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Rays 看板 #1EPS4NFi ]
作者: catsondbs (貓仔) 看板: Rays
標題: [Note] All You Need Is A Little CHANGE
時間: Tue Sep 6 14:43:30 2011
Rays Rotation Heading In Right Direction
光芒的先發正盡一切能力,去挑戰費城人號稱大聯盟第一輪值的地位
(看今天的小李子就知道無可能 -.-)
光芒和費城是大聯盟僅有的兩支球隊,
在輪值裡擁有四位至少15場先發,而ERA低於3.50的投手。
在8月下旬的比賽中,光芒的先發交出了優異的數字:
他們在這14場裡投了105局(平均7.5局per Game)、ERA 2.55和6-5的成績,
只被打80支安打,囊括101次三振。 (這成績怎麼還能輸5場的, 幹)
成功非偶然,今年4個先發的成功來自很簡單僅僅的"一點"轉變:
‧ 大衛價格 :變速球 (ChangeUp)
由上大聯盟開始一直倚賴直球的Price,過去4場先發裡
變速球的使用量差不多跳升近一倍,每場平均投出21球Changeup;
在轉變之前,David Price前7場的ERA高達5.18,
將變速球加入他的武器球之後,Price先後擊敗了洋基、紅襪和多倫多藍鳥隊,
只輸了一場2-1給底特律老虎。
這四場先發都要面對聯盟最頂級的打線,你猜他投得怎樣?
有三場投到8局,兩場3安無失分,30次三振,總共在31局內僅失3分。
‧ 詹姆斯盾:投球模式 (Pitching Sequence)
今年的聖盾有多威? 為了平衡先減去兩支打擊排名倒數的水手和運動家 (汗)
W-L IP ERA WHIP
對SEA/OAK以外的球隊 13-8 193.2 1.96 0.93
對SEA/OAK 0-2 15.1 14.3 2.45
單季4場SHO,還有領先大聯盟足足26隊(!)的10場完投,
James Shields是過去10年內與CC Sabathia唯二單季10場CG的投手。
(這是上星期的文章,今天對條子124球拿下第11場CG,
是自1999年RJ以來唯一一位單季11場完投)
他的改變是採用了一種球評稱為"Pitching Backward"的投球模式 ─
"不投First-pitch Fastball改投First-pitch Curve ball"
根據Fangraphs的數據,第一球投直球的比率由2010年65%跌到今年的51%,
而第一球曲球的比率則由生涯13%跳升到26%,但好球率仍而維持在63%的水平,
結果呢?
AVG OBP SLG OPS
生涯第一球的被打率是 .356 / .362 / .612 / .974
今年第一球的被打率是 .266 / .270 / .459 / .729
他現在和上一季投了幾乎相同數目的局數,
但失分由128降到71分,被全壘打由大聯盟第二的34支降至只有22支。
‧ 傑夫尼曼: 進DL (Disabled List)
Jeff Niemann連續兩年從DL出來都變了不同的人,
昨年由超穩、超悶、平均水準的先發變ERA 5.多的發球機;
今年則相反,在進DL前幾乎沒有K功,平均先發不足5.1局,
但從6月20日DL回來後的成績是:
8-1, 2.57 ERA,平均每九局三振8人
Niemann的轉變是放棄了本來是plus-pitch的滑球,用二縫線取代直球,
同時增加了曲球的使用率。本來混用三種球種的他現在只投二縫線和曲
球,本來每7球平均一個曲球就增加到每4球一球。
儘管比昨年少投62局,
今年他曲球的三振數(40)已經比起上季整季還多(37)。
‧ 傑米海力克森:大膽的內角球 (Inside Pitches)
努力競爭ROY的的光芒第一新秀,過去8場先發是 4-2, 2.72 ERA,
但再之前4場的他是慘烈的0-4, 4.74 ERA, 他有甚麼改變?
Hellickson的進步來自於更進一步攻擊右打者的內角。
看看最近8場的Heat Map :
http://goo.gl/TsuQi
在他的低潮期裡(左),右打者對他是7-13,對內角直球敲出三支全壘打
而右邊是在他的不敗金身期間 (吹牛的估狗翻譯,明明就輸了兩場)
可以看到Hellboy投了許多更貼身、更刷邊的內角直球,
這下子右打者對上他的內角球變成5-32,追打內角壞球的比率還由27%急升至47%
AVG OBP SLG OPS
今年對右打的成績是: .195/.248/.350/.598
意思即是...右打者對上他就差不多全部都變Adam Dunn(OPS .577)
(本來隨手打想說Jeff Mathis怎知一查OPS還不到5 -.-)
看吧,要在大聯盟成功一點也不難,
All you need is a little Change!
ESPN上的先發故事
http://goo.gl/eeH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