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PLC 過往工作及最近面試

作者: wisdom   2017-10-09 14:07:11
: 推 syatoyan: 誠心發問 為什麼電子齒輪比害人不淺? 10/09 05:46
: → syatoyan: 靠調整電子齒輪比 可以藉由較高的回授脈波數 得到更精準 10/09 05:47
: → syatoyan: 的誤差 不是可以做更精準的誤差修正嗎? 10/09 05:48
: → syatoyan: 還是說 那樣得到的誤差值其實是假的 實際誤差還是以 10/09 05:49
: → syatoyan: 編碼器的規格為基準? 10/09 05:50
: → syatoyan: 可是使用者卻認為有電子齒輪比 所以我只要以最低階的 10/09 05:51
: → syatoyan: 所以造成 只要使用最低階的編碼器 + 電子齒輪比設定 10/09 05:54
: → syatoyan: 也可以做到誤差0.1mm的精準控制 這種錯覺? 10/09 05:54
: → syatoyan: 弱弱的推測是不是這樣的現象 所以電子齒輪比不好? 10/09 05:55
你的觀念有誤,這是我說電子齒輪比害人不淺的原因之一
電子齒輪比的存在原因
是因為編碼器解析度越來越高,使用者需求的馬達轉速增加
但脈波發送/接收模組的反應速度跟不上造成的
我們舉個例子,為求容易理解 & 計算方便,我用非真實數據來解釋
假設編碼器解析度是 360 inc/rev,意即馬達每轉一度,編碼器可以輸出一個訊號
(這裡我不用"脈波",是因為很多人又會被編碼器脈波跟控制脈波搞混)
換句話說,編碼器的解析度是 1度,那麼這個伺服系統能達到的理論控制精度也就是1度
理論控制精度有兩個函義
1. 你能控制馬達往前/後轉1度。
2. 定位精度極限理論上是 +- 1度
接下來,我們要把脈波控制跟編碼器"脈波"混在一起講了
理論上,以pulse chain作為控制命令,一個控制脈波 = 一個編碼器脈波
也就是說,驅動器接收到一個脈波,會控制馬達轉一個編碼器單位
以這裡的例子,就是轉1度。
請注意,在這裡的例子裡,你是無法控制馬達轉0.5度或任何小於1度的角度
假設你希望馬達每秒轉10圈(10rps = 600rpm)
意即你要控制脈波輸出10 x 360 = 3600 Hz
再假設,你使用的脈波輸出模組,最高的輸出頻率只有2k Hz(先別管哪來這麼爛的模組)
換句話說,在這套系統裡,你無法得到你要的目標轉速
於是聰明的製造商,就引入了電子齒輪比這個參數
電子齒輪比讓控制脈波 = 編碼器脈波 x 電子齒輪比
換句話說,如果電子齒輪比設成 2
一個控制脈波,驅動器會讓馬達轉 2度
這樣的話,只要1800Hz的脈波頻率,就能讓馬達達到600rpm的轉速
不改變任何硬體條件的前提下,立刻解決這個問題。
請留意,這才是電子齒輪比最初設計出來的初衷,
只是為了解決脈波產生/接收模組的反應速度不夠快的問題而已。
而使用電子齒輪比會造成一個根本問題,就是你的控制精度直接下降
以上面的例子,你最小只能控制馬達一次轉2度,控制精度會下降
意即你只能控制馬達走0、2、4..... 這些角度,命令無法給1、3、5.....這些度數
(當然定位精度不會改變,一樣是 +- 1度。)
所以現在所有電子齒輪比的延伸應用
包含用來將減速比、螺桿導程計算後導入電子齒輪比
讓PLC的控制單位 = 機構單位,這種作法看似讓應用變得方便了
實際上並不是正確的使用。
而業界不僅是大教特教這種用法,還出書教你怎麼算
幾乎工控人都把這套方法當成聖經不容挑戰了....
當然很多人會說,編碼器解析度這麼高,換算到螺桿精度後,
一個編碼器解析度可能是1nm,我只需要1um的控制就好,
何必管設定電子齒輪比後造成的控制精度下降? 不影響使用啊
這我同意,這也是電子齒輪比在應用上,這麼多年來也沒有人有意見的原因。
不過我說的害人不淺,不完全是應用上不合理,其實稍微不那麼低階的驅動器
都可以讓你設定減速比跟螺桿導程,驅動器內部會自動幫你換算
但因為根深蒂固長久以來的使用習慣,太多人已經寧願就他原本那套電子齒輪比
算好丟一個參數進去就好,也不願意去使用正確的參數設定。此其一
再者是,控制脈波跟編碼器回授脈波,本質上兩者是沒有關係的
只是在控制上,一開始為求最大控制精度
自然會讓控制脈波跟回授脈波 = 1:1
電子齒輪比的引入,造成為數不少的工控人對這兩者產生誤解
錯誤觀念一久,就很難改了。
很多人真的以為,控制命令(脈波),跟編碼器回授(脈波),兩者一定要有一個比例關係
當使用到比較進階的系統時,反而一直糾結在控制命令的問題上
結論
1. 電子齒輪比的使用會導致控制精度下降
2. 沒搞懂電子齒輪比的使用者一大票
3. 搞懂但被電子齒輪比這個觀念限制住的使用者又是一大票
作者: syatoyan (Syatoyan)   2017-10-09 18:26:00
原來如此,如果用EntherCAT來應用,似乎就都不存在這些問題,不過如果還是需要pulse command,那麼高速運轉的精準度下降似乎是無法避免的結論。
作者: ej04ej04 (ej04)   2017-10-09 20:56:00
由內文來看,似乎是使用電子齒輪比之前尚未瞭解其定義所產生之問題,感謝解釋
作者: annzheng (Annzheng我不是女生)   2017-10-10 22:39:00
謝謝您
作者: yuleen123 (.......................)   2017-10-10 23:35:00
歐系的伺服就比較會把這些觀念分清楚控制命令解析度, 編碼器解析度, 機械齒輪比, 螺桿導程都是有獨立的參數可以設定
作者: juijuijuijui (瑞瑞)   2017-10-11 08:18:00
有學有推,大部分應用的確沒那麼講就,做了5年也都用autotune馬達,只有幾次特別應用(追隨和同步)找原廠調參數
作者: Kayusumi (Left)   2017-10-12 12:40:00
還有安川的MECHATRALINK阿
作者: s3f4e9g6aa7 (香腸男孩)   2017-10-12 18:51:00
長知識
作者: s1000 (s1000)   2017-10-15 12:27:00
推推
作者: AJE (小傑)   2017-10-15 15:15:00
多謝分享
作者: b2481 (RayGetRUA-RUA)   2017-10-15 21:24:00
長知識了! 以前一直以為是為了減速比或螺桿導程而設計的原來是控制器太慢造成的請問原PO,通訊型的伺服若還有電子齒輪比的功能,不就很怪嗎?
作者: wisdom   2017-10-16 00:02:00
所以純通訊型的伺服就不會有這個參數了。
作者: duser ( )   2017-10-16 10:05:00
請問原po 這些資訊是在哪裡看到的我看了伺服的說明書,並沒有寫為何要有電子齒輪這功能
作者: Kayusumi (Left)   2017-10-16 17:08:00
作者: yuleen123 (.......................)   2017-10-16 19:56:00
伺服的說明書只會跟你說參數要如何用很少會說到參數是如何來的, 這要靠經驗或學識自己體會
作者: duser ( )   2017-10-16 21:06:00
如果是什麼波德圖什麼增益還可以從以前學校的理論找到答案電子齒輪學校就沒教了
作者: Kayusumi (Left)   2017-10-17 10:08:00
學校的確沒教, 剛開始就是接觸通訊型的, 都把這當作物理意義的轉換而已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