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了~ 趕在除夕團圓飯之前,趕快來分享一下 生涯管理之「團圓飯壓力解除心法」~
又要面對大家族團圓飯,十面埋伏的人生逼宮了...在過年歡欣鼓舞的團圓氣氛中,關在老家院子裡、或是塞在車陣中,甚至被囚禁在家族旅遊的飛機、火車上,親友難得見上一面,免不了被關心
「申請上沒?加薪沒?升官沒?年終多少?考上沒?找到工作了嗎?進大公司了嗎?開什麼車?有對象嗎?買房沒?結婚沒?生小孩沒?小孩念書、工作、結婚、生小孩沒?...」等無盡輪迴!
對於待業、備考、轉職、等陞遷,甚至對現狀無奈的朋友們,就會像被獅子盯上的羚羊一樣,水深火熱、身處恐懼之中...年復一年,沒完沒了~ 該如何因應?
僥倖身為前美國獵頭,從事MBA生涯管理十餘年,分享各位一些經驗與觀察得來的「群眾壓力下之生涯自我調解」心訣,包含下列幾項:
「照顧親友需求,展現成熟度」:家人關心吃麵喊燒,除了滿足「觀眾們」的存在感與求知慾以外,其實大家也是希望幫忙。而返鄉應對親友的同時,其實是最有效展現成熟度的機會!
不要傻傻坐在沙發看電視,等著讓長輩嫌~趕快起身幫忙招呼停車,面帶微笑,主動而自信地打招呼,引導親友進家門、擺鞋子掛衣帽、燒香拜拜,協助準備團圓飯、擺桌椅,甚至安排長幼有序的就坐順序,傳遞餐具醬料零嘴飲料,洗碗,排麻將桌...等。
同時,在團圓桌上,也可以適度關心各親友的生活狀況與「功能性需求」,並協助滿足。
這些行動,親友們都會看在眼裡。
以往沒有這習慣的朋友們,將隱約在行動之中,讓長輩與家人刮目相看。就在閉嘴做事的同時,讓人感受到一份體貼與心安,並從旁讚賞「你成長了!」
而真心誠意地服務他人,也是一切事業的根本精神。如此一來,親友長輩們就會心滿意足,也為他們帶來面子,覺得你是能夠獨當一面的成熟人物,成功指日可待。
其實光這點,就能減去大半親友無謂的憂慮,而也在感謝你協助的同時,口下留情。
「正向思考與積極心態」:軟土深耕,是一種「一個巴掌拍不響」的概念。愛叮嚀的親友長輩們,其實不見得是為了刷存在感,反而多半是來自一份「恨鐵不成鋼」的憂慮。
誰沒有過渡期或低潮期?一時的沈潛,是為了跳更高。
然而,誰會變成需要親友長輩憂慮的對象,其實是寫在我們自己臉上的。
親友們其實並不是擔心誰過得如何,而是憂慮誰「有沒有獨立面對問題的能力」。
因此,即便是待業、備考、轉職、等待陞遷等過渡期,只要你有正向積極的態度,會自然流露於外在,散發出一種「我能掌握自己人生」的一種肢體語言與氣場。有了這種正向積極心態,不論處在何
種生涯狀態,都能因為有了積極進取的態度,而對眼前問題有所準備。
而親友們也會由原本擔憂「爛泥扶不上牆」的人生心態質疑,轉為「實境問題分析解決」的功能性協助,並對於你的勇於面對問題的勇氣與膽識,予以肯定。
「明確方向與計劃」:既然有了積極進取的心態,不需外人擔憂,那麼就會進入到「問題解決」的階段。
因此,真正的重點,在於「我已做好人生功課」這個命題。
其實具體是什麼方向或計劃並不重要,重點是你有認真思考當前問題,以及思考與選擇邏輯的清晰度、深入度,與全面性。
這時,甚至在提出計劃的同時,可以請教有經驗或相關專長的前輩,請他們協助檢視思考邏輯的盲點,或是有相關資源可以借用或共享。
一般而言,方向可以透過「興趣技能」與「性格特質」的組合,搭配上「專業能力」來投射。
然後,具體目標可以依個人情況,來「從近程目標推向未來」或「由終點回推短程跳板」兩種方向(因人而異),來進行具體規劃。
根據史上最暢銷的成功學書籍之一「思考致富」,目標必須有具體的數字與截止日,例如:「今年我將達成考績優等的目標」,寫在白紙上,睡覺前與起床各大聲朗誦一遍,並透過「信念」與「自我暗示」,當作自己已經達成目標,則潛意識中將會不斷鞭策自己朝目標前進,並於過程中主動取得資源與能力。
有如此清晰的方向與計劃,自然不用擔心外人質問。
「自我肯定與獨立思考」:由於人對於未知的恐懼,會不由自主地順從主流。尤其是像團圓飯這種時候,來自最親近的親人的無心之言,反而無形中可能殺傷力最重。但事實上,並不是外力脅迫我們順從,而是我們的「自由意志」做出了選擇。這時,智慧教育就扮演關鍵角色。
教育的本意,乃是培養獨立思考的成人教育。耳朵雖然不能關上,但思想是自由且獨立的。也就是說,不論對任何事物,都能透過自主的獨立觀點來解讀,不受旁人影響。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去解讀事物,由旁人幫你做主。然而旁人不論怎麼講,都是對方的觀點,與你無關,無法左右你的思想與意念,
而只有你有權利做出自己的選擇。
只要邏輯清晰,不是在計劃作姦犯科,每個人的思考與觀點都有同等的價值,以及被尊重的權利。即便是對事物的辯證,其實是不帶主觀意識或情緒的客觀討論。
而當了解自身觀點與價值,並自我認同,就能夠有寬敞的心胸,來接納多元意見與個體間的差異。
這項「自我價值認同」是一切人際交流與合作的起點,可說是無價之寶!
同時也讓我們能不受外界意見所左右,自立自強,不卑不亢,尊重多元。
「只跟自己比,無欲則罡」:當自我了解清晰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發現每個人的每個人生階段,都跟他人沒有任何關係。
即便是年齡相仿的親戚,也因為家庭遺傳、父母教育、成長背景、天份與人格特質、價值觀、動機與目的等,而有所不同。
曾有學茶道的個案分享:什麼茶比較好?答案是:「無從比較。」茶種各有不同,就算是品種接近的茶,也因為產地、生長環境、養植方式、存放與運輸方式、沖泡與品味方式、存放時間等,而有不同的茶香與韻味。人也是如此。
因此,條件基準不同的比較,其實並沒有意義,反而顯出對個體差異性的了解不足。
所以,唯一有意義的,是自我檢視過去一年的成長效能,看看去年定的年度規劃是否達成?有哪些進步與意外?所產生的經驗學習為何?有哪些不切實際?過去一年我又多了解自己了什麼?還有哪些是新的可發揮空間?又有什麼新的動機與能力,可以加速今年的成長?
你會發現上述的一連串問題,多半不能用金錢與社會地位這類「外導特質」來衡量,而是以更內在的「內導特質」來評斷,例如:能力、動機、成熟度、智慧、挫折忍受力、回復力、專業知識、社交能力、自信與自我效能等。
而當你自我了解清晰,且按部就班地前進時,隨時隨地,就會像哈利波特裡的意若思鏡那樣,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以把意若思鏡當成普通的鏡子使用,也就是說,他在鏡子裡看見的理想,就是他自己現在的模樣。
這是終極生涯管理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