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老闆不在乎能力好不好,只在乎你能賺多少

作者: backtrue (咖啡冰沙去冰)   2014-07-14 22:25:46
好的,這篇我相信是很多人的看法 但這也是我提到的問題
請問『增加忠誠度』這點你如何評估,正如我前文所說
這是一句超虛的說法 是很多行銷企劃人員安慰自己用的
事實上,不管是NIKE或是三星或是最近服務的客戶來說
在他們企業內部早就對單純的 "Awareness" 所產生的價值
都有一套自己的公式,雖然在這邊不方便公開整個公式,
但分享其中的幾個因子是可以的
大多數都包含:
聲量變化率
購買意向
單位價值
銷售轉化率
這些數字經過一番的公式計算就會得出一個聲量價值
再透過ROI的計算,其實你的 Branding ROI 就能有所計算出來
由這些數據(當然不是全部),都可以另外評估媒體是否值得繼續投放
或是 OOH 實質上的轉化。 中間很多眉角其實就是我說的
Awareness 創造的統計架構跟邏輯
我們都知道 Awareness 可以帶來轉換 可以建立品牌知名度
但是請停止不要再只講這些東西了
當然也有人反對直接算 Branding 或是 PR 的 ROI
那...就看你摟
尤其數位媒體發達,許多 Branding 跟 PR 的監測所帶來的效益
包含Earned Awareness 有更多的計算邏輯跟架構
一個超讚的廣告創意 是更需要有實際數據來支持他的價值的
※ 引述《zzzzzken (陳郁翔)》之銘言:
: 企劃分兩個層次
: 一種是直接引導訂單直接獲利
: 一種是植入觀眾心中獲得認同增加忠誠度
: 都是企劃
: 都重要 兩者並不衝突
: 不然NIKE每年花一堆錢辦路跑
: 有一半以上的參加者根本不穿NIKE
: 難道說這活動失敗??
: 當初電音三太子去英國奧運
: 用三星平板宣揚台灣國旗
: 只有三星肯贊助
: 難道人家能成為國際一線是偶然??
: 而當初拒絕贊助的本土平板
: 等到營業額死掉才呼籲大家要救救台灣企業
: 那平常為什麼不推這些形象企劃鞏固客戶群??
: 企業要賺錢 我們沒人反對
: 身為企劃
: 推出案子拉高營業額
作者: ronald88 (見鬼了)   2014-07-14 23:19:00
有點讀不懂 ?
作者: osoo   2014-07-15 00:34:00
簡單來說 就是所謂品牌知名 形象 購買意向 都是一層影響一層或互為影響 最後都可以借由公式導到對銷售量的影響這在很多大公司都已經是行之有年 任何的投資都是計算過的當然不能排除 例如Nike adidas 兩強意氣之爭的亂砸錢
作者: zzzzzken (做正確的事)   2014-07-15 07:16:00
所以三星贊助平板給電音三太子去英國奧運秀台灣國旗不是三星的格局???
作者: llgh (中肯潑冷水)   2014-07-15 23:20:00
其實以原po的背景(銷售通路+網路) 會有這樣的學習是還蠻正常的 但是問題就出在 若要把這一套思維當作"行銷"應該是怎樣就有一點狹隘了....
作者: XXPLUS (隨緣等新車)   2014-07-15 23:41:00
行銷品牌"通路"和行銷"品牌"本來就會有落差ASAP目前這個通路品牌,行銷成效也不能說有多好當然,砸大錢PR還是死的網購平台早有先例,保守點也不意外
作者: backtrue (咖啡冰沙去冰)   2014-07-16 09:51:00
當我在說的是品牌如何計算品牌公關成效,樓上幾位卻只用我的背景在論述我說的是否正確?真的是很可惜...我只能說:實際上的操作經驗跟空想的想當然耳是很有差距的,當我們跟品牌合作,看著他們計算著品牌行銷成效的時候,在這裡卻被當作天方夜譚?當然啦,如果在座很多會是代理商,不知道是正常,因為這都是內部評估機制。
作者: exla (et si c'est vrai...)   2014-07-16 14:02:00
代理商客戶端都待過, 本文大方向正確, 但不應拘泥於公式
作者: backtrue (咖啡冰沙去冰)   2014-07-16 14:11:00
公式只是一個象徵,重點在於懂不懂得評估成效
作者: exla (et si c'est vrai...)   2014-07-16 14:12:00
單純只用數據跟公式衡量行銷效果容易忽略某些insight
作者: zzzzzken (做正確的事)   2014-07-16 17:17:00
邱先生的數據計算成效是重要的,可是文章主軸貶低創意,所以才讓這麼多人回應不同的觀點,這個版大家都懂行銷,沒有誰是最懂,也沒有人是全懂,互相學習讓自己企業更好那當然邱先生發文的時候已經掛出閃電購物的行銷總監那企業就會有受到檢視的時候,每個企業都有被探討的時候相信各版大不是針對閃電,我們剛好活在變化很快的時代,彼此吸收,往更高的領域邁進,不論是邱先生或其他版大,江山大有才人在,比起這世界,我們要學的東西都太多了。反正邱先生這個計算成效的手法我是記住了,若我資源夠,我會另外網羅數據企劃人才,這就是這篇文章對我的影響。所以邱先生您也別氣了,您操作的品牌跟位置都高,發文必然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還是很多人會受用到的^^
作者: llgh (中肯潑冷水)   2014-07-17 00:45:00
專業到哪 眼界就到哪 "價值"永遠是參考而已、非常粗糙的參考
作者: backtrue (咖啡冰沙去冰)   2014-07-17 01:26:00
感謝您的指教 小弟才疏學淺 眼界不夠
作者: Anda (加油)   2014-08-03 01:31:00
認同這篇,htc砸再多錢播多少廣告還找鋼鐵人五月天品牌是比較多人知道了,但顯然根本沒有營收上的轉換...
作者: backtrue (咖啡冰沙去冰)   2014-08-07 18:17:00
沒有營收轉換?別鬧了 XD 鋼鐵人是失敗的例子 但五月天是成功的案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