下來發揚光大
,與性德完全相應。這是附帶說這些老人對我們後世的垂愛,教導我們在這個時代應該怎
麼做法。
印光大師講得更好,印祖說,在末法時期,也正指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道場不要太大
,同學不要太多,他給我們講,同學最好不要超過二十人。真的,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好
,開銷小,二、三個有力量的護法就能夠照顧到。修行人首先的條件是身安則道隆,你要
身心安穩,那麼你一切都要簡化,要簡單,不求人、不怕苦,這是佛教給我們兩個條件。
釋迦牟尼佛臨走的時候告訴往後的弟子,第一個要持戒,以戒為師,第二個以苦為師;你
不能吃苦、不能持戒,你什麼都得不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兩句話的開示比什麼都重
要,我們有沒有做到?為什麼從前人能做到,清末民初的人都能做到,現在人為什麼不能
做到?我對這個問題想了很久。我走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我們佛門的佛友,在家,十善
業做不到,出家,沙彌律儀做不到,我們感到很遺憾。我們追問,為什麼?追到最後把根
源找到了,教育。
清末民初那個時候,就是民國二十年以前,傳統文化雖然衰了,講的人少了,還是有
人講,還是有人在做,還有根!也就是說,家教還沒有完全斷絕,中國的家教是私塾的教
育。我們家鄉是個古文化的發祥地,中國的桐城派就在我們家鄉這個地區,明清兩代出了
很多人才。農村裡面,村莊裡頭小孩都念書,幾乎沒有不念書的小孩,學校在祠堂裡面。
他有這個底子,所以他從小學到規矩,讀了些古書,有根,有儒的根,有道的根,道就是
《太上感應篇》。道家最普遍的道場就是城隍廟,城隍廟是道教的道場,這裡面最重要的
教育就是十王殿,十殿閻王,教什麼?教因果。農村裡面的婦女,一年到城隍廟燒香總得
有個四、五次。我小時候跟著我母親,那時候很小,五、六歲,上城隍廟燒香,父母就機
會教育,告訴我們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不能夠犯罪。犯罪,你看那個刑罰,刀山、油鼎
;妄語,拔舌。這個印象很深,你一生都不會忘記。長大了,起心動念會想到城隍廟,你
有的事情不敢做。中國古人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這種教育,產生
很大的效果,遇到事情,你想想這個事情該不該做,後頭還有什麼樣的因果,就害怕了。
所以學佛,三皈、五戒、十善很容易接受,很容易做到!現在為什麼這麼難?就是傳統基
礎的教育、扎根的教育丟掉了。這是我們跟日本人八年抗戰抗掉的,我覺得這是無比的損
失。到以後我們漸漸接觸到佛法,就又回到傳統文化裡面來,儒釋道三家關係非常密切,
永遠沒有辦法分開的。接觸到之後明白了,真好!在全世界找不到。你學了之後,你才真
正愛護這個國家,真正愛這個民族,全世界再找不到。
外國人比我們好的地方,孫中山先生講得很清楚,他說只有科學技術、機器,他們發
明一些機器比我們強,除這兩樣之外,哪一樣都趕不上我們中國。我們聽到這些話完全肯
定,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們走了許多國家,跟這些外國人交往,知己
知彼,他的優點我們曉得,他的缺點我們也曉得;我們中國人的缺點他知道,優點他不知
道。除了少數研究中國文化的、研究中國歷史的,他們懂得,他懂得,沒有不佩服,這是
人性,他佩服。像湯恩比這一類的學者,明明白白的就能說得出來,「解決二十一世紀社
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英國人講的。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參加十幾次聯
合國主導的和平會議,現在國際社會麻煩大了,幾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這怎麼辦?所以
我在劍橋講演的時候,我就問同學們,這是你們英國人說的,儒家的東西、大乘佛法真能
解決問題嗎?同學們對著我笑,沒有一個說話的。我又問,難道湯恩比博士說錯了嗎?也
沒有人說話。最後我說我的看法,我說湯恩比的話沒說錯,大概是我們把它解讀錯了。為
什麼?我講話對象都是漢學系的學生,都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得很認真,我們不
能不佩服。很多學生《論語》能夠背,我《論語》還背不出來,還不如他。他們拿著儒家
經典寫博士論文,拿著佛經寫博士論文,其中有一個告訴我,他寫博士論文用《無量壽經
》。我說《無量壽經》有九個版本,你用哪個版本?他用夏蓮居的會集本,跟我們學的是
一個本子。我說我們今天提到孔孟,你馬上會想到四書五經、十三經,你想到那些;講到
大乘佛學,一定想到《華嚴》、《法華》、《般若》這些大乘經典,這都是你們很熟悉的
,能解決現在社會問題嗎?沒人敢講話。我就告訴他,這是個誤會。
提到中國傳統文化,你們都想到代表性的典籍,這是沒錯,四書五經、十三經是儒家
代表,《華嚴》、《法華》、般若、法相,這是大乘佛法的代表,沒錯。但是這是花果,
多美,多好看,花果從哪裡來的?樹枝條上長的。樹枝條從哪來的?枝條它有根本,根本
是什麼?佛法的根本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經》不長,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十善業
道」好比是大地,樹木花卉都是從地上生的,這才把根找到;佛用這個做比喻,人天法、
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乃至無上菩提,都從這個大地生的,根找到了。孔孟的根是什麼?
孔孟的根就是《弟子規》。道的根就是《太上感應篇》。這三樣東西沒有人想到。這個東
西能生四書五經、十三經,能生一切大乘法,它從這裡生的,你把這個東西找到,從這裡
學起,下功夫,這就行了,真有救。救今天的社會,這三個根就管用。
今天,我們想到災難很多,佛在經論裡教給我們,如果這個地方有一個道場,真的道
場,不是假的,真道場是什麼?叫「六和敬」。你看我們在受持三皈的時候,「皈依僧,
眾中尊」,要去念這個誓詞,這句話什麼意思?僧是僧團,是個團體。什麼樣的團體叫僧
團?僧團不一定是出家人,這一點大家學佛一定要搞清楚。四個人以上在一起生活,都修
六和敬,就叫僧團,它叫「和合眾」。眾是四個人以上,我們中國三個人稱眾,佛法裡四
個人,四個人叫一眾。這四個人,如果你是家庭,你家庭有四個人,家庭裡面修六和敬,
你這個家庭就是僧團。這個僧團產生什麼效果?十方諸佛護念,一切龍天善神擁護。有這
個團體在,這個地方沒有災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僧,不是指出家人,諸位要知
道,出家在家都一樣,四個同修在一起修行。什麼叫六和敬?我們這外面也掛著的,十樓
掛著,你們進去就看到,「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
同均」,這六條。這六條要怎麼樣才具體落實?給諸位說,落實三個根就落實了。如果我
們這個小團體裡,《弟子規》落實了,《感應篇》落實了,十善業落實了,這就是和合僧
團。這個小團體,人數是四個人以上,多是沒有數量限制的,在這一個道場修行,這個道
場就是十方諸佛護念,一切龍天善神保佑。這樣的道場有沒有?我學佛五十九年了,沒看
見一個。不但沒看見,聽也沒聽說過,我只聽說過兩個出家人住在一起天天都吵架,悲哀
!現在災難這麼多,出現一個這樣的僧團,香港有這麼一個僧團出現,香港這個地區災難
就沒有了。你們肯不肯發心?我們來提議,真正發心的來報名、來簽字。先要好好想一想
,得真幹,不真幹,別開玩笑,開玩笑罪過很重。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從自己做起,從本
身做起,從我們這個小道場做起。對別人的道場尊重,決定不批評,決定不干涉,決定不
說別人是非,一切從自己做起,從我們小道場做起。看看我們小道場人有沒有簽名的?有
沒有發心真幹的?災難這麼多,怎麼樣救香港地區?香港沒有災難,我就相信中國沿海就
沒有災難,向外面,從日本、韓國到台灣、菲律賓,下面到越南,這個地區都不會有災難
,你說這個功德多大。全在自己肯不肯發心,肯不肯真幹!夏蓮居老居士一生,常常講這
兩個字,「真幹」。
真正把三個根落實了,我們皈依《無量壽經》,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依靠《無量壽
經》上講的道理,依照《無量壽經》講的方法認真修行,沒有一個不生淨土,生淨土就是
一生成佛;換句話說,你這一生就成佛,你功德就圓滿了。可是你要記住,真正想圓滿,
那三個根很重要。三個根好像沒有,聽說也往生了,有人告訴我。有沒有這個情形?有。
但是他那三個根不明顯,有沒有?他肯定有,他要沒有他怎麼能往生,哪有這個道理?說
一個老太婆念佛往生了,一生也沒有學過佛,也沒有學過道,也沒有學過儒,她什麼都不
懂。你拿《弟子規》這個標準去看看她,她有犯哪一條?你認真一檢查,她哪一條都沒犯
,她沒學過。十善業沒學過,這人真的是個善人,她具足了。你細心去觀察才能發現,那
往生的人,念佛往生的人,不管他有學沒有學、認識字不認識字,他都是很有德行的人,
都真正是個善人,他才能往生。心行不善,心機很多,這種人很難往生。為什麼?你不能
到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那個地方你還動心機,那怎麼可以?你的起心動念佛菩薩知道,
諸上善人各個都知道。真的嗎?真的,《還源觀》上就是這樣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心裡
才動一個念頭,這個念頭就周遍法界。它的速度太快,它稱性的,這我們自己不知道。無
論什麼念頭,只要念頭一起,三種周遍。第一個是這個信息周遍法界,第二個出生無盡,
第三個含容空有,一念之間就三種周遍。周遍的範圍你無法想像,我們中國人有兩句話形
容得非常好,「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兩句話很多人聽得耳熟,也都能講,實際上它
的意義很難說得清楚。其大無外,沒邊際,其小無內難懂,《華嚴經》上講得好,怎麼叫
無內?一粒微塵,裡頭有世界,什麼樣的世界?跟外面世界一樣大。微塵裡面有世界,世
界並沒有縮小,微塵沒有放大,一樣的,沒有大小!微塵裡面那個世界裡還有微塵,那個
微塵裡頭還有世界,重重無盡,叫其小無內。你去追,找得到底嗎?找不到。不思議的境
界!佛不打妄語,為什麼?你見性你就見到,你就明白了;你沒有見性,你怎麼想也想不
出來。不是思惟能夠達到的,所以叫不可思議,不能夠思,不能去想它,你也沒有辦法去
議論它,稱性的。哪一樣東西不稱性?樣樣都稱性,只是我們迷而不覺。
這裡講的善本,善本的標準,就是這個本子沒有錯字。書上最怕的是錯字,這個本子
裡頭沒有錯字,那就是善本。義理沒有欠缺,體系完整的,方法精細,依照這個理論、方
法修行,你能得真實利益。真實利益裡頭最重要的,你了解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放下妄
想分別執著,你就契入境界,這叫究竟了義。契入境界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證果,成佛了
,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再往下面看,「《無量壽經》乃淨宗之總綱。」綱是綱領,總綱領,所以它稱為
淨宗第一經。淨宗的經不多,所有的宗派,只有淨土宗的經典最少,它只有三部經、一部
論,這是早年的。三部經,第一個是《無量壽經》,第二個是《觀無量壽佛經》,叫《十
六觀經》,第三個是《阿彌陀經》,分量都很少;一論是天親菩薩的《往生論》,三經一
論。那個一論,是天親菩薩修淨土,往生極樂世界的心得報告,提供給我們做參考的。現
在呢?現在是五經一論,五經從哪來的?三經是佛說的,五經是咸豐年間,清朝,咸豐的
妃子慈禧太后大家都知道,講咸豐知道的人不多,講慈禧太后很多人都知道,慈禧太后的
丈夫。咸豐年間有個居士魏默深,後頭都有介紹,魏默深。這個老居士也很了不起,他把
《華嚴經》最後的一卷,不是一品,最後一卷,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這一卷,
《華嚴經》最後這一卷,是一品裡頭的一章,他把這個抽出來附在淨土三經後面,成為淨
土四經。所以,諸位要是在以後看到佛門裡淨土四經,你就曉得那是魏默深加了一個。加
得好!為什麼加得好?在《無量壽經》上,特別是夏老的會集本,我們看到第二品「德遵
普賢第二」,那就是那一章。確實,《華嚴》最後是歸淨土、歸《無量壽》,所以他那一
篇附出來附得太好了。這是淨土四經。
五經是印光大師,這是近代的,印光大師去我們不遠,他民國二十多年才往生的,抗
戰期間往生的。他老人家把《楞嚴經》裡「二十五圓通章」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這一
小段的經文,把它放在淨土四經後面,變成淨土五經。這個做法不可思議!淨土還需不需
要其他經典?不需要,到這就圓滿了。為什麼?那二百四十四個字,我跟諸位說那是淨土
宗的心經,是一大藏教的心經。也就是善導大師他老人家常常講的,「諸佛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印光大師這個做法,讓我們對善導大師說的這句話完全明白了。一切
諸佛應化在十法界,在一切諸佛剎土的十法界普度眾生,第一個方法是什麼?就是持名念
佛求生淨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這是了不起的法門!極簡單、容易、穩當,什麼人都
能修,各個都能成就,善導大師講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漏。
為什麼修淨土的人這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跟善導大師的話有沒有矛盾?給諸位說
,沒有。那是什麼原因?你不是如理如法的修行,過在你,不在法門,不在經典;你要是
如理如法的修,真的萬修萬人去,一個不漏。《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
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是什麼?福德是什麼?因緣是什麼?因緣我們今天具足了,
得人身是因緣,遇佛法是因緣,遇大乘是因緣,遇《華嚴》、遇淨土這是了不起的因緣,
緣具足。問題在哪裡?善根、福德。善根是什麼?信解。你是不是真信?你對這裡頭還有
沒有問題?如果還有懷疑,你的善根有問題。你對淨宗的道理明不明瞭?沒有透徹明瞭,
明瞭是幫助你信。你所以有懷疑,你了解得不夠透徹,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不懷疑了,
那你信解有了,信解是善根。福德是什麼?真幹!真幹的人有福德。你不是真幹,你對這
個世間還放不下、還有留戀,那就完了,你就很難成就。所以,經沒有毛病,理論、方法
都沒有毛病,毛病出在自己煩惱習氣,這個東西要放下,你就決定在這一生取得淨土。
下面,念老引用彭紹升,就是彭際清,「我國清代彭紹升居士讚曰,《無量壽經》者
,如來稱性之圓教,眾生本具之化儀」。這幾句話非常重要。《無量壽經》,「如來」是
十方明心見性的人,諸佛如來,稱性之談,字字句句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的,字字句句都
是圓滿的,稱它作圓教。一切諸佛如來的自性,跟一切眾生的自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
性。所以佛在大乘教裡面講到自性,常常用海做比喻,性海。我們每一個不同的眾生,就
像海裡面起的一個水泡一樣,水泡從哪裡起的?從海起的。水泡跟水泡,如果水泡沒有破
裂,好像互相對立的,這是一個,那是一個;水泡破了之後,全是大海。聰明的人不必等
它破,全是海水,每個水泡都是海水,海水就是自性。所以,經教裡佛常說,「十方三世
佛,共同一法身」,一個心,一個智慧,「力無畏亦然」,沒有一樣不相同,為什麼?你
離不開自性。這句話說的,把諸法實相一語道破,我們跟一切眾生什麼關係?一體,一個
自性,你說這關係多親密。為什麼有這麼多差別?迷悟不同。悟了知道我們是一體,比一
家人還親,一體;迷了的時候才分自分他,才有分別、才有執著,才造業,才找了一些冤
枉的果報。在六道輪迴是冤枉,夢中境界,它不是真的;真正參透了,那個夢也沒有離開
自性。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都不離自性,都是自性現的。
所以他說,「眾生本具之化儀」,儀就是今天講的方式、形式。我們今天教導學生,
用什麼樣的形式,現在我們曉得,對小孩、幼童,我們辦幼稚園、辦幼兒園、辦小學,隨
著他的年齡,再辦中學、辦大學,這就好像是方式,這叫化儀。除化儀之外,有「化法」
,法是教學的方法。眾生根性不一樣,對不同的根性用什麼方法來教他,所以佛家講化儀
、化法。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這些學生,在化儀方面,他首先,開悟之後,他講阿含十
二年,阿含就像佛教的小學。講什麼東西?講人天法,講你怎麼樣做人,也就是我們今天
講的,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阿含經》裡面這些教學的東西很多,在這個裡頭。到
大乘的時候,逐漸跟你討論宇宙人生,我們今天講的哲學、科學,都講到究竟圓滿。宇宙
從哪裡來的?萬法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真講清楚、講明白了,實在不容易!到今
天,這個世界上多少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都在研究這個問題,都沒有找到答案,都還
是有些問題存在,唯獨大乘佛法裡頭講清楚、講明白了,沒有疑惑。
所以我當年學哲學,方先生把佛經哲學講給我聽,他告訴我,這是他的看法,他說「
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這是他的原話,他
這麼給我講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把我引進佛門。還特別告訴我,這句話很
重要,要不然我會迷惑,我會有懷疑,我要看看那些學佛人怎麼學的,是不是真像方先生
所說的?所以方先生這句話重要,他說「佛經哲學在經典,不在寺廟」,這句話非常重要
。為什麼不在寺廟?寺廟的人不學了。從前寺廟,古大德那真的是了不起,為什麼?他真
學。現在呢?現在寺廟出家人不學了,搞宗教。出家幹什麼?出家去跟鬼神打交道,搞超
度、佛事、法會,搞這個。這個事情是不是要搞的?要。應該怎麼搞?到鬼道裡去搞,在
人道裡是教人。鬼道裡有沒有?有,佛菩薩在鬼道。你看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
成佛」;你看放焰口,焰口對面的焦面大士那是誰?觀世音菩薩,在鬼道裡面現鬼身度鬼
道。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他現身在人間那就是教人的,怎麼能用人身去教鬼,哪
有這種道理?用鬼身也不能教人。
所以,佛菩薩的應化不可思議,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該教他什麼東西就教
他什麼東西。這個應該不是自己決定,是他的感,佛的應,自自然然感應道交。就跟日本
江本博士做水實驗一樣,我們用善心去感,你看回應是最美的結晶;我們用惡念去感,它
回應的就是很難看的圖案給你。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也是如此,眾生起什麼念頭就感得他
什麼感應。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他絕對沒有什麼想法、念法,他要有想法、念法他是凡
夫,凡夫才有想法、才有念法,法身菩薩、見性的人決定沒有,為什麼?見性,頭一個條
件就要把起心動念斷掉。不起心不動念,他還有什麼想法、還有什麼看法?沒有了,那叫
清淨平等覺。所以眾生是有心去感,佛無心來應,叫稱性,自性它自然會有應的。所以,
化儀、化法這個意思我們要懂。一般講,我們在學習當中也常說,化惡為善,這是我們現
在幫助別人,頭一步教他、幫助他改過。這個化是變化氣質,是教學裡面從果上講的,教
學終極的目標是讓他變化氣質。具體來說,把惡的念頭、惡的言行變化成善念、善行,這
我們教學成功了,這是第一步。更進一步的是化迷為悟,這才真正是佛法;化惡為善這是
世間法,化迷為悟才能出世間,你真正覺悟。最後化凡成聖,一步一步的向上去提升。
黃老居士這份資料可以說很用心,非常豐富,他盡心盡力去蒐集。下面引用日本道隱
法師,讚歎《無量壽經》為「如來興世之正說」,興是興起,跟善導大師的話意思是相同
的。善導大師是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就是這個興,興起,出現在世間,「唯說彌陀本
願海」,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普度眾生。這個道隱,我沒有查資料他是什麼時候的人。因為
日本淨土宗是從善導大師那裡傳過去的,唐朝時候,日本許多的高僧在中國留學,那個時
候善導大師在世。所以善導大師在日本很出名,在中國不出名,在日本很出名,日本有很
多寺廟叫「善導寺」,你看到善導寺,那就是淨土宗的。台北還有一個善導寺,是日本統
治時代建立的,這是淨土宗道場。所以,這句話也許是學善導大師的。他說「如來興世之
正說」,換句話說,佛說其他一切經,四十九年一切經都是旁邊說的,這才是正宗,《無
量壽經》是正宗,其他都是來幫助《無量壽經》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才是正說。所以隋
唐大德,確確實實,我們在梅光羲大士的序文裡看到,都認為,就是連《法華》、《華嚴
》都是引導我們歸向淨土。你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
樂。所以魏默深把《華嚴經》最後一卷附在三經之後,稱為淨土四經,有道理,沒有話說
,這個舉動我們雙手贊成,《華嚴》歸《無量壽》。《法華經》上龍女八歲成佛,也是聽
文殊菩薩講經她聽懂了,她也是求生淨土。這是千經萬論,印光大師講,處處指歸。所以
它是正說,這個說的確實是有根據的。
「奇特最勝之妙典」,奇特,最勝是無比的殊勝,不是一切經能夠相提並論的,包括
《華嚴》、《法華》,雖然都是大乘,都是一乘經,哪有這個法門這麼殊勝?「一乘究竟
之極說」,這就說出它奇特在哪裡,它最勝在哪裡,它真的是一乘教,一乘教是一生成佛
,講到究竟圓滿。「速疾」是快速。一般法門,宗派法門,修學都要很長的時間,唯獨這
個法門不需要很長時間。其他法門裡面講修行要無量劫,才能把煩惱習氣淘汰盡,見思煩
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你煩惱不盡,你怎麼能還源?妄盡才還源。《華嚴經》上講的
是妄想、分別、執著,用這個名詞,妄想就是無明煩惱,分別就是塵沙煩惱,執著就是見
思煩惱,這些名詞在佛學大辭典都可以能查得到。淘汰盡了,見思煩惱斷盡了,就證阿羅
漢,超越六道。六道之外就是四聖法界,六道是個界限,六道裡面叫內凡,這凡夫,六道
以內的凡夫;四聖法界叫外凡,六道以外,他還是凡夫,他不是聖人。凡聖差別在哪裡?
一個是用真心,你就是聖人,用妄心是凡夫,妄心是用阿賴耶識。要曉得,四聖法界裡面
,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還有佛,上面還有佛,全用阿賴耶,所以他叫外凡,六道以外
的凡夫。但是人家雖然用妄心,這個妄心用得很正,很像真心。為什麼用得很正、很像真
心?都是學佛,把佛經上所講的理論融歸自己的心裡面,阿賴耶裡頭,變成阿賴耶的種子
;行為的時候,這些戒條一條一條都做得清清楚楚的,他都做得很好,非常像佛。所以四
聖法界叫「相似即」,很像,做得很像,不是真的。為什麼不是真的?沒轉識成智,他沒
轉得過來。這就是《般若經》上給你講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你把經教裡講的都做
到,做得那麼好,你還是凡夫,你可以出離六道,出不了十法界;要想出十法界,要把這
些東西都放下。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也捨掉,出十法界,這個要知道。
所以,你看這個經多了不起,這個經修行的方法,頭一個,它這經題上,前半段是果
報,後半段是修因。前半段是「大乘」,大乘是什麼?大乘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
,「無量壽」是德,「莊嚴」是相。《華嚴經》上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智慧就是大乘,德無量壽,相莊嚴。這是果上,一切眾生皆有。我們怎樣把它再找回來?
「清淨平等覺」,那是修德。我們修行修什麼?清淨心,清淨心是從戒律裡成就的,平等
心是從禪定上成就的,覺是從菩提上成就的,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修「清淨
平等覺」,證「大乘無量壽莊嚴」,就在經題上。
所以中國、外國這些祖師大德所說的話沒錯,講得真好,「一乘究竟之極說,速疾圓
融之金言」。這個「金」在佛經裡用得很多,你要懂得它的意思。金是什麼意思?金不變
。金屬都會氧化、都會變色,唯獨黃金不變,它的好處就在此地。所以佛法用金就是不變
,金身永恆不壞,真身,取這個意思,並不是真的把它塗成金色。現在在寺院裡,佛像都
把它塗成金色,表法的,他真的是那個顏色嗎?那個顏色也並不好看。要懂得它是表法的
,永恆不變,這稱性。這種身有沒有?有,實報土就有,諸佛如來的實報土,西方極樂世
界實報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那個身相就永遠不變。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胎生,不是從
小孩慢慢長大,不是的,他是化生,到那個地方蓮花化生。化的身像什麼樣子?跟阿彌陀
佛樣子差不多,那個地方是平等法。我們現在畫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畫得特別大,菩
薩畫小一點,往生的又小一點,這個都不如法,一樣大,哪有這麼大大小小的!有大大小
小的就不平等,一樣大。永恆不變,他是化生。所以這些,你經教讀多了慢慢就明白,就
知道這裡面真正的含義。
為什麼他不會變化?因為他沒有念頭,道理在此地。你懂得這個道理,你相信。變化
從哪裡來的?變化是唯識所變,唯心所現。實報莊嚴土只有唯心所現,沒有唯識所變,他
已經轉識為智,所以他就不變。你沒有念頭,不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會變,不起心不
動念,他怎麼變?不會變了,永恆不變。西方極樂世界花草樹木,花永遠不會凋謝,永遠
不會變質,道理在此地。那個地方的居民還不是境隨心轉嗎?那個地方的居民,一個個都
是明心見性,所謂明心見性,就是妄想斷了,妄想就是起心動念,各個人都是不起心、不
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是這麼個道理。我們明白了,你就承認了,
這事情是真的,這不是假的。
我們想在這個世界不變行不行?行,你不起心不動念就行,就是那個境界。做不到,
因為念頭太微細了。你看佛問彌勒菩薩,釋迦牟尼佛問彌勒,還不是講給我們聽的!我們
凡夫一個念頭起來,就是心有所念,我們一個念頭起來,這一個念頭裡頭多少細念組成這
一個念頭?佛問的是幾念幾相幾識?彌勒菩薩回答的是一彈指,我們講一念,一彈指,我
們彈得快,我彈大概是四次,一秒鐘,如果很快彈應該可以彈到五次,一秒鐘能彈到五次
。他說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單位,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
二十兆。你看,一彈指裡頭三百二十兆,我們一秒鐘彈四次,就一千二百八十兆,如果彈
五次,一千六百兆。這個念頭太微細了,我們怎麼能覺察?彌勒菩薩說「念念成形」,形
就是物質,就是阿賴耶的境界相,「形皆有識」,就是阿賴耶的轉相。
這個地方諸位一定要曉得,自性裡頭什麼都有,什麼都不缺,它能現,能生能現,念
頭能變,就是識能變;沒有識,那就是能現,能生能現。極樂世界是能生能現,它沒有變
,那邊的人完全用的是真心,沒有妄心,都是轉識成智的,所以他們那個世界永恆不變。
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神通、無量的德能,都是自性本具的,不是學來的,這是我們的老家
。這是不是到了究竟?沒有,真正還源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裡頭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
沒有,那才叫回歸自性。怎樣才回歸自性?因為實報土雖然妄想斷了,妄想習氣沒斷,因
為有妄想習氣,所以才有實報莊嚴土;妄想習氣也斷了,都沒有了,實報土也沒有了。所
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連實報莊嚴土也不例外;佛經上沒有說實報莊嚴土是例外
,沒有這個話說,實報土也不是真的境界。真的境界是常寂光,就是惠能大師講的那五句
話,那五句話講的是常寂光。末後一句「能生萬法」,萬法從常寂光,常寂光是能生能現
。「凡所有相」,就是從實報土到方便土、同居土統統都是的,四聖法界是方便土,六道
輪迴是同居土,沒有一樣是真實的。要曉得,我們虛空也是假的,不是真的,時間、空間
都是假的,在常寂光裡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就沒有先後,沒有空間就沒有距
離,那才叫真的回歸自性。
所以,跟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給諸位說,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現身的長短是眾
生的業感,眾生感還在,這個相就在,眾生感沒有了,相就沒有。我們這個身,我們是業
報身,也有時間性的,有時間長短,業報!佛菩薩不是業報,佛菩薩是應化,應眾生之感
而現的身相。不僅是現人的身相,他能現樹木花草的現相,他能現山河大地的現相,他什
麼現相都能現。所以我們看禪宗裡面一些故事、公案,有些參禪的人,看到樹木花草開悟
的,看到雨打芭蕉豁然開悟的。那是什麼?那就是我們今天講佛在加持。在那一剎那當中
,那是佛,他有感,佛應現的,讓他在這個境界裡豁然開悟。沒有一樁事情不是佛力加持
,佛力加持就是自性的作用,是自性的起用。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一點都不懷疑。所以對
佛,雖然佛現佛身來加持,我們也不會生歡喜心,也不會激動,一激動就錯了。為什麼?
阿彌陀佛是你自性彌陀,你自性變現的,不是外頭的。極樂世界是唯心淨土,哪裡是外頭
?全是性德,自性流露。你懂得這個道理,永遠是心平氣和,永遠是如如不動。能大師說
得很好,「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你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不要讓你的心在境界裡起一
點波浪,這就對了。
「十方稱讚之誠言」,這個話好懂,真誠的話,決定沒有妄語。「眾生本具之化儀,
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這前面都說過,「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
歸也」,他這裡也說到一大藏教,確實是這樣的。「如上諸賢所以盛讚此經者」,古來的
這些大德讚歎這部經,「蓋以本經持名念佛法門」,這底下幾句重要,「圓滿」,太難得
了!哪個法門能講到究竟圓滿?圓滿是什麼?一絲毫欠缺都沒有,這個法門是圓滿的。《
華嚴》是圓滿的,《法華》是圓滿的,但是太長了,不像這個經,這個經分量這麼少,跟
《華嚴》一樣的圓滿,跟《法華》一樣圓滿,這就難得。「直捷」,直截了當。「方便」
,一切法門裡最方便的法門,法門都叫方便,它是方便當中的方便。「究竟」,就是方便
幫助你成佛是究竟,幫助你成菩薩,不錯了,不究竟,幫助你成阿羅漢,那更不究竟。所
以今天我們教你、幫助你轉惡為善,你變成個好人,不究竟。要成佛才究竟,不成佛不究
竟,幫助你證等覺菩薩,像觀世音一樣還不究竟,你沒成佛。這個法門是幫助我們究竟成
佛的。「一超直入,最極圓頓」,極圓極頓的,頓是頓超。
它用什麼方法?「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這說出
來了。他這「一超直入、最極圓頓」講的是什麼?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這麼簡
單,這麼容易,產生這樣大的效果,誰相信?所以叫難信之法。佛在經上講,「唯佛與佛
方能究竟」,等覺菩薩對這個法門猶如隔羅觀月。這是用比喻話,像我們看月亮,中秋月
亮,隔個羅,羅是很細的紗,綾羅綢緞那個羅,隔著羅看月亮,還隔一層,等覺菩薩對這
個法門像隔羅看月;佛就沒有這個羅紗,他還隔著一層羅紗。太深了,道理太深,可是事
情太簡單,就這六個字就成功了。真行嗎?真行。今天向小莉居士在此地,你看黃忠昌居
士,他去做實驗,這六個字行不行,試試看,聽說古人念佛三年就能往生,他做試驗。他
才三十幾歲,很年輕的一個人,在深圳閉關,向小莉居士護持他,兩年十個月,他就預知
時至走了。真的,不是假的,這個法門這麼容易!
我們過去聽倓虛老法師給我們做的報告,我是沒有這個緣分,沒有這個福分,沒見到
老法師,我到香港來,他已經往生二、三年。但是我從錄音帶上聽到的,他在佛七裡面講
開示,有個同修拿來這卷錄音帶。他是北方口音,我聽得不太懂,我連續不斷聽了三十遍
,大概可以聽到九成。最後我終究找到一個北方的同修,把他這個錄音帶全部寫成文字,
印成小冊子。好,講得真好!你看講鍋漏匠,這都是他的同參道友,都是熟人,人家念佛
,一句阿彌陀佛。鍋漏匠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四十多歲才出家,什麼也不會,跟諦閑
老和尚的關係是小時候的玩伴,同住在一個村莊。找到諦閑法師,他的生活實在太苦了,
看到諦閑法師做了法師出了家,還很不錯,很羨慕,要跟他出家。諦閑老法師也非常慈悲
,遇到小時候的玩伴,跟他說,出家要學經教,你年歲這麼大,也不認識字,經教看來學
不成。當時在寺院,不學經教那就得學經懺佛事,經懺佛事這五堂功課,看他笨頭笨腦的
,你也學不成功。這個意思是你怎麼能出家?可是這個朋友一定要賴住他,最後他沒有法
子,他說那我有個條件,你能不能答應?他說:你說,我一切都聽你的。在這麼一個條件
之下,他說好,給他剃度。剃度之後,他說你不必受戒了,受戒儀規你也不懂,你也受不
了。在寧波鄉下找個破廟,沒人住的,讓他一個人住在那裡,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六個字。他說:你在這個地方,你就念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
以後準有好處。
這個人他的成功的祕訣沒有別的,老實、聽話、真幹,他就成功了。三年,你看人家
念佛站著往生。在鄉下,那時候交通不方便,鄉下老太婆發現了,師父站著走的,挺稀奇
,從來沒有看到人死是站著死的。還有些念佛的老居士,告訴他們大家來看,看了派人到
觀宗寺去報信,報諦閑老和尚。老和尚聽到這個信就趕緊去看他,一往一來三天,走路。
看到這個樣子,諦閑老和尚很歡喜,讚歎,「你沒有白出家,你不錯,你這個樣子」,他
讚歎說,「講經說法的大法師比不上你,叢林裡面方丈、主席也不如你,你真不錯」。一
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念了三年,多殊勝!這都是眼前的事情,不遠的。我前面給
大家講的,台南將軍鄉一個老太太,也是念佛三年站著走的。這種讚歎絲毫不是虛假,問
題我們得真幹才行。
可是在今天這個時代你得記住,淨宗是大乘,不是小乘,大乘人要幫助一切苦難眾生
,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你自己成就了,沒有教化眾生的緣分,可以做這種示現;如果有
教化眾生的緣分,你就還得多住幾年,多住幾年不礙事,你功夫到家了,想什麼時候走就
什麼時候走。所以,要想到一切諸佛如來,尤其想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願望是什麼?
普度十法界一切苦難眾生。我們懂得阿彌陀佛的意思,我們也讓阿彌陀佛歡喜,就多帶些
人去,你帶得愈多愈好,這是好事情。所以不可以當小乘自了漢,自己成就了趕快就走,
那是不對的。鍋漏匠為什麼馬上就走?鍋漏匠走有他的道理,示現,他那叫作證轉。黃忠
昌居士也是示現,給我們念佛人做個證明。我在香港講經,我們這裡距離很近,他天天聽
我的光碟,我這個地方是勸轉,示轉、勸轉,他在那裡作證轉。證明經上講的不是假的,
這事情是真的,決定在一生當中,而且短短三年當中,你就能超越六道輪迴,就能超越十
法界。八萬四千法門,哪一個法門能做到?只有這個法門!我們要把這樁事情認清楚,「
圓滿直捷,方便究竟」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這個法門是最簡單、最容易、最穩當
、最可靠,而且又最快速。關鍵就是,你能不能把這個世間拉拉雜雜東西放下?凡是不能
往生,原因就是這一樁,你還貪戀這個世間,你還想繼續搞六道輪迴,那就沒法子。阿彌
陀佛不能把你拉去,你捨不得這個世間,阿彌陀佛點點頭,就走了,等下次再來。什麼時
候你全放下,阿彌陀佛就來了,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時間到了,我沒有看到。我們
今天就學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