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上來發心得,才發現我是標題苦手、排版無能耶,如果傷眼就抱歉了~
開頭想從LIVE CD開始說,以下長篇大論純屬個人觀感,毫無專業可言XDDD。
在演唱會現場,喇叭的輸出幾乎都在同一條水平線上,或者應該說是單一方
向輸出,所以不會感受到跟戲院環繞喇叭一樣的效果,會環繞的只有觀眾的
聲音,因為你貨真價實的被觀眾圍繞,我永遠都記得某一場的安可,喊聲跟
拍手聲從後方看台湧來的感覺,那真的很令人起雞皮疙瘩。
所以我一開始對LIVE CD的想像,是像以前那樣,所有東西並列的被呈現,我
可以同時聽到vocal跟band,也能聽到觀眾的聲音,也就是所有聲音都被排在
同一條線上的感覺,但這次的LIVE CD不同,他比較像是漏斗型的排列方式,
正中央的交叉點是vocal,上下則分別是band與觀眾,偶爾的solo跟合唱,才
會讓他們的聲音來到中央,所以對我來說,LIVE CD的呈現方式,太有空間感
了,但卻又不是在現場演出感受到的那種空間感,畢竟誰聽演唱會的時候,
會站在vocal旁邊,而不是依賴喇叭共同輸出。
聽了之後其實稱不上失望,因為真的也沒糟成那樣,可以聽到主唱花式轉音
,雖然知道是錄音室重製,還是覺得蠻新鮮的,只是就是一種與期待不符的
落差感,但我也忍不住想,會不會因為我是用耳機聽,所以才有這種感覺,
他其實就是電影在戲院的原音收錄,用環繞喇叭放出來,主聲道被包覆,就
不會顯得突兀,空間感可以被完整呈現,就會是很棒的效果。
然後我就抱著忐忑的心去看電影了。
先簡單說一下戲院心得,總共三家戲院:信義威秀、中壢威尼斯、林口威秀
。
首刷是離家近,但真的舊了的信義威秀,5/24過12點的4DX場次,座位是第四
排中間靠走道。
這廳的音效一直都是硬傷,雖然威秀很早就全面改成杜比7.1了,但因為第一
代4DX的設置,為了配合這套系統,遷就了太多東西,包含廳內吸音、設備雜
音,都沒有處理好,卻也沒有更好的處理辦法,但我還是沒想到會這麼糟(
倒地,整場幾乎都只能聽見vocal,整體音效呈現一個三角形,band完全就是
背景音,觀眾更是背景音的背景音,很少數時候才能趕邵到環繞存在。後來
也聽線人說因為4DX是第一代,所以很多效果沒有,包含暴風雨的部分,跟椅
子力道都有差。但幸好3D呈現還行,畫面明亮度夠,雖然焦距有一點糊,但
在視覺上不是太大障礙,而且換了新的3D系統後,眼鏡輕很多,我戴自己的
眼鏡再戴3D眼鏡,也不會覺得負擔。
二刷是被板上大家燒到,5/25深夜騎車到中壢的看的威尼斯3D,座位是七排
中間,覺得可以再往前三排都沒有問題。
不得不說,我當初還真是小看Atmos。對我來說,Atmos的最大賣點,在於它
天花板上也有喇叭,所以可以更完整的呈現聲音的包覆感,對於特殊空間感
呈現,以及大型動作片有一定的加分效果,但我一開始真的無法想像,為什
麼演唱會需要天花板的聲音XD。後來事實證明我錯了,Atmos在聲音的細節上
,表現比7.1優秀太多,因為聲道被切分得更多更細,所以可以更簡單地聽到
聲音的流動跟層次。開頭的太空船,和後來出現的剛烈怪獸,也的確使用到
天花板的喇叭,營造出壓迫感。聲音變得立體,在聽覺上就是一種享受,唯
一美中不足的,是主聲道調校不夠明亮,vocal時常有一種濛濛感,好像被東
西蓋住一樣,覺得退得太後面了,微微的隱身在環繞底下,真的可惜。其他
就是不值得一提的,沒放滿的畫面、過暗的3D,跟很難戴的眼鏡。
三刷是當初看波西米亞狂想曲,一直狂推大家去的林口威秀,5/26早上的一
般3D,座位是七排中間,覺得可以再往前一排左右。
如果信義威秀聽到的bass是0,中壢威尼斯是1,那林口威秀大概落在0.6左右
,會需要找一下,但不至於找不到,雖然環繞跟bass還是輸Atmos,但我覺得
vocal表現比較好,算是有一般7.1的水準。一起去的路人朋友表示,看了會
想跟著一起唱,所以我想這就表示,當音效處理有一定水準,連帶的感染力
也才能被帶出,才有辦法感受到演唱會的魅力。3D也是可圈可點,但座椅偏
低,坐起來腳會有種無處安放感,但整體而言,林口威秀就是折衷的選項,
想再衝一個林口威秀4DX,可惜已經沒場次了。
如果四刷,除了三代4DX的林口威秀,桃園威秀可能也會是一個選擇,根據線
人兼路人朋友的情報,一樣都是7.1,因為桃園威秀的廳較小,喇叭相對密集
,音場包覆感會比較明顯,vocal一出來有讓他起雞皮疙瘩,會讓他更想去看
演唱會,而不只是跟唱。最重要的是,五六日還有場次XDDD。
會這樣走天涯,除了是因為對觀影挑剔,更是因為愛,想好好享受電影的成
果。
這次的電影,一如往常的五月天總是走得很前面,不管是音效、視覺、動感
,他們幾乎都是用頂標規格下去製作,套一句朋友說的「感覺是有辦法推出
一盤好菜,但沒有完美的盤子裝」,先不論有些設備還沒有引進台灣,每間
戲院本來就各有優缺點,在這樣的前提下,變成我們只能自己在腦海中組裝
、或是想像最完美的版本,卻無法真的感受到那樣的效果。就算一樣都是3D
,也會因為系統、眼鏡、畫面明亮度,而產生差異,同理,一樣都是Atmos,
可能也會因為廳別大小、調音喜好而感受不同,所以,與其追根究柢,我傾
向碎念之後還是珍惜現有的選擇。
以下總算進入電影心得正文。
如同我對於LIVE CD的期待,我本來也以為,電影會是重現演唱會的那種形式
,廣告也都一直打著搖滾區第一排的口號,但看了之後,我發現並不是那樣
。
從開頭主唱的旁白,到結尾的旁白,我覺得,這部電影比較像是把觀影的人
,跟旁白一起,擺在第三人稱的位置,或者可以說上帝視角,我們跟著攝影
機的運鏡、剪接,穿梭在各個角落,不只看到演唱會,看到台上的表演者,
也看到台下的歌迷,甚至是整個演唱會場地(對,我說的就是那個發橘光的
鳥巢),電影本身好像在重現演唱會,但他讓你看到的遠比你在演唱會上能
看到的更多,他要你從另一個角度去體會演唱會想傳達的概念。
在演唱會的當下,因為強烈的聲光效果,以及台上表演者的一舉一動,外在
情緒是很容易被牽引的,但如果他們的每一個歌曲選擇,每一個視訊安排,
甚至是互動,都有想傳達的概念,要怎麼樣才能讓人客觀地感受到,並且進
一步去思考呢?我想,用電影把你拉到第三人的視角,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人生無限公司這套巡演,主唱說,是他們用情最多、用力最深的一套巡演,
怪獸和瑪莎,也都曾說過,希望我們能從演唱會帶走一點東西、希望我們能
去思考的更多,而不僅僅只是來看一場演出,結束之後什麼都沒有留下。再
加上「人生無限」要講的概念,本來就是比較深層、比較個人的,如同自傳
一般,他們想說的,永遠都不只是他們自己,還有聽著他們的歌、看著他們
表演的我們。
所以,他們用歌曲跟巡演,告訴我們那些青春熱血、那些該珍惜的感情、照
顧自己的方法,以及你應該要相信、要喜歡自己,因為人生是有限的,可人
生的自傳是有無限可能的。然後,他們再用一部電影告訴你,看哪,不只有
你呢,連第五分隊的人生都是起起伏伏,演唱會台下的歌迷也會又笑又哭,
你為什麼要因為低潮哭泣無法前進,又為什麼不期待高潮過後的平凡人生呢
?
從自傳發行之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像是在讓我們練習告別,都像是在告
訴我們,一切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人生本來就是這樣,有喜有悲,有聚有
散。所以去做吧!如果你有夢想,痛就大聲的哭,但不要忘了哭完要記得微
笑,就算重重的摔過,下一步都有可能是海闊天空,所有的變化,都是有理
由的,都會因著你的努力,把你帶向更好的地方,但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就
跟第五分隊打敗剛烈怪獸之後,戰鬥機還是會被拖吊,小孩還是要顧一樣,
不可以忘記,最平凡的日常,有時候才是最不可思議的偉大。
我真的很喜歡很喜歡很喜歡這套巡演,不只是因為他是我有始有終的一套的
巡迴,而是他所傳達的概念,所以我高雄開始動搖,到桃園的掙扎,最後在
台中,終於決定為自己的人生再踏出一步,而往後人生的每一個選擇,我想
我都會記得這一次的勇氣。每一次的演唱會,都像是我的防空洞,而且是有
補充能量功能的防空洞,我總是在演唱會裡,聽見他們要說的,然後反省自
己、鼓勵自己,電影的最後,主唱的旁白說,謝謝我們讓他們參與我們有限
的自傳,我才想說謝謝你們,讓你們的自傳裡有我,我的自傳裡有你們。
最後,我覺得用這樣的電影為這套巡演畫下句點,是很棒的,因為它部分重
現了演唱會,卻又帶來不一樣的視角,雖然沒辦法感受到頂標製作規格的感
受,但也因為這樣的小缺憾,讓我更期待下一次的相見。
我還是最喜歡LIVE了。
想衝一下威尼斯了,然後你的心得很讚!年輕時的他們總是說要陪大家到永遠,現在已經要我們學習告別了...
作者:
riss (天天)
2019-05-30 20:06:00推!原po三刷的電影院順序和我一模一樣XD
作者:
ashika (藍圈圈轉的頭好暈)
2019-05-30 20:41:00推!
作者:
lumandog (鱸鰻狗)
2019-05-30 23:09:00推好文~
作者: n5834073 2019-05-31 01:07:00
推
作者:
qazpo (芊)
2019-05-31 10:50:00我首刷在桃園威秀,威秀3D影像大勝威尼斯,但威尼斯的音效上臨場感還是超越桃園威秀,只是威尼斯眼鏡真的太爛而且糊又暗,所以看的很辛苦,後來一度拿掉眼鏡專心聽演唱會
作者:
hsmmmas (愛你讓我變得更強 為你)
2019-05-31 23:53:00信義去了三次威尼斯一次,今天在威尼斯哭了整場...
作者:
azxc 2019-06-01 22:02:00原來不只有我覺得威尼斯眼鏡看不清楚
作者: zhenyi (zhenyi) 2019-06-03 18:29:00
推好文
作者: ics316 (展翅飛翔) 2019-06-06 16:44:00
其實什麼都是無限的 只有荷包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