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機車族,對變冷又特別有感,
騎機車體感溫度又會降個幾度。
晚上只穿薄外套不太夠了,
雖然還有加件長袖,
騎車固定會戴口罩,
不過騎到家時都冷到流鼻水了。
連最近嘴破覺得可能跟溫度變化有關。
突然覺得很空虛的時候,
好像要趕快拿書出來看,
有事情忙好像比較不會空虛,
雖然不知道看那個書意義
只是覺得總比一直看youtube好,
有時覺得好像花太多時間看youtube了…
一個接一個看,系統會根據喜好又推薦給你相關的,
其實有時會停不下來~
好奇某個youtuber,看了幾個影片後,
發現有合拍誰feat誰的的影片,
又認識另一個youtuber,
也開始追那個youtuber的影片…
其實很久沒看綜藝節目了,
因為覺得有些youtuber的影片還比較有趣。
不過說到書,
最近其實比較少買書,
如果圖書館有的,儘量就在圖書館看一看,
其實在圖書館有那個氛圍讀書也比較有效率,
在家其實比較沒動力看書,
比較想看youtube或追劇。
發現現在有眼睛為之一亮的書的內容也愈來愈少了,
近期比較有興趣買反而是食譜,
有書在身邊比較方便對照。
前陣子去書店逛了個回頭書展,
其實書也夠便宜了,
但還是下不了手,
只買了一本,
有兩本有興趣觀望的中,
下次去就沒了…
(果然英雄所見略同)
剩下一堆銷不出去,還是銷不出去,
所謂賣相沒有很好的書。
但那個有興趣就各一本而已,沒買就沒了…
怕多買又怕錯過,有點矛盾的心情。
像這種有時蠻可遇不可求的就有點可惜,
不過那本書我如果沒逛書展,其實原本也不會買…
所以到底有沒有錯過,也很難講。
我本來以為買書的人變少了,還有猶豫的時間,沒想到下次去就沒了,
那種物超所值的書還是很搶手,
原價不低,
但回頭書均一價。
有的書其實重點就裡面的幾句話,
我也有看過書裡的序比內文收穫多的書,
內文廢話一堆,
以前曾是會看推薦就買的,
或曾是某某人的書迷,一出就買的,
偏偏是多產型的作者,容易荷包大失血,
看愈多覺得內容差不多,就沒一直買了,
但真的死心的關鍵是發生一些事,
作者行為跟作者書裡講的有落差…
後來買書的策略有慢慢在調整,
一來書價也不便宜,
發現每次整理或搬家時,
覺得書的量有點負擔…
理想中是有個像小圖書館的書房,
但現實好像不太可能,
空間就是很有限,
書太多就是會佔掉不少空間。
所以現在如果圖書館有,儘量就在圖書館看或是借,
借不到又有必須性的才會買,
閒書就回頭書展再考慮買…
有的書其實不便宜,
買一本就超過一天三餐的費用,
以前買過很多很沒收穫的書,
所現在買書考慮比較多,
因為不是每個作者都會把自己的畢生絕學寫進書裡,
書的價值就不見得都那麼高,
或許也是自己知道的事變多,
人生經驗變多,
當然自然就篩掉不少對我來說沒意義的書。
曾經買過的熱門排行的書,
後來在二手賣場看到,
曾經愈熱門反而愈容易看到,
因為買的人多了,
不過挖到很特別的書。
可能有個誘因應該是怕它絕版,圖書館也找不到的那種。
我也曾錯過那種絕版書,
沒想到會絕版又借不到,只是過這麼久就算當時我有買了,
我也不見得還會再看。
好像也沒有什麼是不能錯過的,
人生本來就是會錯過蠻多事的…
剛好有想看的書,
剛好圖書館有,
把它看完就覺得有賺到的感覺,
很多買回家的反而沒看完,
一直停在某一頁,
這可能也是我減少買書的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圖書館都幫忙分類好了,好找多了,
自己的書有時放到哪去,找不到,
有一本想再翻翻的書但一直找不到在哪…
(會想重翻的書,就是覺得買了值得的書,
但是找不到就覺得無言,而且那本圖書館沒有,但又不想再花錢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