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ufflin (怨憎會 愛別離 求ä¸å¾—)
2009-01-18 17:08:39: 可這又是為什麼呢?如果老闆爭取球員的代價變高了,幹嘛不把它轉嫁給買票
: 進場的消費大眾呀?
:
: (待續)
經濟學家倒是有些想法。經營球團,照說跟經營其他行業一樣,自然是以怎樣
才能夠收到最多錢進來為依歸,也就所謂的理性人(rational price-setters)。
(喔,看倌,這個理不理性,可跟會以哪種價碼簽下吃噴強者Eric Milton無關)
所以呀,老闆們會仰仗市場調查的成果,看看球迷願意花多少來看球,挑出一個
能夠讓收益衝到最大的價格,亦即如果再往上調的話,多進帳的部分將不足以打
平觀眾流失的價格。
當做生意的成本上來,價格原則上自然會受到影響——比方有些人認為,近年
來的高油價拉高運輸成本,害得食品或者其他要用卡車飛機載運的貨物,價格也
只好跟著上來。但事情好像倒也並非都這樣簡單。
我們先來看看汽車業。倘使方向盤的進價漲價,固然之後有機會可以從車價裡
頭賺回來,只要漲價以後多進帳的部分,足以打平流失的銷售量就好;但這是因
為方向盤的用量,會跟著汽車產量連動的關係,車賣得少,方向盤就進得少。也
就是說,方向盤這部分是屬於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
球員的薪水可不然,其性質反而屬於固定成本(fixed cost):就算今天只有
一萬人進場看球,你也是要有那麼多個外野手。從而,票價跟著球員薪水上下起
伏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如果本來已經是最適價格,不管調高調低,都只會讓你
收益變少;如果本來就還有調整的空間,那不調就是棒槌,基本上跟你付給球員
的薪水多少也沒啥關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