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南部〉輕軌二階簽約 目標3年後完工

作者: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1:27:02
原文恕刪
針對"系統相容沒問題"一語,小弟倒是覺得有一定的難度,畢竟這好像是全世界第一條要
同時運行不同系統的輕軌,難以找到前人的經驗供參。下列幾點是個人認為要面臨的挑戰

1 新車(A)如何適應舊系統(C),A車的電池系統雖有實蹟,但是以目前C系統是適用於電容
充電的模式下,A車應該會改為無實蹟的電容系統,屆時將要面臨愛河橋爬坡的考驗。
2 舊車(C)如何適應新系統(A),C車的ACR是專利,A是否有能力順利修改C車來用於新系統
,這也是一個挑戰。
3 就系統整合的概念來說,不外乎下列幾個選項,改舊車來適應新系統,改新系統來適應
舊車,改新車來適應舊系統以及改舊系統來適應新車,基本上不是一句官說的"系統整合
沒問題‘’就可以帶過,這是需要一個嚴謹的計劃,需要告訴大家"如何""整合‘’,更
不是如規範所想的只要C提供原始碼就一切ok
4 如果把系統相容的定義擴大解釋(這是兩個口最拿手的),最沒有技術風險的方案將是A
另外建置C1到C14的系統及追加車輛,然後把C原有的系統跟車輛廢除,至於錢那來?這不
是工程問題,不方便加以揣測。
5 三年後完工?沒告訴你的是會只先通到C17,不是全線,基本上在國內,當有人說預計何
時通車時,絕對不會是出自實際排程計算結果。
6 其實以扶植國內軌道產業角度來看,淡海輕軌及高雄二階都算是不錯的練功地,至於進
軍亞洲?以目前來看,與中國及日本的差距真的太大了,更不用談及歐美大廠長期主導系
統相關的規範訂定與修正。
版上神人很多,小弟不才,望有各路豪傑費心指導。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6-09-11 11:48:00
第四點不論可能性 我是覺得如果舊系統廢除政治問題可能會超乎想像XD可能指通到C17有新聞嗎? 是C15~17 還是 15 16未通XDD
作者: fellicetsai   2016-09-11 11:50:00
政治人物得工程承諾,本來就不用當真中鋼的加入,更證明最有利標的評選辦法,根本是唬弄人的手法不同機電廠商的系統相容,先進國家都做不到,高雄可已做到,只能說工程投標的議題,在高雄是一個不重要的話題,所以才會讓政治人物予取予求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6-09-11 12:05:00
這會是一個大地雷 不過引不引爆卻是下一任的事情=_=
作者: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2:06:00
NTP+900是C1到C17實質完工,NTP+1140才是整段實質完工第四點其實還有最省錢方式就是C14轉乘XD
作者: atriple (請逐項修改)   2016-09-11 12:11:00
請問NTP+900和NTP+1140是什麼意思?我是真的不了解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6-09-11 12:11:00
Steem系統沒有商轉的紀錄 alstom 的無架空線是用aps 目前杜拜跟剛通車的里約都是用這個
作者: komachi275 (笨笨熊)   2016-09-11 12:14:00
其實也不難 亞斯通可以在動力系統上與卡夫合作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6-09-11 12:16:00
NTP查一下似乎是正式開工日
作者: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2:16:00
NTP+數字是合約規定的里程碑,基本上全線要通車還要視臺鐵鐵路地下化及原有臺鐵機廠遷移的時程,這部份變數太多,所以第一階段會先通至C17合作的機會是有的,但是並不代表困難點就會消失,而且雙方都需釋出原始設計概念才有整合的可能性
作者: d2241400 (Ahao)   2016-09-11 12:59:00
政治操弄,把大眾運輸搞得亂七八糟,唉
作者: metalfinally   2016-09-11 13:14:00
其實Alstom跟CAF買超級電容裝備來裝就好了這種敢來標就是要搞定標案開的條件,不然就罰錢
作者: fellicetsai   2016-09-11 13:41:00
alstom只是中鋼的分包商,他們應該只賣號誌系統沒有要成就任何推展台輕軌工業的意圖吧!
作者: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3:43:00
f大不知有沒有修到你的推文,如有,不好意思
作者: fellicetsai   2016-09-11 13:44:00
講得好聽是要落實國內輕軌工業!但是做法
作者: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3:44:00
但是在簽約典禮上,A已經提供車輛模型給市長了XD
作者: fellicetsai   2016-09-11 13:45:00
卻只是做最下游的組裝工,有何技術昇級?您的版文已經說了,淡海與高雄輕軌就算練完沒有自己的號誌,及車輛系統設計能力,到最後都只是買原廠設備組合而已,自己連基本的驗證與測試能力都不會!更不用說要與對岸的中車競爭我們看ㄧ期的施工管理就知道答案了!ㄧ個應該在去年應該完工的重大交通建設嚴重延宕的情形,這個地方首長都可以把它變成迪士尼樂園的免費電車收買民調胡整政府採購契約的權利與義務!還在媒體臉不紅氣不喘的說:雖然可以通車但為了市民的安全,我們寧可讓它有多ㄧ點時間測試,所以先免費試乘,延後正式通車殊不知,當時維修機廠也完成不到50%那麼高預算所買的車輛系統,如此輕率上線無法做完整維護,將來驗收不過,到底是算卡夫?還是算市府?這種重大契約爭議,竟然都沒主管機關理會?只能說,我們的民選首長政府,也太炒短線了吧?這就是我們做工程人的可悲處,任由政客操弄!對不起版大,破壞您的好心情,不是本意只是,藉您的版面,揭露ㄧ下ㄧ般鄉民不想聽的話請您包涵!
作者: moonmu (Mu)   2016-09-11 14:12:00
練兵的成果 最多只能應用到未來國內多縣市增取的輕軌 要輸出國外太難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6-09-11 16:50:00
我覺得後面真的是打算搶下所有國內輕軌建設,但是基本上就可能是fellicetsai大說得組裝工,其他重要核心還是國外輸入
作者: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7:15:00
基本上如果當國內公司願意為了不存在的專案而砸錢研發時,才有機會成為系統商,否則永遠只是代工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6-09-11 17:21:00
這...除了前幾大上市櫃、隱形冠軍剩下就工研院、中研
作者: atriple (請逐項修改)   2016-09-11 17:21:00
「不存在的專案」指得是不是沒有案子時,公司仍做一些
作者: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7:37:00
以中鋼的角色及規模而言,至少在國內應該有機會起個頭吧,否則永遠只能代工
作者: xylophone135 (赤い三月花雪夢)   2016-09-11 19:03:00
我倒是很好奇為什麼不要全部用CAF的系統?
作者: yulanlin (yulan)   2016-09-11 19:37:00
因為中鋼是評選結果最優的,如果再用C系統不就打臉評選委員
作者: gigihh   2016-09-11 20:11:00
CAF的系統有什麼問題嗎?為何選中鋼而捨CAF?
作者: joson4921 (特務)   2016-09-11 20:31:00
NTP+900 = 開工後900天完;依此類推^工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6-09-11 20:35:00
Caf的問題是找的營造商資本都不夠大如果又在跳票 這帳要找誰討
作者: gigihh   2016-09-11 20:54:00
關於系統相容,在契約中加入相容舊有的條款應該可以解決吧!輕軌已經是國外很普遍的系統了,北捷也是一條路線分好幾階段興建,前後的系統商也未必是同一家。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6-09-11 21:21:00
二期招標中本來就要求相容一期,得標廠商要連一期整個換掉也是允許,但得標價錢不得變更~
作者: alexj (世界行走)   2016-09-11 21:53:00
北捷同一條線不同期興建,廠商都是同一家。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6-09-11 21:53:00
我的看法是,當初就不該找自己麻煩做什麼超級電容,用傳統架空線不就好了.近年美國蓋的新輕軌路線,例如夏洛特休士頓, 華府.不都還是有架空線?
作者: sunforest (河馬)   2016-09-11 22:44:00
就好大喜功阿 出國看到無架空線就覺得好棒棒 結果人家也只是一兩站無架空線而已
作者: atriple (請逐項修改)   2016-09-11 23:50:00
阿就國人不愛阿,經過「電線地下化」的宣導之後,國人普遍不喜歡看到空中有電線。其實「地下化」在國內變成一種正面意含的詞了,。
作者: nucleargod (珍奇)   2016-09-12 00:17:00
我在舊金山看到那堆密密麻麻的架空線真的會擔心颱風
作者: gigihh   2016-09-12 00:36:00
無架空線至少面對颱風風險較小,對台灣這樣常有颱風的國家很重要,每次颱風會經常停電的地方,很多都是電線還沒地下化。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6-09-12 00:53:00
如果真的怕颱風, 我建議還是蓋獨立路權BRT好了成本低 技術條件低.現在就看淡海和安坑輕軌,這兩地的架空線和颱風的影響
作者: atriple (請逐項修改)   2016-09-14 14:18:00
g大考慮的也不錯,這次剛好南北兩個輕軌案可以來做個實驗,讓日後的輕軌建設有個參考依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